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赫章县公安局可乐派出所的民警们正用双脚丈量着平安的尺度。他们手持宣传手册,心怀为民初心,将“主动警务”的春风吹进夜郎故里的每个角落,用沾满泥土味的法治宣讲、精准贴心的便民服务、走家串户的温情走访,在乌蒙山腹地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
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赫章县公安局可乐派出所的民警们正用双脚丈量着平安的尺度。他们手持宣传手册,心怀为民初心,将“主动警务”的春风吹进夜郎故里的每个角落,用沾满泥土味的法治宣讲、精准贴心的便民服务、走家串户的温情走访,在乌蒙山腹地书写着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法治宣讲“接地气”,普法惠民润心田
“老谢,现在电信诈骗的花样太多了,你在刷抖音的时候遇到陌生链接千万不要点进去,还有什么九块九黄金玉石体验券都是假的,只要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被骗,好好守住你养老钱!”在可乐乡海子村的场坝里,民警正在向村民讲解反诈知识。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可乐派出所的“规定动作”--民辅警将法治课堂搬到田间地头,每次进村入户,总会带点法律知识“干货”,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语言,让村民容易听得懂、记得住,不断提高法治意识、安全意识。
2025年以来,可乐派出所结合辖区实际,充分利用赶集日、院坝会、开学季等契机开展特色宣传30余场,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通过“真实案例+诈骗套路分析+现场情景模拟”的宣讲模式,2025年以来辖区电诈案件同比下降50%,群众法治意识明显提升。在高坪社区,村民小杨因通过预警提醒及时识破“涉黄刷单”的骗局,保住了辛苦积攒的5万元积蓄。
矛盾化解“组合拳”,源头治理见真章
可乐派出所探索的“1+3+N”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犹如一张精密的社会治理网。
综治中心发挥大脑中枢作用充分统筹调度,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三位一体联动,网格长、寨老、热心群众等多方力量化身“前哨探头”,形成“排查-介入-调解-回访”闭环。今年春节前夕,可乐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发现某矿业有限公司因承包堡坎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随即联系乡镇职能部门介入,多方协调,于农历腊月廿八为群众追回血汗钱80余万;双龙村刘氏兄弟积怨十年的地界纠纷,经过4次入户调解、2次宗族座谈,终在春分时节达成和解。截至目前,通过多渠道掌握婚恋、邻里、土地纠纷41起,化解36起,化解率达88%,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便民服务“零距离”,警民连心筑真情
户籍窗口的延时服务、预约办证,让警务服务带着温度落地。
当了解到卧床老人文大爷无法到所换领身份证件的困境,民警带着设备上门采集信息,当把办好的身份证件送到文大爷手中时,大爷激动的眼神让证件暖在手里,更暖在心里;针对可乐中学学生办证难问题,在不耽误学生学习时间的情况下推出“错时办证”“绿色通道”,2025年以来已累计为80余名学子解决难题;为方便辖区群众咨询户籍业务、案件办理等,可乐派出所制作警民联系卡在辖区张贴,群众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咨询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极大地节约群众的时间、往返费用成本,“如家式”服务让警务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巡逻防控“全天候”,平安建设显成效
“白天见警察,夜晚见警灯”,可乐派出所的巡逻防控小组成为群众最安心的“守夜人”。
针对春耕时节盗窃案件高发特点,可乐派出所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24小时动态巡逻防控;对于辖区宾馆酒店、娱乐场所、烧烤夜市等治安复杂区域,不定时进行隐患清查整治,最大限度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切实维护辖区治安大局稳定。
从田间地头的普法课堂,到矛盾纠纷的暖心调解;从特殊群体的上门服务,到动态防控织就的平安网格,可乐派出所用主动警务浇灌出乡村振兴的法治沃土。在这方热土上,民警们用脚步丈量初心,用实干书写担当,让“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承诺,在夜郎故里绽放出平安之花。
来源:赫章公安
来源:贵州长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