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cRn靶点三足鼎立,强生65亿美元收购即将回血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0:08 2

摘要:近日,强生宣布其FcRn单抗尼卡利单抗(Nipocalimab,Imaavy)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自身抗体阳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阳性、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阳性或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4 [LRP4]阳性)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全身

尼卡利单抗;FcRn;研究进展

近日,强生宣布其FcRn单抗尼卡利单抗(Nipocalimab,Imaavy)获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自身抗体阳性(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阳性、抗肌肉特异性酪氨酸激酶[MuSK]阳性或抗低密度脂蛋白受体4 [LRP4]阳性)的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

尼卡利单抗是一款高亲和力、全人源、糖基化、无效应子、对pH不敏感的IgG1型单克隆抗体,通过选择性地阻断新生儿Fc受体(FcRn)降低循环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的水平,包括导致多种疾病的自身抗体和异体抗体。

此次尼卡利单抗获批是基于III期临床试验VIVACITY-MG3的积极结果。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全球多中心试验,旨在评估尼卡利单抗(负荷剂量30mg/kg,维持剂量15mg/kg,静脉注射,每2周1次)联合标准治疗(SOC)治疗对比安慰剂联合SOC治疗对SOC反应不足的自身抗体阳性(AChR+,MuSK+,LRP4+)或阴性gMG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药效学。

结果显示:该研究达成主要终点,与基线相较,在第22、23和24周,接受尼卡利单抗联合标准治疗(SOC)的患者在MG-ADL评分上平均改善了4.70分,显著高于安慰剂联合SOC治疗患者的3.25分(P=0.002)。而对于gMG患者,MG-ADL评分变化1到2分可能意味着从正常进食到频繁吞咽困难,或从静息时的呼吸急促到需要呼吸机。

24周平均MG-ADL评分变化

而且,该研究还达到了关键的次要终点:在第22周和第24周,定量重症肌无力(QMG)评分测量显示,与安慰剂联合SOC相比,尼卡利单抗联合SOC在不同肌肉群的力量和功能方面的改善显著更大(P

安全性方面,尼卡利单抗耐受性总体良好,不良事件的总体发生率与安慰剂+SOC组相似。

尼卡利单抗的获批将进一步巩固强生在自免领域的领先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尼卡利单抗并不是强生自主研发,其最初由AnaptysBi开发,后来被卖给Momenta。2020年8月,强生斥资65亿美元收购Momenta,将包括尼卡利单抗在内的多款药物纳入囊中。

除了治疗gMG,尼卡利单抗还有望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SjD)等自免疾病。FDA曾授予尼卡利单抗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有高风险出现严重新生儿溶血病(HDFN)的孕妇和中重度干燥综合征,以及快速通道资格用于治疗HDFN、gMG、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胎儿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FNAIT)。鉴于其具有治疗多种自免疾病的潜力,尼卡利单抗在Evaluate列为2025年有望上市的10大潜在重磅疗法之一。

1、FcRn

自免疾病治疗的重要靶点

FcRn,即新生儿Fc受体,是一种位于细胞膜表面的Fc受体,其结构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分子类似,是由相对分子质量约50000的α重链和相对分子质量12000的β2m轻链非共价结合组成的异二聚体。

FcRn最初在新生儿肠上皮细胞中被发现,被认为是一种负责将母体IgG转运至胎儿的受体。后续研究发现,FcRn能够保护IgG和白蛋白不被胞内溶酶体降解,借助FcRn介导的pH依赖性再循环,IgG或白蛋白的血浆半衰期得以延长,而那些未与FcRn结合的IgG和白蛋白将被转运至溶酶体中降解。

IgG是人体血清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其抗体异常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通过阻断FcRn可以选择性地清除血清中的IgG抗体,加快自体免疫抗体在体内的清除,达到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作用。

