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生做成相册:一位老人收藏的时间琥珀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6 16:17 2

摘要:3月末,北京的春天。河边的杨柳狂舞,空气中掺着一丝凉意。穿过北京西城的胡同巷口,博母阿姨小小的身影立在马路的另一头,探头张望。她在等待我们到来。

3月末,北京的春天。河边的杨柳狂舞,空气中掺着一丝凉意。穿过北京西城的胡同巷口,博母阿姨小小的身影立在马路的另一头,探头张望。她在等待我们到来。

为了这次见面,她提前烫了头发,曾经乌黑的头发变得灰白,却小心保持着蓬勃精致的样式,一如她对待自己的人生。

然而仅在一个月前,我们却意外收到了一份来自博母阿姨的“告别信”。

“眼睛现在状况非常糟糕,我想我做不到继续学习了,我不能让眼睛失明,太可怕了...但我舍不得退群退学,希望老师们保留我的学籍,我量力而行。”

图为博母阿姨给我们的来信

这是贝壳公益手机课七年来第一次遇到的状况。可她信件工整的字迹下,一笔一划明明是不甘和不舍。

脑梗、心梗、糖尿病,她一直在和疾病抗争。虽然常常因为药物反应不舒服,但她几乎是狂热般地学习着相册、视频制作的课程,没有间断过在学习群里交作业,甚至在病床上坚持上直播课。

从来没被轻易打败的她,如今为何突然决定放弃?

我尝试着提出想拜访博母阿姨。她一开始有些纠结,“我跟女儿说自己像个鬼,不想抛头露面,尤其群里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员,我早都成了落后学生,今年从不完成作业,羞愧难当。女儿倒是不反对,说‘有段人生记录是好事’。”

记录下自己的人生,是博母阿姨一直以来的心愿。于是3月,我们来到了博母阿姨的家,看见了一生多彩的她。

我们把她的故事用文字和视频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作为一份时光的礼物送给76岁的博母阿姨。

感谢您,让我们遇见了这样一个有趣而丰满的灵魂。

——小壳

“梦里全是下18层地狱”

迎过清爽的穿堂风,踏上木质地板,映入眼帘的是门口的墙上贴着博母阿姨孙子和孙女本学期的课表、接送时间以及课后安排。

客厅角落里摆放着孩子们常用的玩具和书本。靠阳台的小架子上种了三盆郁郁葱葱的香菜、小葱,还有两株翠嫩的绿萝,靠墙的角落里堆着一些药盒。

这是我第一眼看到的博母阿姨的家。

“我现在在家什么也做不了啦,平时家里都是孩子们和老伴在收拾的,病了的这些年我受了优待,家里人说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了。”

五年前的冬天,博母阿姨因为突发心梗进了医院。她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入院了,这些年胰腺炎、糖尿病、心梗、脑梗,病痛压得她喘不过气。

“吃药吃得糊涂,从早到晚不停,一睁眼就吃药,吃到睡觉前,甚至做梦都在吃药。”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博母阿姨每天晚上都做噩梦,梦里全是下18层地狱,半夜被吓醒了,就再也不敢睡觉了。

原本以为凭借顽强的意志力,能够抵御梦境中的苦涩,但连日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让博母阿姨身心俱疲。直到前往医院接受检查,她才得知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医生问她,“有没有不想活了?”

博母阿姨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倒没有,我的爱人、女儿和孩子们都很好,我怎么能不想活呢?我只想好好活着。”

“还想活,那就好说。”医生为博母阿姨制定了为期一年的治疗方案。

一年后,她的抑郁症状得到了显著缓解。然而这一年她是如何挣扎着摆脱了深渊,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说,那些日子里,家庭的温暖所给予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

“之前做手术的时候,全家人都在手术室门口坐着,等着我手术完成。手术之后,女儿不放心,在病房陪护了整整一夜,带着电脑加了一夜的班。”

图为全家人在手术室门口

那一年的春节,博母阿姨出院了。在年夜饭上,一生不爱拍照的老伴,主动招呼起了拍全家福。

回忆到这里,博母阿姨眼角闪过泪光,“可能他觉得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告别了吧,所以大家都心照不宣地围着我拍照。”

那天的博母阿姨,看着全家福默默地想,亲情这么好,我要努力地活着。该看病看病,该吃药吃药,明年春节我们家一定一个人都不能少!

