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眼病的生物制剂治疗专家共识》发布,替妥尤单抗、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有何区别?如何使用?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4:28 2

摘要:甲状腺眼病(TED)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成纤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的异常表达。TED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复视等,严重时可导致视神经

甲状腺眼病(TED)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密切相关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成纤维细胞表面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和促甲状腺素受体(TSHR)的异常表达。TED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眼睑退缩、眼球突出、复视等,严重时可导致视神经病变,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近日,由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牵头多学科专家团队制订的

《甲状腺眼病的生物制剂治疗专家共识》

。该共识综合最新循证证据及临床经验,针对TED的生物制剂治疗提出了14条推荐意见,旨在规范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提升诊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用于TED治疗的三种生物制剂——替妥尤单抗、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

推荐意见1:目前临床应用于 TED 治疗的生物制剂主要有替妥尤单抗托珠单抗利妥昔单抗。3种生物制剂均被国内外的指南和共识所推荐。其中,替妥尤单抗获批了 TED 适应证,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为超说明书用药。

替妥尤单抗:包括替妥尤单抗冻干粉针剂(国外)、替妥尤单抗N01注射液(国产)。

表 3种生物制剂的基本信息

适用人群与不同人群的使用推荐

推荐意见2:替妥尤单抗的适用人群为甲状腺眼病,托珠单抗和利妥昔单抗的适用人群均为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眼病。

推荐意见3:针对合并突眼和复视的中重度活动期甲状腺眼病,优先推荐替妥尤单抗治疗,托珠单抗也可作为选择。

推荐意见4:对常规治疗方案疗效不佳,尤其是糖皮质激素耐药或抵抗的甲状腺眼病患者,可选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推荐意见5:对于伴有视神经病变的甲状腺眼病患者,可考虑使用替妥尤单抗或托珠单抗进行治疗。

推荐意见6:对于超过 9 个月的长病程甲状腺眼病患者,在选择生物制剂进行治疗时,优先推荐替妥尤单抗。

推荐意见7:3 种生物制剂均无儿童甲状腺眼病的适应证,必要时可谨慎考虑使用托珠单抗。

表 临床上不同人群的使用推荐

生物制剂主要不良反应及处理

推荐意见8:针对替妥尤单抗引起的高血糖,治疗前应特别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并在治疗期间监测血糖水平。

推荐意见9:针对替妥尤单抗引起的听力受损,治疗前应与患者沟通并告知相关的听力损失风险,并做基线听力测定;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听力水平。

推荐意见10:托珠单抗可对肝功能、血脂和感染产生影响,治疗期间应监测肝功能、血脂水平和血细胞计数(特别是中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

推荐意见11:由于利妥昔单抗可能引起输注相关反应,建议输注前常规使用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和/或甲泼尼龙等糖皮质激素预处理,输注中密切监测患者状态;由于该药可能导致B细胞耗竭进而引发感染,需防范风险。

甲状腺眼病生物制剂治疗的注意事项

推荐意见12:甲状腺眼病生物制剂治疗应由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并做好治疗前的风险评估、治疗中的相关监测以及不良反应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推荐意见13:多学科协作,加强随访。建议完成治疗后继续随访至少 6~12 个月,监测疾病活动度、复发情况和长期不良反应。

不同生物制剂治疗失败后的转换治疗

推荐意见14:对于托珠单抗或利妥昔单抗疗效不佳的患者,仍可考虑使用替妥尤单抗进行治疗。

本文小结

《甲状腺眼病的生物制剂治疗专家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医师和药师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治疗指导,推动了TED诊疗的同质化与精准化。生物制剂的应用为TED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和希望,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其不良反应的管理及长期安全性的观察。未来,随着对TE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生物制剂研发技术的发展,有望研发出更多靶向精准、疗效更好且安全性更高的生物制剂,进一步提高TED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信源

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老年药学专业委员会. (2025). 甲状腺眼病的生物制剂治疗专家共识.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3(3), 1-1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672-3384.2025.03.001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