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光粤色 | 西湖画会文人画展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0:06 2

摘要:去年四月,我辞掉了工作,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杭州找金心明老师学画画。通过金老师认识了不少画圈的朋友, 其中便有西湖画会的几位老师。 与他们往来的日子,我像海绵入水,尽情汲取知识,眼界大开,似乎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心怀感恩。 于是,我怀着忐忑之心,向金老师提议,

西湖画会文人画展序

文/易修钦

去年四月,我辞掉了工作,第一件事情便是去杭州找金心明老师学画画。通过金老师认识了不少画圈的朋友, 其中便有西湖画会的几位老师。 与他们往来的日子,我像海绵入水,尽情汲取知识,眼界大开,似乎看到了人生的另一种可能,心怀感恩。 于是,我怀着忐忑之心,向金老师提议,能否邀请诸位老师南下广州,举办一场画展。没想到老师欣然应允,颇为惊喜。 最终,我们敲定在今年 4 月 7 日至 5 月 7 日期间,于我所栖居的 “木古书屋”,呈献一场西湖画会的文人画展。

金心明老师为此次展览赐名 “湖光粤色”,寓意着西湖与岭南跨越山水的链接。特别感谢方土老师为本次展览题写展名。

我是湖南人, 却对广州与杭州皆怀有深厚情谊。自毕业后定居广州,因工作缘故,每年总要往返杭州十余次,甚至还曾在杭州长驻近一年。如今辞去工作,仍不时奔赴杭州,想来真是与这两座城市缘分匪浅。

杭州的文化氛围,尤其是书画圈的风雅韵致,让我深深着迷。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杭州,文人雅士时常雅集,一众好友相聚,铺展笔墨纸砚,挥毫泼墨,吟诗作画,相互唱和,怡然自得,尽显文人风流。相较之下,广州则是另一番景象,人们相聚时,更多热衷于探讨创业商机、投资置业,对书画艺术的交流氛围略显单薄。我习惯了广州的烟火气,也向往杭州的风花雪月。

在广州,不乏气势恢宏的博物馆和美术馆,比如去年刚建成的广州美术馆就很不错。但如果你想要看一场小众且具传统韵味的书画展,却并非易事。反观杭州,大大小小的美术馆,乃至书画店,都能看到格调不俗的作品,这些作品背后,则是一群有趣的人。这让我心生向往,我有时候真希望广州也多一些这样的文化氛围,这也是我想做这个小展览的一点“私心”。

此次展览邀请的西湖画会成员,正是这样一群有趣的灵魂。

西湖画会是由章耀、陈经、余久一、金心明、周明雍、吴涧风、凌中翔、章旭八位志同道合的艺术家组成的社团。他们或擅长山水,或精于花鸟,或工于人物,他们的作品风格各异,和而不同。 恰似武林高手,在笔墨表达上,既有江南的温婉细腻,又不乏现代艺术的突破创新。传统书画在这个时代是很尴尬的存在,古人已经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今人又面临外来文化和科技的冲击,可谓是腹背受敌,处境艰难。但我从他们身上却也看到了对传统的敬畏与坚守。

书画终究不过是闲暇之余的消遣,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当我们不再给它强加过多的意义,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束缚,这门艺术反而得以解放,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对各类协会社团向来兴趣寥寥。我想没有哪个行业像书画这个圈子这么热衷于成立各种协会了,以前很多书画家名片上名头冗长,一张名片是绝对印不下的。 而西湖画会这般未经官方认可,纯因兴趣集结的社团,反倒显得难能可贵。与其称它为社团组织,不如说更像是豆瓣上的兴趣小组,大家因共同热爱走到一起,少了利益纠葛,情谊更能长久。他们如同江湖侠客,常相聚一堂,交流创作心得,恰似高手过招,你来我往,各抒己见,互不相让,却又惺惺相惜,在切磋中共同进步,于谈笑间悠然度日。

画会的成员之间亦师亦友。比如金心明老师常常说自己是跟章耀老师学的。章老师也会说金老师远在自己之上。 他们是真心欣赏彼此,同时也在互相提供情绪价值,这种互相吹捧的氛围,太让人着迷了。

成员之间的共创也是他们的日常,前些日子,我有幸目睹金心明老师与章旭老师合作的一批作品,精彩绝伦,堪称 “一加一大于二” 的典范。从他们作品中看到了各自的长处,又融合得毫无违和感,可谓天作之合。我还曾亲见陈经老师与金心明老师合作创作,妙不可言。这种默契,若不是常年累月地磨合,是绝难达成的。画会的老师们热衷于文化传播,常组织培训、交流、展览、出版等活动。我便是在培训活动中结识金老师的。比如,吴涧风老师和凌中翔老师本身就是学术型艺术传播者。前段时间,凌中翔老师策划的《墨林玉躞 —— 明清浙籍名家书画特展》,广受赞誉,在这个忙碌的时代里,不失为一股清流。

在这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行各业皆内卷的时代,人们似乎变得越来越忙了,即使闲下来,也被各种短平快的信息充斥着。我们已经很难有耐心看一部三个小时的文艺电影,却习惯了在抖音上看三分钟一部的电影解说, 甚至电影主角都简化成了 “小美” 和 “小帅”。 在这个追求极致效率的大环境下,还能静下心来提笔作画,着实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 偶尔在朋友圈看到周明雍老师酒后在墙上挥毫泼墨,我仿若穿越千年,目睹古代文人酒后酣畅淋漓的创作场景,心中满是感动。还有余久一老师动不动吟诗一首,才情四溢,令人陶醉。 当人们愈发依赖 AI 之时,这些从内心真情出发创作的艺术家,更显珍贵。

