国产电车风阻系数造假风波背后:这3个真相,所有购车人都该知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5 06:02 7

摘要:2025年5月3日,一则"国产电车风阻系数集体造假"的短视频冲上热搜,阿维塔科技连夜悬赏500万追查"黑公关"。这场看似专业的技术争议,实则暴露了新能源车行业内卷的终极战场。

"30万买辆电车,实测续航打7折?风阻系数造假可能才是元凶!"

2025年5月3日,一则"国产电车风阻系数集体造假"的短视频冲上热搜,阿维塔科技连夜悬赏500万追查"黑公关"。这场看似专业的技术争议,实则暴露了新能源车行业内卷的终极战场。

作为消费者,你的每一公里续航、每一度电损耗,可能都藏在这个神秘数字里...

1.争议始末

汽车博主@苏黎世贝勒爷在天津中汽研风洞实验室,对阿维塔12进行实测:官方宣称0.21Cd的风阻系数,实测竟达0.28Cd。

这个差值意味着什么?以80km/h时速计算,整车空气阻力激增33%,相当于多载3个成年人行驶!

阿维塔次日连发3条声明:

-法务部直指测试"未按国标CSAE146-2020操作"

-副总裁曝光"去年拒绝联合测试"的沟通细节

-宣布将邀公证机构进行公开风洞实验

2.行业地震级连锁反应

事件发酵24小时内,比亚迪、蔚来等6家车企紧急更新官网参数说明;特斯拉Model3车主群出现集体续航测试;某第三方检测机构单日接单量暴涨500%。

这场争议揭开了新能源车"参数军备竞赛"的冰山一角,以至于连风阻系数这么冷门甚至有些专业的参数,竟然也上了热搜。

1.风阻系数:藏在空气里的"隐形油耗"

计算公式:空气阻力=0.5×空气密度×车速²×风阻系数×迎风面积

以阿维塔12为例:

-车速120km/h时,空气阻力占比超60%

-风阻系数每降低0.01,续航可提升15-20公里(数据来源:中国汽研《电动车能效白皮书》)

2.用户价值对照表3.行业真相:参数内卷已到纳米级

-设计成本:每降低0.01Cd需投入2000万研发费(某新势力财报披露)

-竞争格局:2024年国产电车平均风阻0.23Cd,已低于奔驰S级(0.24Cd)

-用户觉醒:懂车帝调研显示,67%消费者将"风阻系数"列为购车必查项

续航重要还是充电重要?

1.实验室≠真实路况

-警惕"特调车":部分车企用拆除后视镜、封闭格栅的改装车测试

-查看认证标准:中汽研(CATARC)、中国汽研(CAERI)更可信

2.参数对照表

(数据来源:第三方检测机构2024年报)

3.肉眼鉴车法

-黄金比例:车长/车高>2.8(阿维塔12为2.75)

-细节设计:隐藏式门把手可降0.003Cd,主动格栅再降0.005Cd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是否关注风阻系数需结合具体用车场景

以下从通勤代步、长途出行、高速驾驶、车型选择四大核心场景展开分析:

场景1:城市通勤代步(日均50km以内)

核心矛盾:频繁启停、低速行驶、充电便利性

-风阻影响:

-车速普遍低于60km/h时,空气阻力占比仅30%-40%,此时风阻系数对能耗的敏感度较低。

-但低风阻设计(如隐藏式门把手、流线型车顶)可减少城市道路的“涡流阻力”,降低空调能耗约5%-8%。

用户决策建议

-优先级低:续航焦虑更多来自充电桩密度,而非风阻系数本身。

-附加价值:若同价位车型风阻系数差异>0.05Cd,可优先选择低风阻车型提升舒适性。

场景2:长途跨城出行(单程200-500km)

核心矛盾:续航可靠性、补能效率

-风阻影响:

-车速稳定在100-120km/h时,风阻占能耗比重升至60%-70%。

-以CLTC续航500km的电动车为例,风阻系数从0.28降至0.23,实际续航可提升50-80km。

用户决策建议

-必查项:若长途出行占比超30%,需重点关注风阻系数及官方实测数据一致性。

-参考指标:优先选择风阻系数<0.25Cd、标配主动进气格栅的车型。

场景3:高速驾驶爱好者(频繁120km/h以上)

核心矛盾:能耗经济性、风噪控制、操控稳定性

-风阻影响:

-车速每提升10%,空气阻力增加21%。特斯拉Model3实测显示,120km/h时速下风阻系数每降0.01Cd,百公里电耗减少0.3kWh。

-低风阻设计可降低高速风噪3-5分贝,提升NVH表现。

用户决策建议

-核心关注:必须核查风阻系数及第三方实测数据(如中汽研报告)。

-细节验证:检查是否配备主动尾翼、平整化底盘等高速优化配置。

场景4:车型选购对比(轿车/SUV/MPV)

风阻系数差异

-轿车平均0.23-0.28Cd,SUV0.28-0.35Cd,MPV>0.3Cd(理想MEGA等例外达0.215Cd)。

-同尺寸车型中,风阻系数每降低0.1Cd,高速续航差距可达15%-20%

用户决策建议

-轿车用户:风阻系数权重>空间,优先选0.23Cd以下车型(如极狐S5-0.1925Cd)。

-SUV/MPV用户:若追求低风阻,需牺牲部分造型或空间(如极氪009封闭式前脸)。

1.按需分配权重:高速/长途用户>城市代步用户;电动车用户>燃油车用户。

2.警惕参数陷阱:验证车企是否按国标(如CSAE146-2020)测试,避免“特调车”数据。

3.综合性价比:风阻系数每降低0.01Cd的边际成本约2000元(研发分摊),合理平衡购车预算。

投票:你购车时会把风阻系数作为核心指标吗?

1.必须严控参数,优先低风阻

2.次要指标,有更好但非必需

3.完全不关注

提问

如果车企宣传“实测风阻系数0.21Cd”,但用户实际续航仍低于预期,你认为问题可能出在哪里?(评论区见)

数据支撑: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2024新能源车空气动力学报告》

-中汽中心CATARC风洞实验室测试规范

-懂车帝《消费者购车决策因素调研》(2025Q1)

来源:襄襄汽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