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户卖得放心,顾客买得安心 陕西:“科技赋能+多元共治”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6 09:46 2

摘要:如今,黄陵县各市场售卖的农产品产地来源、进货凭证、质量检测合格证明、农残检测结果等均可追溯。而在一年前,近400家商户中过半未建立进货台账,农产品安全隐患很大。该县农贸市场的转变,源于陕西省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护航食品安全的履职实践。

“以前进货全凭经验,现在蔬菜有了‘身份证’,我们卖得放心,顾客吃得安心。”日前,陕西省黄陵县某农贸市场商户老李向前来走访的黄陵县检察院检察官说。

如今,黄陵县各市场售卖的农产品产地来源、进货凭证、质量检测合格证明、农残检测结果等均可追溯。而在一年前,近400家商户中过半未建立进货台账,农产品安全隐患很大。该县农贸市场的转变,源于陕西省检察机关以公益诉讼检察履职护航食品安全的履职实践。

农贸市场的蔬菜可溯源

2024年初,黄陵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职中发现,辖区6个农贸市场近400家商户中,超半数未建立进货台账,甚至部分蔬菜的产地来源都无从知晓。这些市场人流量大,一旦发生食安事件,很难查找问题源头。此外,这些市场还存在抽检频率低、农残公示滞后等问题。

据此,黄陵县检察院依法立案,随即开展调查核实工作。2024年6月20日,一场公开听证会给整改按下“加速键”。检察官在听证会上展示的证据触目惊心:某批发商的供货单上,产地证明栏长期空白;零售摊位的预包装蔬菜,生产日期竟被手写涂改……

“必须建立从田间到摊位的全链条监管!”在召开听证会的同日,该院依法向该县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该部门立即部署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行动:开展相关农残检测229批次,对其中涉及不合格产品的9个批次商家作出行政处罚;推动建立凭证入市、凭证溯源的经营秩序。

为了从源头控制农残超标,保护“舌尖上的安全”,2024年8月至9月间,黄陵县检察院协同该县市场监管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在规范农药经营与源头管理、严格控制种植环节的农药残留方面形成合力,共同走进田间地头,在45个村庄设立农药监管公示牌,向种植户发放2300余份《禁限用农药名单》。“过去用农药凭经验,现在得按规范记录台账。”种植大户刘大爷向记者展示了他领取的农药管理册,上面详细登记着用药剂量和采摘间隔期。

经治理,自2024年9月以来,该县农贸市场逐渐出现可喜变化:批发商主动索要产地证明;零售摊位进货的大棚蔬菜水果自带溯源标志;群众买菜可以随时“验明正身”。

2024年以来,陕西省检察机关持续加大对线上、线下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用农产品、食品的监督力度,立案办理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食品违法案件233件,与行政机关建立长效协作机制,推动全面整治果蔬肉类等食品市场经营秩序,守护好百姓“菜篮子”“米袋子”。

从“隐秘角落”到“阳光厨房”

农贸市场的蜕变,只是陕西省检察机关守护食品安全的一个缩影,除了农贸市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同样牵动人心。今年4月10日,渭南市城区的一间民房内,外卖骑手如往常一样推开贴着“黄焖鸡米饭”字样的玻璃门,防蝇帘严密垂落,食材分类整齐地码放在不锈钢货架上,操作间顶部的摄像头正将画面实时传输到外卖平台的“明厨亮灶”专区。这家曾被强制下线整改的无堂食外卖店,如今已成为当地首批完成数字化改造的示范店。

2024年5月,外卖骑手、“益心为公”志愿者李军向渭南市检察机关提供了外卖店食品卫生不达标的线索。收到此线索后,渭南市检察院对辖区外卖商家开展实地调查,发现20家无堂食外卖店存在餐饮场所环境卫生差,食品原材料超过保质期、霉变、无标识,食品添加剂无使用台账记录等问题。

渭南市检察院依法立案后,于2024年7月5日向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依法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对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理。随后,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建立“一户一档”电子台账,并按照《陕西省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实施办法》《陕西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的规定,要求新入网商户必须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系统。截至今年3月,辖区237家无堂食外卖店完成功能分区改造,80余家后厨实况录入外卖平台,消费者手机下单时能实时查看食品制作过程。

自2024年以来,该省检察机关针对新业态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持续开展专项监督行动,共发现涉社区团购、网络营销、直播带货等互联网新业态食品药品领域公益诉讼案件线索89件,立案80件,制发检察建议85件,起诉3件,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大数据揪出违规“跨界商家”

在数字化时代,陕西省检察机关还借助科技力量,精准打击违规经营行为。2024年夏天,西安市某足浴店因“泡脚+自助简餐”套餐走红,而在“益心为公”志愿者的镜头下,这里食物制作区墙面、地面污渍斑斑,过期食材与按摩精油混放在锈迹斑斑的冰柜里。

2024年6月,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反映的线索后,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立即开展初步调查。经查,该足浴店未按相关规定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未按规定设置食品加工、销售、贮存等场所而经营热食类简餐,存在严重食品安全隐患。

未央区检察院于同年7月25日对该线索立案调查。该院通过运用自研的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比筛查,将企业工商信息与食品许可信息碰撞,筛查出辖区足浴和保健养生行业商家异常信息3483条。该院依法将相关线索移送有关部门。有关部门随即开展专项整治,对足浴店等休闲养生行业可能存在的无许可经营、超范围经营等违法行为开展排查,共排查企业196家,督促26家企业进行整改。

针对暴露出的共性问题,经市、区两级检察机关研究讨论,2024年8月9日,西安市检察院向该市市场监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开展食品经营许可合规性检查。收到检察建议后,该部门在全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销售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共检查食品销售单位3671家次,查处无证食品销售单位57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48份,立案查处18起,罚款11.5万元,实现了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多层次治理。

“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之一,一直是检察机关的办案重点。陕西省检察机关将以‘食药安全益路行’检察公益诉讼监督活动为有力抓手,向社会治理的‘堵点’‘盲点’发力,将检察职能延伸到背后的制度缺失、管理不到位等治理问题,推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以公益之名助力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陕西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表示。

来源:富阳检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