这样的信念,裹着她这些年每一个万念俱灰的时刻,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难关。

但她也有了新的“怕”,她怕忘了这些被爱的瞬间。她开始着急,着急着做人生相册,着急地在和时间赛跑,着急地想记录下这一生看过的好风景。

“什么都忘了,亲情感情不忘。在最后的日子里,我抓紧时间整理家族老照片制成影集保存,就如同过去写家谱,留给亲人后代纪念。这是我余生的愿望。”

人的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但博母阿姨想通过影集,把它们一点一点地留存下来。

记忆是一台老式录像机,那天,跟随她的倒带,一个人和她用青春刻录的时光在我们眼前上演。

“你们是时光机吗”

20岁不到的年纪,博母阿姨到了陕北延安的宜川县做知青。一行人从北京坐火车,再坐大卡车,再换毛驴车,来到了贫瘠的黄土高原。

宜川县里有一条清水河,名为仕望河。阿姨说,这条黄河右岸的支流里,流淌着她的十年青春。

来到黄土高原,要过的第一关是生活关:没有自来水。最日常的用水需求,要靠知青们自己解决,要把大木桶放到沟里打水,再用毛驴把水驮回住处。

“咕咚咚地把两个大木桶灌满之后,还得把木桶甩到毛驴的背上去,不仅有力气,还得有技术。有时候木桶还没放好呢,毛驴就蹦跶着跑啦。”

图为博母阿姨(左一)知青时期照片

这条仕望河孕育了后来的秋林水电站,也见证了博母阿姨知青生涯的转变。她从最初负责统计工程量的岗位,成长为公社里负责宣传工作的同志。

秋林水电站大坝合拢,是整个工程建设中最关键的一步。为了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来自三个公社的社员们齐心协力,连续奋战了24个小时。

24小时的工期不能停,宣传工作也不能停。博母阿姨作为宣传员,时刻穿梭在工地上采访工人,采访完马上出稿件,紧接着就开始广播,把加油的号子从喇叭喊出去,通宵鼓舞士气:“同志们呀,嘿哟!加油干呀,嘿哟!……”

听着博母阿姨喊的号子,我仿佛也置身于大坝合拢前的那个不眠夜。

24小时的奋战后,工程终于完成了,大坝合拢了。

天快亮的时候,博母阿姨来到工地最后看了一眼大坝。黑暗正悄然退去,远处的小山包后,太阳还未完全升起,但太阳的光芒正穿过薄雾,透出温暖柔和的光亮。

“太美了。我就站在那里看啊,太阳没一会儿就升起来了。霞光照着我们的大坝,照着我们的社员、农民工,伴着哗哗的水流声……”

已经通宵工作一夜的她没有休息,马上激动地写下一篇文章,题目是《革命老区迎来了光明》。

水电站建成了,当地的用水和用电问题解决了,大家再也就不用下沟打水,再也不需要用毛驴推磨,直接安装管道,实现引水上原,生活开始便利起来。

听起来这经历辛苦又酸楚,但阿姨却说,“那段日子是非常美好且难忘的。”

图为博母阿姨知青时期照片

我不明白,明明是一段苦日子,阿姨怀念的究竟是什么呢?

