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健康问题也愈发受到大家的关注。
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健康问题也愈发受到大家的关注。
当 “高尿酸” 与 “高血压” 这两种慢性病同时出现,带来的可不是简单的病症叠加,而是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双重打击。
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高尿酸血症和高血压,这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慢性病,实际上常常相伴出现。
研究数据显示,大约 90% 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都伴有高尿酸血症,而在高尿酸血症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高达 40%~60%。
高血压容易导致肾脏损伤,影响尿酸的正常排泄,进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反过来,高尿酸血症则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使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两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大幅增加。
根源在于痰湿壅盛
在中医理论里,高血压被归类于 “眩晕”“脉胀” 等范畴,高尿酸则和 “痛风”“痹症” 有所关联。中医认为,“痰湿壅盛” 是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的根源所在。
早在《丹溪心法》中就有记载:“无痰则不作眩” 。由高尿酸血症引发的痛风,也被看作是 “痰湿瘀阻经络” 的一种表现。
黄闰月医生指出,现代人大多久坐不动,还喜欢吃肥腻、甘甜、味道厚重的食物,这就导致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在体内停滞,时间久了就会变成痰浊,堵塞血管和关节,形成 “痰瘀互结” 的病理状态。
临床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中,痰湿体质的人占比最高。这类人通常体型偏胖,舌苔厚腻,还容易感到疲劳。
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
中医在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时,讲究辨证施治,会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化痰祛湿法
【适用人群】:单纯痰湿壅盛证
【症状表现】:眩晕、头部沉重、胸闷、食欲不佳、舌头胖大且舌苔油腻等。
【治疗方法】:以化痰祛湿为主,常用的方剂有半夏白术天麻汤、温胆汤等,用到的药物包括法半夏、陈皮、茯苓、天麻等。
✔健脾化湿法
【适用人群】:脾虚湿盛证
【症状表现】:眩晕、头昏、胸闷、四肢困重、大便溏稀、舌头颜色淡且舌苔白腻等。
【治疗方法】:以健脾化湿为主,常用方剂如参苓白术散等,药物有党参、茯苓、白术、薏苡仁等。
✔活血化湿法
【适用人群】:痰瘀互结证
【症状表现】:眩晕、头痛、胸闷、心悸、面唇紫暗、舌质暗或有瘀斑等。
【治疗方法】:以活血化湿为主,常用双合汤等方剂,药物有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
✔滋阴化湿法
【适用人群】:肝肾阴虚挟湿证
【症状表现】:眩晕、头痛、口干、腰膝酸软、耳鸣、健忘、梦遗、舌红少苔等。
【治疗方法】:以滋阴化湿为主,常用的方剂是杞菊地黄丸,药物包括熟地黄、山药、枸杞等。
✔温阳化湿法
【适用人群】:阴阳两虚挟湿证
【症状表现】:眩晕、头痛、耳鸣、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舌淡苔白等。
【治疗方法】:以温阳化湿为主,常用方剂为金匮肾气丸,药物有熟地黄、山药、肉桂、附子等。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特别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饮食清淡、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痰湿体质,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资料:
[1]王守富,卢吉锋,张富汉,等. 从痰湿论治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思路研究 [J]. 新中医, 2020, 52 (01): 169-171.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风湿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