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团圆、亲情和热闹。千里奔波回家,为的是见一面亲人,围坐吃顿年夜饭,图的是一个“团圆”字。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有些人,哪怕是亲戚,也未必值得来往。尤其是下面这三类亲戚,即便是过年,也没有必要强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讲究的是团圆、亲情和热闹。千里奔波回家,为的是见一面亲人,围坐吃顿年夜饭,图的是一个“团圆”字。但随着年龄增长、阅历增加,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有些人,哪怕是亲戚,也未必值得来往。尤其是下面这三类亲戚,即便是过年,也没有必要强行维持关系。
这种亲戚,平日里音讯全无,朋友圈也从不互动,微信消息永远不回。可一旦你事业有成,买房买车了,或者孩子考上重点大学了,他们突然就“活跃”了起来,过年时登门拜访,嘴上说着“亲戚一场,走动走动”,实际上却是想蹭点什么资源或者“找机会合作”。
他们不是因为你这个人,而是因为你背后的“价值”。你一旦落魄,他们连路都不拐一下。这类人,表面上亲情满满,实则心思满满。他们所维系的所谓“亲情”,不过是与利益挂钩的短暂联盟。
春节是亲情的节日,不该成为这种“关系投资”的场所。与其面对一张虚伪的笑脸,不如选择沉默和距离,省心也省力。
俗话说,“亲戚之间走得近了,是非也多了”。有些亲戚表面上热情好客,实际上却是“家长里短”的传播者和“挑事高手”。你一句无心的话,他能在别人耳边添油加醋地讲上一小时。你家有什么困难,他不仅不帮,还可能四处宣扬,添油加醋,搞得满村都知道。
春节期间,一大家子团聚最怕的就是这种人。他们擅长制造矛盾,无中生有地让人心生隔阂。本该其乐融融的年夜饭,硬生生被搞成“家庭宫斗”。有的人一整年都很努力经营亲情,到了过年,几句闲言碎语就被搅得乌烟瘴气。
与这类亲戚保持距离,不是冷漠,而是自我保护。他们用的是嘴,你赔的是心。没有必要让过年的好心情毁在他们口中。
这种亲戚,过年时最常见。他们从进门就开启“炫耀模式”:“我家孩子又拿奖了”“我们去年又换了新车”“我老公年终奖几十万”……说者无意,听者难免心里不舒服。更有甚者,见你不如他,就明里暗里贬低你,说些“你怎么还没换工作啊”“你家孩子成绩还不太行吧”之类的话,字字扎心。
有些亲戚就是这样,不是为了走亲戚,而是来刷优越感。你的尴尬,他们的满足;你的沉默,他们的胜利。这类亲戚,真正的目的不是增进感情,而是利用春节这个“展示场”,拉高自身存在感,顺便“踩一踩别人”。
我们可以接受有人比我们过得好,但不必忍受别人在我们头上跳舞。春节是放松和治愈的节日,不是承受情绪PUA和人身攻击的战场。看清这种亲戚的本质,勇敢断舍离,是成熟的表现。
很多人认为,“亲戚嘛,哪有不来往的?”但其实,亲情从来不是一味迁就的理由。真正值得走动的亲戚,是那些在你困难时伸出援手,在你开心时由衷祝福的人。他们或许不常联系,但彼此的牵挂是温暖的、诚恳的。
相反,那些让你心理负担加重、情绪内耗的人,即使有血缘,也不值得你一次次忍让。人活一世,不是为了取悦他人,而是让自己过得更舒坦。
新的一年,不妨对亲情做一次“筛选”:筛掉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亲戚关系”,留下那些值得珍惜的亲人和朋友。学会选择,不是无情,而是成长。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不是“都来都往”,而是心安理得,活得坦然。
来源:格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