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区:以“善”为笔,绘就闲居林下新画卷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6 21:22 2

摘要:作为杭州余杭的“南大门”,余杭区闲林街道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地带,是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世界级城市中轴线”的主战场。这里既高楼林立,又不缺风光旖旎——闲林至今保留着“水乡婚礼”,新人同登喜船,泛舟水上;这里坐拥闲林水库,周围青山环绕,碧波荡漾;这里广厦万千

作为杭州余杭的“南大门”,余杭区闲林街道地处城西科创大走廊的重要地带,是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世界级城市中轴线”的主战场。这里既高楼林立,又不缺风光旖旎——闲林至今保留着“水乡婚礼”,新人同登喜船,泛舟水上;这里坐拥闲林水库,周围青山环绕,碧波荡漾;这里广厦万千,科技闪耀;这里,是不少人眼中的“诗和远方”。

幸福与平安的背后,是闲林街道锚定“幸福和美、善治闲林”的目标任务,围绕中轴开发建设保障主题,持续擦亮“100+X”“一米之交·睦邻党建”两大治理体系的提质扩面。闲林运用法治方式,推动社会治理,不断擦亮“善治闲林”品牌,实现“一域盆景”向“全域风景”的转变,让居民得以悠游于此,闲居林下。

“100+X”,看似普通的代数公式中,蕴藏着的是闲林街道基层治理的巧思。

位于闲林街道南部的西溪源村,是“100+X”模式最早的创新地、实践地,这里紧邻午潮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环境宜人,入眼皆为画景,但在过去,这里复杂的人员结构、高流动性的人口往来,都一度成为村里基层治理工作的痛点与难点。

蝶变的发生,正是从“100+X”模式的实施开始,通过党建引领,利用数字赋能等方式,街道将对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融进这一模式里。

据闲林街道西溪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100+X”模式是将乡村综合治理视为一张考卷,村民、党员、组长、网格长都是作答人。这张治理试卷的基础分为100分,参与平安建设、乡风文明、庭院整治等多个项目,就能获得相对应的分数。X则相当于考卷中的附加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主动解决村民纠纷,可以收获额外的分数。

过去,西溪源村二组曾因庭院卫生状况不佳而被扣分。为此,村里的党小组书记带领党员上门服务,为村民打扫整理庭院,主动改善自家环境。后来,二组庭院卫生得到显著提升,成为村里的样板。

在这套治理答卷中,围绕“四源治理”、垃圾分类、庭院整治、平安建设等板块,建立起“村党委-网格支部-党小组-党员-农户”五级组织考评体系,形成上下互相督促,逐级压实责任链条的模式。西溪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郑立说,随着“100+X”模式的进一步实施,村民们看到了村情村貌的变化,在该模式的引导下,大家的观念逐渐改变,“美丽村庄,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参与。”

“100+X”模式有效激发了西溪源村党员们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近年来,西溪源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善治示范村、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等多项荣誉,交出了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两张满意答卷。

去年,结合西溪源村的治理经验,闲林街道全面建设推进“100+X”基层治理模式,围绕“和美善治”总体目标,以村综治中心为核心阵地,牢牢将各类矛盾纠纷吸附在村、化解在村,努力构建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打造群众满意的基层善治“闲林实践”。

一米,有多远?

作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世界级城市中轴线”的主站场,闲林的城市化进程正经历发展的跃升,看到机会的年轻人纷至沓来,奔赴这片沃土。面对人口的涌入,该如何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建立完善一项新型的城市社区治理机制,是闲林街道思考探索的问题。

于是,“一米之交·睦邻党建”治理体系应运而生。去年4月,闲林街道作为余杭区试点,率先在街道辖区11个城市社区内,实行“一米之交”工作机制,明确由小区(网格)党组织为核心,社区网格长、网格员牵头,建立物业、业委会、党员等多元力量参与的“一米小分队”,推动党建引领多元共治。

建立机制,播撒善意。身为党员的章吉元第一时间参与社区发起的“一米小分队”行动,通过日常的坐班接待、网格巡查、议事协商等活动,不仅拉近了邻里间的距离,也让章吉元从志愿服务中获得幸福感成就感,“挺好!邻里关系因‘一米之交’变得更加紧密,而我们就是传递和谐与幸福的人。”

为了鼓励并激励大家参与到基层治理当中,当地为“一米小分队”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标准,队员们参与完成志愿服务并获得正向评价后,便可获得志愿积分“一米币”,获得的“一米币”不仅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抵扣物业费,还可以参与社区打造的精品课程。

去年7月,余杭专属的“一米之家”管理系统也在闲林街道正式发布,这个包含了数字驾驶舱、后台管理端和个人小程序端的管理系统,不仅让城市治理更智能,更为居民拓宽了提供建议的渠道,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

对于“一米之交”的实施,闲林街道山水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徐华深有感触,“统一的‘一米币’奖励机制和‘一米小分队’的灵活运作,让社区治理更加高效有序,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基层治理动能,人与人的距离更近了。”

闲林街道以“一米之交·睦邻党建”为抓手,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探索“两众”理念下的城市基层治理新路径,形成城市社区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截至目前,累计打造123支基层治理队伍,解决群众问题3473个,落地民生微实事项目176个。

“余安”护平安

吾心安处是吾乡,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愿景。对于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水平,考验着一个城市、一个街道的基层治理效能。

为此,余杭打造“余安”共治体系,通过发挥“红色力量”的引领作用,打造基层治理的“新样态”。该体系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统领,整合保安行业队伍作为支撑力量,广泛发动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其中,通过依法组织开展事件联处、应急联动、矛盾联调等工作,在全区构建起高效的基层共治体系。

在余杭区第一批“余安”共治名单中,闲林街道分别在华润杭珹未来中心、翡翠城两处商品房小区进行试点。

依托“余安”共治,闲林街道通过制定并实施最小共治单元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物业安保力量积极性,引导物业安保力量参与七联勤务模式,实现了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处置的目标。

3月初,闲林派出所民警就联合翡翠社区“余安”共治体系建设,开展战术技能演练及规范出警五要素等培训,通过专业详实的培训内容,提升小区安保力量在“余安”共治体系建设中的实战能力,同时经过培训梳理和完善了社区共治体系的工作流程,为共治单元的平安建设夯实基础。

共治效果立竿见影,路上的巡防力量提升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了,为社区居民创造了更加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

让百姓安居乐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的根本目的。据了解,今年闲林街道还将打造基层法治一站式矛调中心,驱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度融合。“要努力用闲林干部的‘一刻不闲’,换来群众的‘气定神闲’。”闲林街道党工委书记许正良说。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