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嘉兴市政协选树推出75个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全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的新形象。
2024年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嘉兴市政协选树推出75个政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全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履职服务为民的新形象。
近期嘉兴市政协微信公众号策划推出专栏,将陆续展示75个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全市政协委员互学互鉴、同促共进,更好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责任担当。
顾豪杰,海宁市第十四届政协委员,海宁市政协体医融合委员工作室召集人,海宁市中医院六病区(骨伤科)主任。
把民生关切放心头、扛肩上
在医院大楼,顾豪杰是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步履不停。脱下白大褂,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海宁市政协医卫界委员。担任政协委员以来,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建言资政;作为联系群众的纽带,他聚焦界别群众所需所盼,力所能及服务群众……
顾豪杰是海宁市中医院六病区(骨伤科)主任,同时,也是市政协体医融合委员工作室的召集人,2024年,他主笔及附议的提案有6件,撰写社情民意信息3篇,参加各类协商会及活动29次,由他担任召集人的体医融合委员工作室是海宁市政协首批五星级委员工作室——这是他过去一年交出的履职成绩单。
打造工作品牌 让群众有感
“哪里疼?从什么时候开始疼的?”在门诊,顾豪杰耐心地询问病人的病史,开单、配药,忙碌的时候,紧急手术、门诊不间断,都顾不上吃饭,啃几口面包就是一餐饭。即便工作很忙,顾豪杰依然积极履职,两年多来,他一直深入界别群众,听民声、察民情,不断提升自身的履职能力。
体医融合委员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7月,目前由顾豪杰和金小菓两位委员为工作室召集人,医药卫生界、文化艺术和体育界另5名委员共同参与。
“我们工作室联合鸿翔健身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发挥优势资源打造体育健身与运动医学专业相融,旨在打破体育与医学学科之间的界限,将两者最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互渗透、补充、衔接,开创运动健身、预防治疗和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健康服务新模式。”顾豪杰深知,作为工作室的领头羊,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
马拉松、夜跑、健步走……临近夏季,运动队伍越来越庞大,顾豪杰又在为委员工作室的界别服务活动备课了。一方面,他正在积极联系运动医学专家,为界别群众零距离提供运动健身科普、指导科学运动、慢病的运动康复与防治等方面的讲座。另一方面,他全身心投入5G公益云课堂,筹备新一期的网络直播课程,5G公益云课堂是委员工作室的品牌活动,每季度分享科学运动相关知识。目前,已举办8期云课堂,最高在线观看和互动人数达到10000多人次。
“我们还有现场教学,由运动医学专家、专业健身指导员在运动场馆内进行互动式现场答疑,结合数字赋能,采集并分析个体运动数据,制定个性化运动指导处方、运动康复处方。”顾豪杰说,在他的行程单里,今年计划加大公益讲师团送服务进校园、企业、社区的频次,宣讲体育健身、科学运动知识。在宣讲的同时,倾听各方呼声,收集民意,凝聚共识,助力提升界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积极建言献策 展履职之能
汇民声、聚民意、传民情,作为政协委员,要以履职之能,将民生关切扛在肩上、放在心头,为群众撑起一片蓝天。
在日常生活中,顾豪杰格外留心群众的诉求,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感,及时转化为社情民意信息或大会提案。
“去年两会上,我的提案是《关于做好预制菜监管及标识的建议》。”顾豪杰说,医者仁心,守护百姓健康是医生的职责所在,因此,他一直十分关注老百姓吃得是否健康。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节奏加快、外卖行业爆发式发展,预制菜也进入到了市民的视线之中,预制菜又称作预制调理食品,可以理解为事先做好预加工处理的食物,这些半成品或者成品,只要稍作加热便可食用。飞机、高铁上提供的餐食很多就是预制菜。现在,预制菜已经深入百姓生活中,大家熟知的快餐连锁店老娘舅就是预制菜。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背后,隐患问题不容小觑,生产企业良莠不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亟待解决。”顾豪杰通过实地走访发现,部分无品牌或小厂生产的预制菜添加剂含量较多,商家为了提高味道和延长保质期,往往会添加人工添加剂、色素,同时,一些外卖店预制菜来源不规范,运输、储存条件也不规范。再者,从业人员卫生意识不强,这些都容易导致细菌传播和污染食物。
对此,他建议,海宁要出台相关政策,市内餐饮单位及外卖平台应在醒目位置公示预制菜的使用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餐饮单位需公示预制菜供货商的经营许可证、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其他合格证明文件。市场监管部门要对餐饮单位预制菜使用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对每家单位预制菜采购来源、运输存储情况做好登记,对不符合相应安全标准的单位责令限期整改。此外,还要建立红黑榜制度,定期对不同企业预制菜质量进行安全检测,及时公开检测结果。
除了大会提案,顾豪杰在参加界别“圆桌会”和“民生议事堂”协商的过程中,也紧扣民生关切事,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比如,以“聚焦新能源汽车的盼与愁,推动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主题的“民生议事堂”现场协商会上,他就建议在充电桩周边安装火灾联动报警系统,添置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聚焦急难愁盼 促成果转化
2023年6月,海宁市出台了《非急救转运车辆管理方案试行办法》。2024年1月3日,通过多方协调和努力,海宁市非急救转运服务正式上线。“看到自己的提案得到办理落实,为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我感到非常自豪……”顾豪杰欣慰地说。
对于政协委员来说,看到成果转化,无疑是十分激动的。顾豪杰说,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他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市民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了很大缓解。但是,市民对医疗服务期望值的不断提升,出院难的问题正日益凸显。出院难主要难在一些骨伤科及重症弥留患者的出院,私家车和出租车不能满足患者平躺等特殊体位的需求,而120急救车只负责院前急救及危重病人转院。市民的这些迫切需求,遭遇出院车辆的需求空缺,陷入困境。
非急救转运是近些年提出来的,指不含医疗行为的转运服务,例如转院、转诊、出院等出行,其服务对象为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但暂时不需要医疗急救的特殊人群。顾豪杰经过调研发现,海宁市120车辆配备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出院病人需求,并且,病人出院意味着住院治疗的终结,出院病人使用120急救车接送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更会对院前急救及时性造成影响。
“患者家属只能私下联系一些私营车,在医院厕所、电梯都可以看到他们涂写的联系方式和张贴的小广告。黑车的出现,能解决部分患者和家属的难题,但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特别是价格方面的问题,扰乱了市场秩序。”为此,顾豪杰提出,建议尽快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立完善的非急救转运服务体系,明确承运公司,做好人员培训,明确市场定价,加强市场监管。
“现在,我看到我们医院附近已经有大元公交的车辆随时待命,说明我的建议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实现了成果转化落地。”在顾豪杰看来,这就是政协委员履职的价值所在:聚焦群众所盼,为民办实事。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