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干热风来了!5月11-13日灾害预警,4点危害,如何预防?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07 01:28 2

摘要: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2025年河南省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在小麦生育期的最后一二十天的时间里,农户们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

河南省气象局、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了2025年河南省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预警,在小麦生育期的最后一二十天的时间里,农户们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

从图中可以看出,红色的区域是干热风的高风险发生区域,要重点做好防控。橙色区域是中风险发生区域,黄色区域是低风险发生区域。

本次预计的干热风灾害,时间在5月11-13日,所以,农户们要在5月11日之前,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而干热风高风险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豫北和豫西地区,包含了安阳、濮阳、鹤壁、焦作、郑州、平顶山、许昌、南阳等多个地区。

大家都知道,小麦干热风是小麦产区常见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因此,如果不采取防控措施,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1、干热风发生时,会伴随着3个因素,分别是气温高、湿度低、伴有较大的风。

这3种因素叠加,会导致小麦植株蒸腾作用增强,换句话说,根系的吸收速度跟不上蒸腾的速度,小麦出现失水,出现萎蔫、叶片干枯等现象。

2、在高温干旱下,小麦叶片上的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光合作用无法正常进行。另外,时间久了之后,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也会降低,光合产物的积累也就不会多了。

3、小麦在灌浆期时,如果持续3天以上干热风,灌浆速度会明显下降,能达到一半以上,而小麦籽粒中的淀粉积累量,也会减少一半左右, 导致籽粒不饱满,千粒重下降。

4、在小麦干热风的环境下,除了小麦本身会直接受到影响外,也会增加蚜虫的繁殖和危害,同时诱发小麦赤霉病、白粉病等病害,防治成本增加。

简单来说,干热风导致小麦生长发育不良,植株的抗逆性下降,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病菌和害虫的危害。

其一,不同小麦品种对干热风的抗性存在差异。比如,根系发达、叶片厚而小、气孔调节能力强的品种,能更好地适应干热风环境,抗逆性较强;

相反,一些生长势弱、抗逆性差的品种,在干热风条件下受害程度往往较重。

其二,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小麦植株,自身抗逆能力较强,一定程度上抵御干热风的危害也会好一些。

相反,如果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袭,或存在营养不足等问题,导致小麦植株自身生长不良,长势弱,更容易受到干热风的危害。

其三,如果小麦所在的地块,属于开阔平坦的地形,干热风的危害相对也会大一些。相反,在有山脉、树林等阻挡的地区,干热风的危害会有所减弱。

如果不想在干热风来得时候干着急,那就需要在播种前,就要做好预防工作了。

比如选择抗干热风品种、合理密植(不要过密)、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做好越冬水、返青水的浇灌工作等等。

如果是想应急预防,也就是像今年这样,5月11-13日将要出现干热风,在这之前等几天,要做好下面的措施。

每亩可以喷施1%-2%尿素溶液或0.2%磷酸二氢钾溶液50-100千克,能增加小麦的粒重,提高小麦对干热风的抗性。如果同时加入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如硼、锌等,效果会更好。

还可以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比如芸苔素内酯、萘乙酸等,增强小麦自身的抗逆性,提高小麦的抗热、抗旱能力,降低干热风的危害。

综合上述内容,对于河南种植小麦的农户们来说,要注意5月11-13日干热风危害,根据自家小麦的长势,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力保小麦不减产。

来源:三农部落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