此前,FDA已批准两款FcRn抗体,即Argenx/再鼎医药的艾加莫德(Efgartigimod,Vyvgart)和优时比的罗泽利昔珠单抗(Rozanolixizumab,Rystiggo)。其中艾加莫德获批剂型包括静脉注射剂和皮下注射剂,这两种剂型先后于2021年12月和2023年6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成人AChR抗体阳性的gMG患者。此外,艾加莫德皮下注射剂型还于2024年6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成年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成为首个获批治疗CIDP的FcRn阻断剂。

艾加莫德市场表现不错,2023年销售额进入10亿美元行列,2024年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未来艾加莫德销售额还有望持续增长,且已迎来新的增长动力——2025年4月FDA 批准艾加莫德的预填充注射器版本,这意味着患者无需再频繁前往医院接受静脉输注或每周去医生办公室打针,在家就能自行注射,临床应用更加便捷。

罗泽利昔珠单抗是一款每周皮下注射一次的FcRn 靶向单抗,2023年6月被FDA批准用于治疗AChR或MuSK抗体阳性的gMG患者。2025年1月,欧盟批准了罗泽利昔珠单抗的两种新的给药方法,患者可在接受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培训后,通过注射泵或新的手动推式注射器方法自行给药。据公开资料,罗泽利昔珠单抗2024年的销售额达2.02亿美元,较2023年上市首年的1900万美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

除了上述3款药物,全球还有多款在研FcRn靶向药,其中巴托利单抗(HBM9161)进展较快,2024年7月已在国内重新申请上市,申报适应症为gMG。巴托利单抗是和铂医药从HanAll Biopharma引进的一款抗FcRn单抗,和铂医药拥有其在大中华区进行开发、制造和商业化的权利。2022年10月,和铂医药与石药集团达成一项超10亿元人民币的授权协议,在大中华区共同开发巴托利单抗。

不过巴托利单抗前景如何还充满不确定,早在2023年3月,和铂医药就宣布巴托利单抗治疗gMG的III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研究结果。2023年12月1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称巴托利单抗的III期临床试验延期,以收集其他长期安全性数据,并撤回该药的上市申请。

在国外,Immunovant从HanAll Biopharma获得了巴托利单抗的全球开发权。2025年3月,Immunovant宣布巴托利单抗治疗gMG和CIDP的临床试验取得积极结果。但Immunovant在评估后决定暂不向监管机构提交巴托利单抗的上市申请,担心巴托利单抗潜在的胆固醇升高副作用可能限制其长期临床应用。

Immunovant并未放弃探索FcRn靶点,计划优先推进新一代FcRn抗体IMVT-1402的开发。

IMVT-1402是一款差异化设计的FcRn抗体,由于白蛋白、IgG-Fc均通过FcRn的结合来延长半衰期,且结合表位有所重合。IMVT-1402只阻断Fc与FcRn的结合,但不阻断白蛋白与FcRn的结合。已公布的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IMVT-1402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显著降低IgG,但不会影响白蛋白,而在降低IgG方面的效果与巴托利单抗类似(且巴托利单会影响白蛋白浓度),同时对LDL几乎没有影响。

我国药企舒泰神也积极开发FcRn靶向药,其开发的STSA-1301是一款重组抗人FcRn高亲和力人源化IgG4单克隆抗体。2023年11月,STSA-1301在国内获批临床,用于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2、总结

尼卡利单抗获批不仅丰富了强生的自免管线,也进一步加剧了FcRn靶点的竞争。我国药企也积极布局FcRn靶点,其中和铂医药引进的巴托利单抗已重新递交了治疗gMG的上市申请,预计今年有望获批。若巴托利单抗获批,FcRn将迎来第四款药物。目前,FcRn靶向药的适应症主要为gMG,但作为自免疾病药物研发的靶点,FcRn靶向药有望用于治疗更多自免疾病,如干燥综合征、ITP等。

1.《FcRn:征战自免市场再掀浪潮》.药研网.2024年08月06日

2.《FcRn抑制剂全球混战升级!强生“收购+申报”组合拳出击,国产创新药亟需突破同质化困局》.Biotech前瞻.2025年04月23日

来源:药渡数据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