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案例 "B女士"80岁,退休微生物学家,患广泛性焦虑障碍、轻度神经认知障碍、卒中史及近期新冠肺炎。主诉新发记忆问题、两次轻微交通事故、启动活动困难及失眠。摘要:临床案例 "B女士"80岁,退休微生物学家,患广泛性焦虑障碍、轻度神经认知障碍、卒中史及近期新冠肺炎。主诉新发记忆问题、两次轻微交通事故、启动活动困难及失眠。
鉴别诊断难点:
轻度神经认知障碍是否进展为痴呆?
是否存在谵妄?
是否为抑郁症?
或是新冠肺炎的残留影响?
核心概念:三D症候群
诊断困境:谵妄漏诊率高达2/3,常误诊为抑郁/痴呆
重叠特征:
谵妄可叠加于痴呆
抑郁是痴呆最常见情感症状
抑郁性痴呆综合征(原称假性痴呆):抑郁相关认知改变被误判为痴呆
鉴别要点:起病方式、持续时间、病程演变、定向力、注意力
首先强调谵妄,因其属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谵妄应视为急性脑功能衰竭。虽然该病症已被描述2500余年,仍有约2/3老年患者被漏诊,或误诊为抑郁/痴呆。
三D鉴别诊断流程
第一步:基线功能评估
通过家属/照护者获取信息:日常活动能力(洗澡/穿衣/如厕/进食),认知功能历史水平。
第二步:症状时程分析
维度
谵妄
抑郁
痴呆
起病速度
数小时/天
≥2周渐进
数月/年缓慢进展
持续时间
数周可缓解
数月或更长
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第三步:认知测试重点
定向力:
抑郁患者应定向正常
谵妄患者早期即出现定向障碍
痴呆患者随病程依次丧失时间→地点→人物定向
注意力:
连续减7测试
反向拼写"world"
反向背诵月份(推荐)
谵妄:注意力损害最早出现且最后恢复
抑郁/早期痴呆:注意力保留
意识水平:
谵妄特征:意识清晰度改变(嗜睡/激越)
症状日内波动(晨轻暮重)
三D的精神病性症状差异类型
谵妄
痴呆
抑郁
特征
与环境相关的错觉
视幻觉/妄想
复杂、心境协调的妄想
具体表现
将阴影误解为物体
被窃妄想/人物误认
罪恶/虚无妄想
谵妄——急性脑功能衰竭
认知层面:注意力障碍(首发且最后缓解)、定向障碍
非认知层面:
睡眠-觉醒周期紊乱(97-99%病例)
运动活动改变(活动低下型/活动亢进型)
情绪行为波动
诊断特权性:谵妄存在时不可作其他精神科诊断
特殊情形:
活动低下型谵妄易被误诊为抑郁
活动亢进型类似精神病/躁狂发作
物质中毒/戒断需纳入鉴别
流行病学数据社区患病率:
护理机构:4-38%
住院老年患者:高达1/3
高危人群特征:近期住院患者,认知障碍基础感觉缺陷(视力/听力障碍),多重用药(特别是抗胆碱能药/苯二氮䓬类)。
可逆诱因:感染(尿路感染/肺炎),心血管事件,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
非药物干预:
环境优化(眼镜/助听器/假牙)
昼夜节律维护(夜间减少干扰)
早期活动(物理治疗介入)
避免身体约束(增加谵妄风险)
抗精神病药:仅限严重激越/自伤风险时短期使用明确
无效方案:褪黑素/胆碱酯酶抑制剂
痴呆——慢性认知衰退
可干预风险因素(占40%):
低教育水平
高血压
听力损失
吸烟/肥胖/糖尿病
抑郁/缺乏运动/社交孤立
酗酒/脑外伤/空气污染
治疗进展:
抗β淀粉样蛋白单抗(疾病修饰治疗)
行为症状管理(胆碱酯酶抑制剂)
谵妄与痴呆关联:单次谵妄发作增加20%痴呆风险,痴呆患者更易发生谵妄。
老年抑郁——隐匿的认知杀手
治疗策略:
三D症候群鉴别矩阵维度
谵妄
痴呆
抑郁
起病
急性(小时/天)
渐进(月/年)
亚急性(周/月)
病程
波动性
进行性
持续性
定向力
早期受损
晚期受损
通常保留
注意力
核心损害
早期保留
主观抱怨/客观正常
意识水平
改变(嗜睡/激越)
正常
正常
精神病性症状
环境相关错觉
视幻觉/妄想
罪恶/虚无妄想
案例解析
B女士经系统评估:
排除谵妄:实验室检查阴性,注意力完整
认知评估:MoCA 24/30(较去年稳定),IADLs无显著下降
抑郁筛查:老年抑郁量表10/15,符合SIGECAPS标准
最终诊断:抑郁性痴呆综合征
临床实践要点
基线建档:为所有老年患者建立认知基线(如MoCA)
时序分析:突发改变先考虑谵妄,持续进展警惕痴呆
多维度监测:定期评估ADLs/IADLs、精神病性症状
治疗阶梯:
优先可逆因素干预
精准用药(最低有效剂量/短期使用)
环境改造与照护者教育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来源:浓由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