“虽然苦,但那十年是我们的青春啊,青春是非常非常美好的。”

博母阿姨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睛一亮:“我以前还会吹口风琴呢,我去把我的琴找出来,吹给你们听。”病后这些年,阿姨已经很少再吹起口风琴。那把口风琴被她放在柜子最深处,用一个小布袋仔细装着。

她用力吸气,轻轻吹奏起《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脚尖随着音乐的节奏敲打着鼓点,旋律轻松愉快,节奏明快流畅。

一曲终了,博母阿姨的眼里已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泪花:“你们是时光机吗,把我年轻时候的回忆都给唤起来了。”

我猜,这首曲子一定是她青春岁月的背景音乐。

“快点吧,抓紧时间去玩吧”

如果说十年知青时光是博母阿姨人生的第一个峰值,那么刚退休时的生活便是她的又一段高光时刻。

“刚退休的时候,我特别幸福。女儿上大学住校了,老伴还没退休,我就一个人自由自在地到处去玩。”

图为博母阿姨与朋友在法国凯旋门前

单位发给退休员工的景点门票福利,成了她探索北京的“通行证”。博母阿姨拿着厚厚的门票本,几乎走遍了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各个景点:恭王府、鼓楼、宋庆龄故居、工艺美术馆、卢沟桥……

每到一处,她就撕下一张门票,“我把没去过的地方,我愿意去的地方,都抓紧时间玩了个遍。”

闺蜜退休后,博母阿姨就拉上她一起向全世界出发。那时候,国外旅游还不算流行,但她已经和闺蜜畅游了欧洲十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赏心悦目于山水之间,令人心旷神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异国他乡去感受一下别样的风土人情和风景名胜,不枉此生。』

这是博母阿姨写在相册首页的一段话。

等到老伴退休后,博母阿姨又开始拉着老伴一起旅行:“你快点吧,咱俩一起出去玩吧。”

她的腿已经换上了人工关节,出门需要拄着拐杖。年岁带来的限制毫不留情地加在身上,她也因此更加急切:“要是有一天走不动了,那该多遗憾啊。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美好的地方,我们都还没欣赏够呢。”

图为博母阿姨在北回归线上的感悟

于是,她拄着拐杖,在全球各地追赶着时光。“快点吧”“抓紧吧”,成了她谈起这段日子里频繁使用的词汇。

那些年拍下的照片,被她整理成了25本相册。“我都先把照片洗出来,再去图书馆找这些国家的书籍,摘抄其中的一些文字,记录下来,写成一篇篇旅游随笔。”

图为整理好的相册

回忆着这些故事,博母阿姨也懊恼地提起了她的遗憾。刚开始有电脑时,她觉得不用洗照片了,就把照片都让女儿存进了电脑,“当时觉得特别放心”。

可后来电脑和手机换了好几个,那些珍贵的照片,尤其是南非之旅的照片,竟找不到了。

“那会儿还很少人会去南非,所以那个照片太难得了。我们在野生露天动物园看各种动物。大象一家准备穿过公路,看到旅游车就停下观察。后来大象一家等不耐烦了,母象就想带两只小象过去,公象抬脚阻止。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安静地看着这个奇妙的自然画面。”

当她提起旅途中的故事,眼里是这个世界的轮廓。

“谢幕是生命的一部分”

与我而言,生离死别都是太大、太沉重的话题。本以为阿姨会很避讳谈及生死,而阿姨却主动提起,“人生的谢幕是生命的一部分。”

“这一生,得益于我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存下了很多能量。我应该感谢人生,我来这世上走了一遭,它给了我值得牵挂的一生。”

年轻时候的艰苦,退休后的快乐,病痛对身心的磨炼,家人的爱与陪伴,一切经历像戏剧一样,一幕落下,又一幕开启。

我问博母阿姨,那您还有遗憾吗?她想了想说,我该做的事情都做完了,我所能见到的都告一段落了,我已经很圆满了。剩下的日子,老天爷给我多久,我就活多久。”

回到开头提到的那封告别信,“因为知道自己终会谢幕,所以才要好好告别。”

于是我逐渐懂了博母阿姨的人生信念:体验人生。

图为博母阿姨

如果这是一段人生旅程,那博母阿姨拿到的剧本已经是满级的体验。

时间造就了一位这样的长辈,她积极、可爱、感性、热爱生活。如今,我觉得她依旧活得青春、亮丽,有着多彩的人生。

回程时,春日的夕阳美得盛大。我想,当博母阿姨的后人问起“人生的意义”,她一定是自豪地翻开她的人生相册,说:“看,这里是我的答案。”

贝壳找房郑州站

来源:贝壳找房郑州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