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钢铁遇上AI、牙齿拥抱数字、机器人学会思考,一个城市的产业格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黄海之滨的日照,一场以数智技术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变革正席卷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当钢铁遇上AI、牙齿拥抱数字、机器人学会思考,一个城市的产业格局会发生怎样的改变?黄海之滨的日照,一场以数智技术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变革正席卷传统工业与新兴产业,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辟全新路径。
日照市委书记李在武表示,日照正抓牢改革这个“动力源”,开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提升改革,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钢铁、石化、汽车等传统产业焕新升级,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积厚成势,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
传统产业“数智再造”
走进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钢”)全流程智能工厂,颠覆性的场景扑面而来:转炉炼铁不再依赖老师傅的“火眼金睛”,行业集控规模最大、产线最多、生产全流程集成度最高的铁前集控中心里,100万个数据点采集的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218个智能应用及模型、2000多个监控点,将火焰的跳动、声呐的回响、烟气的波动等的信息转化为实时数据流,自动精准调控着冶炼节奏。
另一边,生产管控大厅的智能应用系统堪称“最强大脑”,分分钟就能完成对生产与检修、铁钢、铁烧、钢轧、原料、副产品及能源等各环节的排程优化;每天清晨6点,便能准时完成前一日的成本核算;机器视觉智能AI应用,可高效完成来料焦炭、成品钢卷端面的智能检判,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大数据智能化技术与钢铁生产实践深度融合,带来的是实打实的效益:年降本近2亿元、降低能耗约6万吨标煤、减少CO2排放17万吨,设备事故停机时间降低10%,钢材订单平均制程时长缩短至6.5天,产成品超期库存降低10%。“老师傅的经验变成了大模型的算法,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最生动的注脚。”日钢党委书记闫秀训说。
这种数智基因的植入同样激活了传统浆纸产业的绿色潜能。
位于日照经开区的亚太森博文化纸自动立体仓库项目,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这个总高38米、拥有14个巷道17层货架的智能立体仓库,构建WMS(仓库管理系统)和ERP(企业资源计划)信息化系统,内联工厂生产调度,外联客户订单发运,智能调度算法将保证纸机最大限度释放产能,并缓解订单高峰和低谷波动,使仓储成为生产线的“加速器”。
项目建成投用后,预计每小时可实现640个货物单元的高速流转,相当于每分钟11个货物精准进出,作业效率较传统仓库提升6倍以上。同时,空间革命带来效益裂变。项目将仓储单位荷载从传统仓库的0.8吨/㎡提升至4吨/㎡,相当于在同等面积上“叠”出5倍空间。
新兴产业“硬核突围”
倘若将传统产业的数智化进程比作“旧瓶装新酒”,那么日照的新兴产业则以硬核数智技术为利刃,大刀阔斧地重新勾勒着产业版图。
在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尔医疗”),光学口内扫描仪只需1秒即可生成3D牙模,“医小智”平台几分钟即可完成一颗义齿的设计,3D打印可以实现“上午就诊、下午戴牙”,真正实现“扔进去数据,出来的是牙模”,彻底颠覆了义齿制造的传统模式。迈尔医疗生产研发中心总监任乐涛介绍,他们正积极深化AI技术的应用,将其拓展至义齿的售后服务、患者的口腔健康管理等领域。例如,AI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义齿使用数据,预测其口腔健康变化,并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建议,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口腔健康保障。
在东港区产业互联网总部基地,国内塑化产业第一智慧平台“聚塑云”,业务生态覆盖一站式采购、产业SaaS、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新材料研产及智慧产业园区等全产业链。通过搭建连接上下游企业的数字化桥梁,打造完善的产业数字化生态体系,聚塑云带动全国25000余家塑化行业客户踏上数字化转型之路,有力提升了这些塑化行业企业的决策效率、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2024年,平台交易规模达85亿元。
在数智化实践的众多领域中,机器人领域的表现尤为亮眼。在日照越疆机器人生产基地内,协作机器人不仅能轻松开瓶盖、叠衣服、下棋,在3C、汽车、半导体、化工、医疗、新零售等众多复杂专业领域同样游刃有余。2025年3月18日,越疆机器人正式预售全球首款“灵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能自主完成做早餐、客户接待、取快递等复杂任务。日照市越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潺潺表示,未来,越疆将全面拥抱具身智能,推动智能机器人走进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家,让智能科技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可能。
数字生态“多维裂变”
一系列统计数字,勾勒出日照在数智化转型浪潮中的经济图景。去年,日照市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151 个,培育产业互联网平台63个,上云企业突破1万家,工业企业深度转型率42.2%、居全省第5位。产业互联网入选省首批数字产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提高1.25个百分点,数字产业集聚度居全省第5位,入选2024全国数字百强城市。
数智技术之所以能够在日照产业肌理中深深扎根,新质生产力爆发式增长,政策与场景的协同催化功不可没。
低空经济在日照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众多企业正加快布局。山东飞奥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研发的无人机发动机,在专业无人机发动机领域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拥有120多项发明专利,生产的无人机发动机可适用于从12公斤到300公斤的多种机型无人机,其中360CC四缸发动机是航母辽宁舰无人机的首选发动机。2013年,企业生产的一款发动机还曾随南极科考队出征,并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公司董事长常书增说,八年前到日照考察时,首先吸引他的是日照6000平方公里的广袤海域以及适于低空飞行的空域,为无人机飞行测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其次,作为华东地区划设低空飞行空域最大的城市,日照在发展低空经济方面也有着深厚的积累,围绕支线运输、通用航空、航空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和“1+N”通用航空发展模式,配套出台了21条扶持政策,打造形成了航空制造和维修、飞行培训、航空研学、空中游览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
迈尔医疗新产业园区已在日照高新区建成投产,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推向市场,产能呈现“量级上升”,今年第一季度同比提升了近40%。董事长许小伟感慨:“企业能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日照市打造的适宜企业发展的环境至关重要。”
这些环境包括又不限于:日照高新区出台的《关于促进口腔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对首次取得二类、三类口腔医疗器械注册证最高给予200万元、700万元补助;投贷联动基金为企业提供“投、贷、保联动”资金扶持;日照大学城有9所高等院校,多所院校设置口腔医学、药学等相关专业,可精准匹配口腔产业用人需求;日照高新区打造的亚太数字口腔创新港,以“一港四园”构建“硬件智造+软件赋能+临床转化”的全口腔产业链生态系统......
从钢铁产业熔炉中孕育数据智能,到低空经济催生动力革新;从协作机器人引领精密制造变革,到数字口腔构建医疗生态——不难发现,日照的产业升级之路,本质上是一场以数智技术为核心基因、生态融合为显著特征的生产力跃迁。
来源:大众日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