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倪妮在《猎金游戏》中,与刘德华相差21岁的“父女恋”被玩梗,她的美却输给了更有演技女二黄奕。
“五一档”硝烟还未散尽,三部影视作品却在热搜上掀起暗流。
倪妮在《猎金游戏》中,与刘德华相差21岁的“父女恋”被玩梗,她的美却输给了更有演技女二黄奕。
刘诗诗的《淮水竹亭》因“魔改”和“面瘫演技”被一星刷屏,网友吐槽都快40岁了还在演古偶神幻剧。
高圆圆在《绝密较量》中演了一回蛇蝎女人,就算她一集换十套漂亮衣服,也配不上张鲁一的演技。
三部戏,映射出三位美丽女演员的困境,要么是“躺在舒适区”,要么是“花瓶转型失败”,而这也恰似娱乐圈最残酷的寓言。
当美貌成为枷锁,当舒适区变成终点站,她们即使有过挣扎与迷茫,却还是让观众看不到她们想“破”的决心。
毫无疑问,这也折射出娱乐圈很多中年女星的焦虑。
五一档《猎金游戏》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只有1.3亿的成绩。
刘德华“宝刀老没老”观众心里自然很清楚。
饰演女一号的倪妮,虽然依旧很美,却陷入“美艳重复”争议。
她饰演的安娜延续了《拆弹专家2》的性感路线。
红唇卷发、眼神拉丝,与刘德华上演的“沙发推拉戏”被赞“性张力天花板”。
但是,观众感觉她的角色内核似乎还停留在“复仇女神+痴情迷妹”的模板里。
而影片中的另外一位女主,黄奕饰演的腹黑女总裁对戏时,黄奕的市井气与爆发力反而更显层次感。
其实,美女有很多种,那种性格与表演上更有层次感的,才能更打动人心。
看到美艳,又有点野性的倪妮,网友惊呼:“这和《金陵十三钗》的玉墨有啥区别?”
十年过去了,她的眼尾还是那抹标志性的“飞红”,连勾人的唇角弧度都像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从《金陵十三钗》的玉墨开始,倪妮角色总被“美得惊心动魄”定义。
《匆匆那年》里的校园女神、《奇门遁甲》的妖女、《流金岁月》的朱锁锁……
倪妮将自己所塑造的每个角色都印上了“倪妮式侵略性”。
卷发要烫成海藻卷,走路必须摇曳生姿,连台词都得带着三分勾人的气音。
但是,不是每部作品都是美人更得宠。
然而重复的角色,更像是其演艺生涯被施了“魔咒”。
在《消失的她》中,她饰演了一位美丽智慧的律师陈麦。
只是,即使她换了12套高定礼服,这位飒爽律师却还是输给文咏珊的“疯批美人”。
像是在古偶剧《宸汐缘》中,她饰演的灵汐,没有什么行云流水的动作,依然只能靠眼波流转抢戏。
当她开始尝试大女主戏时,《天盛长歌》的凤知微也没有多少出彩,一部权谋剧硬凹“大女主”,反被陈坤气场压制。
重复的角色,没有爆发式的演技,更像是她演艺生涯被施了“魔咒”。
网友锐评:“倪妮像爱马仕铂金包——昂贵、精致,但永远装不下复杂人性。”
也许,这就是她美丽下的苦恼。
当倪妮在风情赛道内卷时,刘诗诗在古偶结界里筑起了护城河。
《淮水竹亭》开播即登顶飙升榜,刘诗诗的竹林打戏、绿衣竹纹造型被赞“仙侠美学天花板”。
但角色仍是熟悉的配方,背负家族使命的冷清大小姐,冷艳孤傲,却能让心上人甘愿为其牺牲一切。
观众又看到了属于刘诗诗的“套路”。
从《仙剑三》的龙葵到《步步惊心》的若曦,她的角色永远离不开 "古装美人三件套"。
仙衣飘飘,而无表情似的眼神空灵,再不就是动辄要为情跳崖,或者就是一昧地要寻死。
网友调侃:“若曦(《步步惊心》)穿越20年,还能再战仙侠500年!”