也许未来AI替代了大部分工作,人们不再需要为了一日三餐忙碌奔波,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加无趣。 尤其是上了年纪,这种感慨愈发强烈。闲暇之余,若有这么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扯扯淡,聊点艺术, 不失为人生一大美事。此次能邀请西湖画会的同仁们相聚广州,我满心欢喜。与其说这是一场展览,不如说是一次老友相聚。我喜欢他们的作品,我更向往他们在一起的创作氛围。

特别感谢八位老师的信任与支持,他们的佳作让我这小小的空间蓬荜生辉。展览虽规模不大,格调却不低,愿这场展览,能为广州的朋友们带来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老师嘱我为此次展览作序。我虽从未写过序,却也鼓起勇气尝试。于是,思绪飘飞,随心而写,成了这篇不太像序的序。

参展老师作品节选

—— Works of the Participating Authors ——

章耀

ZHANG YAO

祖居湖州荻港,生于海宁。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画院特聘画师。徐邦达艺术馆原馆长。

桃源溪烟40cm×60cm纸本设色2025 年

云起山腰40cm×60cm纸本设色2025 年

探幽40cm×60cm纸本设色2025 年

洞庭晚风40cm×60cm纸本设色2025 年

柳翠迎人40cm×60cm纸本设色2025 年

山水烟翠40cm×60cm纸本设色2025 年

陈经

CHEN JING

字伯纶,浙江平阳人。

浙江省文化馆研究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研究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晴湖临泛34cm×30cm纸本水墨2025年

山静云初吐34cm×30cm纸本水墨2025年

西溪问樵客66cm×29cm纸本水墨2025年

芦花深泽孤舟66cm×29cm纸本水墨2025年

花鸟67cm×22cm纸本水墨2025年

余久一

YU JIUYI

字十峰,别署沉庐。生于龙游,客居杭州。《金石书画》艺术总监。著有《艺术家状态·余久一卷》《山云在衣·余久一作品集》《从游·余久一卷》《诗文锦绣记龙游》,并整理乡贤遗著《余绍宋日记》《画法要录》《星醍诗草》《幽溪文集》《耻庵先生遗稿》等。

仙子凌波佩陆离23cm×76cm纸本设色2025年

纸帐梅花23cm×76cm纸本设色2025年

幽柔密意诗中见49cm×36cm纸本设色2025年

风味既淡泊49cm×36cm纸本设色

春色方盈野49cm×36cm纸本设色

金心明

JIN XINMING

1970年生,浙江义乌人。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研究会副主席。西湖画会艺术总监,寒之友社艺术总监,枫桥画院院长。现居杭州。

行吟露下苔36cm×23cm绢本设色2025 年

主人无所竞36cm×23cm绢本设色2025年

剔石憐其痩36cm×23cm绢本设色2025 年

不负佳山水35cm×23cm绢本设色 2025 年

为爱农家乐35cm×23cm绢本设色2025 年

残年无所事35cm×23cm绢本设色2025 年

秋入千山静35cm×23cm绢本设色2025 年

自傅敲玉韵36cm×23cm绢本设色2025 年

周明雍

ZHOU MINGYONG

浙江余杭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现为临平画院院长、临平区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临平区美术家协会主席。

树树挂金珠43cm×24cm纸本设色2025 年

立春遣兴46cm×22cm纸本水墨2025 年

春风第一枝46cm×22cm纸本水墨2025 年

花已开46cm×22cm纸本设色2025 年

富贵花开46cm×22cm纸本设色2025 年

吴涧风

WU JIANFENG

1976年生于浙江浦江。

199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美术系。先后任职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文化艺术研究院。现供职于浙江美术馆。

吴涧风水墨花鸟23cm×33cm纸本设色2025年

霜香满袖34cm×34cm纸本水墨2025 年

北堂忘忧 34cm×34cm纸本水墨2025 年

凌中翔

LING ZHONGXIANG

浙江石门(今桐乡)人。

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美术专业。《金石书画》主编,午社、西湖画会秘书长。现居杭州。

花鸟四条屏68cm×17cm纸本设色2025 年

章旭

ZHANG XU

号懒园、桃花庵主人。

江西南昌人,现居杭州。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山水专业硕士,浙江省书法研究会理事。

自有烟波宅37cm×24cm纸本设色2025年

春来多逸兴37cm×24cm纸本设色2025 年

四面奇峰争入座65cm×33cm纸本设色2025 年

好雪片片65cm×33cm纸本设色2025 年

严谷思深遁37cm×24cm纸本设色2025 年

青山不厌我来频37cm×24cm纸本设色2025 年

万山青上坐禅玄66cm×33cm纸本设色2025 年

最后说几句

文/金心明

2014年秋天,我们画会的六个同人在杭州孤山的西湖美术馆举办了第一回的"寒之友"画展。此后几年,我们都以"寒之友"作为西湖画会的年度展览名。

2016年冬天,西安《圣度》的郑锴兄为我们在广州操持了"寒之友"的第三回展览,起名"岭南纪行"。在那次展览期间,我们游览了白云山,喝了早茶,逛了古玩街,拜会了方土先生、郭莽园先生,参观了广州画院,结识了朱涛兄。匆匆数日,得见花城之诸多美好。

西湖画会走过的十多年间,得到了天南地北太多的老师和朋友的帮助,聚集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书画伙伴,开展了众多的艺术交流活动,出版了大量的艺术图册,成员也由原先的六人发展到了现在的八人。

木古堂主人易修钦,湖南人,客居广州,深爱书画。因与西湖画会同人心气相契,相交相知有年,盛邀岭南之行。

杭州广州,千里双城,相别十年。感谢易先生的一片好意。感谢方土先生为我们的小展题写展名。感谢瑶瑶姑娘为展览所做的各种琐碎事务。

充满期待的"湖光粤色"!

来源:七零后水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