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走进苏合镇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地块整齐划一、田埂错落有致,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村民三五成群、默契配合,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封沟……各项工序有条不紊,村民穿梭于田间地头,忙得不亦乐乎。
谷雨过后,气温逐步回升,西和县苏合镇抢抓农时,积极开展马铃薯种植,为今年粮食安全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苏合镇千亩马铃薯种植基地,地块整齐划一、田埂错落有致,田间地头人头攒动,村民三五成群、默契配合,开沟、播种、施肥、覆土封沟……各项工序有条不紊,村民穿梭于田间地头,忙得不亦乐乎。
苏迟丁是一个和农业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庄稼汉。多年来,他凭借丰富的经验,轮番播种马铃薯、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款冬花、油菜等经济作物,并于2010年成立了西和县农兴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我流转了五湾、杨河、苏合、曹郭4个村1000余亩土地种植马铃薯,主要品种是陇薯10号和麦肯号,目前40多人已经种了十多天,预计再有4到5天就能全部种植完成。”苏迟丁告诉记者。
农业是西和县的主导产业,马铃薯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是当地村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种植马铃薯等农作物不仅让苏迟丁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还通过土地分红和带动务工让附近的邻里乡亲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我在这里已经干了五六年了,每年耕地、播种、采收,有什么活干什么活,一年能挣5万到6万元,对我而言比外出打工好很多。”正在转移马铃薯种子的唐金广笑着说。
近年来,随着西和县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西和县农兴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采取一系列改进措施,扩大了种植面积和农作物种类。据了解,苏迟丁的合作社2025年共种植冬小麦600余亩、款冬花200余亩、玉米200余亩,全年用工量8000多人,有效强化了联农带农机制,让村民在产业振兴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