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分局警务保障室,60岁的李建刚正迎来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劳动节。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依然保持干劲,坚守 “五一 ”的 “最后一班岗 ”。
他们 是默默耕耘数十载的“孺子牛”
用脚步丈量辖区的每一寸平安
他们
是身经百战的“忠诚卫士”
用岁月沉淀出从容与智慧
他们
是危急时刻的“定海神针”
用行动诠释“老骥伏枥”的担当与奉献
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
时光带走了青涩容颜
却让从警初心越发坚定
这个“五一”假期
城市沉浸在节日的欢聚时刻
而这些警营“常青树”依然挺立
用坚守为从警生涯画上圆满句点
李建刚
“警营炊事班”老班长
在乌兰察布市公安局集宁分局警务保障室,60岁的李建刚正迎来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劳动节。这位即将退休的老民警,依然保持干劲,坚守 “五一 ”的 “最后一班岗 ”。
对大多数民警来说, “五一 ”执勤是年复一年的常规工作,但对李建刚而言,今年的在岗却格外特别——这将是他在警服陪伴下度过的最后一个劳动节。
这身陪伴了他几十年的警服,早已不仅仅是一件工作服,更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染霜,李建刚把最美好的年华都献给了公安事业。年华虽逝,他依然保持着从警之初的那份热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
梁占辉
40年光阴铸就“路标”人生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梁占辉的身影已在 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坚守了40多个春秋。从1983年穿上警服至今,他将自己站成了一座无声的“路标”——烈日下指引方向、风雪中筑牢安全,在晨曦暮色里书写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忠诚。
今年“五一 ”假期,即将退休的梁占辉依然选择坚守。清晨的车流中,他手势利落如初;夜查酒驾时,他目光锐利不减。
“最完美的退休,就是站好最后一班岗。 ”这份“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承诺,不仅是对职业的崇敬,更是对初心的传承。
40年间,察右中旗的道路从砂石土路变成柏油马路,车辆从稀稀落落到川流不息,而梁占辉的警服颜色从橄榄绿变成藏青蓝,唯一不变的是他“护一方平安”的誓言。他曾说:“老百姓平安回家的笑脸,就是给我最好的勋章。”
王永厚
用脚步丈量“帮扶路”
5月的四子王旗库伦图镇,春风掠过田野,新翻的泥土气息裹着青草香。王永厚蹲在地头上,指尖捻开一抔土,仔细查看墒情。远处传来拖拉机的轰鸣,他直起身子,眯眼望向声音来处。这是四子王旗公安局库伦图派出所民警 王永厚在马安桥村度过的第7个春耕,也是退休前的最后一个 “在岗劳动节 ”。
从警37年来,从英姿焕发到年近花甲,从“小王”变成了“老王”, 王永厚经历了多个岗位的历练,而最后7年的驻村工作,为他的警察生涯写下了最难忘的篇章。
2018年,经组织安排,他来到马安桥村开展帮扶工作,从公安民警到驻村干部,从执勤一线到田间地头,变的是战场,不变的是担当。7年里, 王永厚与村民同吃同住,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见证了村庄的蜕变。入户走访、政策落实、产业发展......每一件琐碎工作都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
“ 我的从警生涯即将到站,总感觉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完,还有很多事情没来得及做。回望走过的路,虽有不舍,但更多的是欣慰和踏实,这一路走来,我无愧于人民警察这个光荣称谓。”暮色中, 王永厚的手在警徽上不停擦拭。远处炊烟袅袅,新播的种子正在黑土地里悄悄扎根。
张富生
“住”在电波里的守护者
在乌兰察布市公安局交管支队卓资县大队指挥中心闪烁的屏幕前,张富生一直 紧盯着屏幕上的内容。再过半个月,他就要告别坚守多年的接警台。但此刻,他依然和第一次戴上耳机时一样,把每个报警电话都当作使命看待。
“我们的工作虽然不与群众相见,却与群众紧密相连。 ”从警21年来,每一次接警,他都全神贯注、仔细询问、快速派警,用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素养保障每一条指令精准传达。如今临近退休,他依然坚持提前到岗、耐心指导年轻同事,将多年积累的接警技巧和应急处置经验倾囊相授。
“在岗一分钟,尽责六十秒。”当清晨阳光掠过他空荡荡的保温杯,张富生又完成一次长达24小时的 “听力马拉松 ”。交班时,他习惯性摸了摸接警台,那里有道只有他能认出的磨损痕迹,那是岁月给坚守者颁发的特殊勋章。
芳华渐远 无悔从警历程
使命在肩 初心从未改变
供稿单位:乌兰察布市公安局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