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被划分为辽西省与辽东省,锦州则是辽西省政府的驻扎地,而女儿河流经的锦西县(现今的葫芦岛市)、兴城等地,均隶属于锦州市管辖。
坐落于辽西走廊的女儿河,古时名为徒河,源头在葫芦岛市兴城的张茂山,自西往东流淌,最终在锦州市汇入小凌河,一同奔流入渤海,全程长达143公里。
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地区被划分为辽西省与辽东省,锦州则是辽西省政府的驻扎地,而女儿河流经的锦西县(现今的葫芦岛市)、兴城等地,均隶属于锦州市管辖。
1954年,辽西省博物馆的专家团队沿着女儿河进行考古调查,在锦西县的山神庙子乡西孤山子村发现了一座古墓。
这座古墓倚山傍水,采用单室砖筑结构,墓室内积水满满,且早已在数代之前便遭到了破坏。专家们在走访当地居民时得知,农业合作社为了抗旱播种,时常会到这里取水,还有人曾从墓中捞出过木板和扁平的石头。
经过进一步调查,专家们了解到,从墓中捞出的朽烂木板已被当作劈柴烧掉,但两块石板仍被保留,用来压酸菜缸。
专家随即劝说那户人家将石板捐献给国家,那家人十分爽快地交出了这两块石头,而这正是记录墓主生平事迹及下葬时间的墓志铭。
实际上,这块墓志铭与一件黄釉器是在1951年夏天出土的,根据种种迹象推测,它们无疑出自这座古墓。
直至1957年11月,东北博物馆文物工作队遵循辽宁省文化局的指示,再次派人前往该地进行了深入调查。到了1958年5月,考古队正式对这座古墓进行了清理工作。
由于墓葬早在日寇侵占东北初期就已被破坏,加之年代久远,墓葬的结构已经难以辨认。墓葬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为一座券顶圆形单室墓。
墓室直径大约3.6米,高度约为3.4米,壁厚足足有36厘米。墓葬底部精心铺设了三层砖,前部为平砖,后部则为长方形砖,紧紧贴合墓壁,构造相当稳固。
在墓葬的后部,还留有垫床的砖柱遗迹,这表明此处曾安置过一张石床。该石床为圆形,由三块石板拼接而成,其弧度与墓壁完美契合,床沿外还有一圈凸起的圆形设计。
遗憾的是,木质的尸床板材已腐朽不堪,葬式也无法确切考证。在遗留下的碎骨中,考古队员们发现了火烧过的肋骨和骨头两段,推测这可能是一种火葬方式。
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推进,更多遗物逐渐显露真容。尽管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这些遗物依然透露出曾经的辉煌与精致。
在墓葬中,考古队员们还发掘出了大量的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种类繁多,包括陶瓷器、金属器、金银饰品等。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几件精美的三彩瓷器,它们色彩绚丽,造型别致,釉面光滑如镜,艺术价值极高。这些瓷器不仅展现了辽代瓷器制作的高超水平,更为我们揭示了那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在墓葬的发掘过程中,除了引人注目的三彩瓷器,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批金银饰品和金属器。尽管这些饰品和金属器历经千年时光的洗礼,但仍能隐约感受到它们昔日的璀璨与华丽。
其中,一件金冠残片尤为吸引眼球。这片金冠残片仅存冠沿部分,冠沿上部连接着斜方格网状冠顶的残破片段,冠沿内侧还夹着丝织物,应是原来的冠垫。金冠外侧曾鎏金,尽管如今已残破,但仍能想象出它昔日的尊贵与华丽。
1951年出土的那合墓志也出自这座墓葬。墓志石质为绿砂岩,长、宽均为67厘米,厚度为7.5厘米。墓志上刻有18行契丹文字。
志盖呈复斗形,尺寸与墓志大致相同。盖面阴刻着道花纹饰,四周环绕着春草图案。志盖内侧则刻有12行汉字志文,末尾记载着“大安五年岁次已巳十二月一日丁酉朔二十五日辛酉日辛时葬讫”的丧葬时间。这种刻式的墓志,在以往考古发现中颇为罕见。
根据墓志铭文的记载,墓主人名为萧孝忠。在契丹贵族中,仅有两个姓氏,皇族姓耶律,后族姓萧。耶律氏与萧氏自辽国建国之初便交互为婚,共同把持朝政。
萧姓贵族不仅几乎占据了辽国历代皇帝的后宫皇后之位,还涌现出众多王爷、重臣,家族势力庞大,子弟均身居高位,世代享受荣华富贵。萧孝忠便是这显赫家族中的一员。
萧孝忠曾任东太师所管辖的刺史,并在铁林军、乾宁军等军队中供职,最终官至静江军节度使、奚王。
在辽代的官制体系中,静江军节度使属于“遥授”性质的虚职,其管辖的地域并不在辽国的疆土之内,而是远在北宋的桂州(今广西桂林)。
这意味着被授予此职位的官员无需到任,却能享受与“军节度使”相当的品级待遇。萧孝忠最后的实际身份是撒里比部落的奚王,享有三品武官的待遇。
奚王,即奚族部落的管理者。奚族与契丹族同源于鲜卑宇文部,两者语言相通,文化和生活习俗也颇为相近。
在早期,契丹族主要驻扎在西拉木伦河流域,而奚族则驻守在老哈河流域,后来两族逐渐向南迁徙。到了唐朝时期,这两个族部对朝廷时而归顺时而反叛,相互之间也争斗不断。
耶律阿保机在建立大辽后,对奚族采取了联姻、结盟等一系列怀柔政策,并允许奚王族与辽人世代通婚。同时,辅以武力征服、迁移分隔等手段,逐步使奚族人众完全臣服于契丹。
随后,辽国对奚族人进行重新编制,形成了享有较强独立性的奚族六部。然而,在辽中后期,为了加强对奚族的统治,辽国不断削弱奚部的权力,将奚六部归属于北府管辖,并且六部奚王的职位也可由朝廷派遣的契丹贵族担任。萧孝忠正是在辽道宗时期,作为朝廷派驻的契丹贵族,担任了撒里比部落的奚王。
来源:以历史为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