网友这么说,其实也不过分。
去年《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开播,36岁的她依然在演自己熟悉、观众熟知套路剧情。
网友截出她和十年前《轩辕剑》的哭戏对比图:"连掉眼泪的角度都一模一样,区别只是发饰从玉簪换成了钻石。"
最可惜是《流金岁月》的蒋南孙。
这个出身豪门、经历家变的现代女性,本应是她突破“古典花瓶“的契机。
但镜头里的她,永远端着 "刘诗诗式优雅"。
就算父亲跳楼、男友劈腿,睫毛膏都不会哭花,说话永远慢条斯理像在念古诗。
反观倪妮的朱锁锁,蹲在地上啃面包、穿着睡衣骂街的戏份,反而让观众看到了“人味”。
《淮水竹亭》的扑街更印证了这种困局。
该剧改编自《狐妖小红娘》,却因“魔改”被原著粉痛骂。
东方淮竹从有勇有谋的灭妖高手,变成了“靠下春药囚禁男主”的低俗角色。
网友吐槽:“刘诗诗的天鹅颈再美,也救不了这狗血剧情。”
连制片方都坦言:“选她就是因为古装扮相稳,现代剧怕观众不买账。”
高圆圆在《绝密较量》中的“蛇蝎美人”赵亚苧,表面是颠覆性突破。
红裙魅惑、咖啡杯沿的口红印暗藏杀机1但细看仍是“美强惨”的变体。
片中她说着“我们不是朋友,是敌人”的台词,眼神却依然清澈如周芷若。
观众吐槽:“这哪是反派?分明是‘被迫黑化的圣母’。”
作为她的复出之作《绝密较量》看似突破,实则陷入另一种困境。
网友对比她与贾静雯的《倚天屠龙记》:"周芷若输给赵敏,20 年后赵亚苎输给张鲁一。"
这种困境早有伏笔。
从《咱们结婚吧》的杨桃到《完美伴侣》的陈珊,高圆圆的角色始终在 "温柔贤妻" 和 "职场女强人" 之间摇摆
摇摆归摇摆,却从未真正突破。
2013 年她凭借《咱们结婚吧》提名白玉兰奖,却被评委指出:"她的表演像在演自己,缺乏角色层次感。"
在她与赵又廷的定情作《搜索》中,叶蓝秋那个角色算是唯一一次“毁容式演技”。不过那也是停留在了12年前。
在看她的封神之作《咱们结婚吧》。杨桃温柔可人,曾经是多少男人心中的“白月光”。
导演刘江说:“她的美让人舍不得‘破坏’。” 但这份“舍不得”,恰恰成了演技的牢笼。
更讽刺的是,她的美貌反而成了转型的障碍。
2023 年她主演的《走走停停》尝试文艺片,却因 "颜值过高" 被观众出戏:"高圆圆站在麦田里,像在拍奢侈品广告。"
经纪人也曾坦言:"投资人说她的脸太精致,不适合苦难角色。"
当倪妮、刘诗诗在舒适区“躺平”时,其他85花早已杀出血路。
曾经的流量小花赵丽颖,早就被郑晓龙在《幸福到万家》逼成了彪悍的“农村妇女”。
张艺谋让她在《第二十条》演个哑巴女儿的妈,她却把自己也演成了“哑巴”。
在冯小刚的新电影《向阳光》中,她演起了出狱妇女。
很多人说,中国还有哪些导演拧巴,想要作品转型,都可以找赵丽颖合作。
再看看唐嫣,虽然也是美人不败岁月。
但是这份美,还得感谢王家卫导演。
他用《繁花》磨掉了唐嫣“傻白甜”标签,方言特训,素颜出镜重塑了“沪上金花”。
就算40+的唐嫣又演起了古偶剧《念无双》,王家卫导演还站出来力挺她。
杨幂就更不用说了,素颜演《哈尔滨1944》憔悴母亲,哪怕被嘲“脸垮”也要撕掉少女标签。
反观刘诗诗、倪妮、高圆圆,还有更多躺在“舒适区”的女星,困境背后是三重枷锁。
我们不得不承认,她们面临着市场的绑架。
资本只愿为她们的“美貌溢价”买单,制片方怕风险不敢让她们“毁容”,不敢让她们尝试不擅长的角色中。
观众的惯性也是一把利刃。
粉丝高喊“姐姐美就够了”,而当她们的演技跟不上,没有突破时,画风就变了。
“颜值崩塌”“困在舒适区”“中年女星的悲哀”,这样的评价满天增飞。
当然,还有一部演员不停地陷入自我设限中。
倪妮坦言“想演底层妇女”,却接拍《猎金游戏》;刘诗诗说“享受慢生活”,实则缺乏破釜沉舟的野心。
舒淇用《聂隐娘》从艳星转型文艺女神,郝蕾凭《春潮》证明“胖了照样封后”。
中年女星的突围,从来不是“要不要美”,而是“敢不敢丑”。
当我们看到还请和宋佳都颠覆以往形象,塑造了张桂梅的角色。
无论两部作品的口碑如何,她们勇敢撕下身上的“美丽性感”标签,这就是胜利。
如果倪妮想跳出“风情万种”的框架模式,可以学学汤唯在《分手的决心》中的阴郁破碎感,心灵的层次比脸蛋的颜色更有说服力。
刘诗诗可学习刘亦菲《梦华录》中市井商贩的烟火气。
高圆圆若真想突破,或许该学宋佳在《悬崖之上》的“去美感”表演。
毕竟,真正的演员就像爱马仕鳄鱼皮,“经得起划痕,才配得上升值。”
当美人不再把“美”当铠甲,或许才能真正“美得自由”。
或许她们缺的不是机会,而是“把自己摔进泥里”的勇气。
就像赵丽颖说的:“当演员不能怕丑,怕丑就输了。”
如果永远困在“美丽舒适区”里,观众记住的也只是“那个很漂亮的女演员”。
就算有 100 套高定礼服、200 个古装造型,她们演过的角色也只有一个。
观众总吐槽她们“待在舒适区”,但或许这个舒适区,正是市场与粉丝共同打造的黄金笼。
下一次,当倪妮素颜演农妇、刘诗诗扮丑演悍妇、高圆圆彻底“黑化”时,我们是否准备好为这份勇气买单?
毕竟,能打破花瓶的,从来不是观众的口水,而是美人自己的锤子。
来源:夜半人物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