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军事冲突骤然升级,双方从地面交火,演变为导弹互袭与空中对决,引发全球对南亚局势的强烈关注。
印巴一夜之间大打出手!更多细节曝光:印度向巴基斯坦发射导弹,巴军则击落两架印战机!
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的军事冲突骤然升级,双方从地面交火,演变为导弹互袭与空中对决,引发全球对南亚局势的强烈关注。
根据新华社、央视新闻等权威媒体报道,此次冲突细节逐渐浮出水面,战况激烈程度堪称近年来之最。
央视新闻的报道
新华社的报道
据悉,印度发动了一场名为“辛杜尔行动”,是利用导弹突袭巴本土!
当地时间7日凌晨,印度国防部发布公报,证实其武装部队发起代号“辛杜尔”(Sindoor)的军事行动,对巴基斯坦本土及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6处目标,实施了导弹打击,涉及东部旁遮普省巴哈瓦尔布尔、巴控克什米尔首府穆扎法拉巴德及戈德利地区。
北京日报的报道
印度声称,打击目标是“策划恐怖袭击的基础设施”,强调行动“精准克制”,未针对巴军方设施。
然而,巴方披露的遇袭地点包括清真寺和居民区,造成至少8名平民死亡、35人受伤,其中包括一名儿童。
目击者称,爆炸引发部分地区断电,巴控克什米尔多地传出巨响。
新华社报道,网络传出的视频
巴基斯坦反击:击落印军战机与关闭空域
面对印方突袭,巴基斯坦迅速展开军事反制。
巴三军新闻局通报称,其防空系统成功拦截印度导弹,并击落两架试图越境的印度空军战机。
随后,巴防长在电视直播中更新战果,称击落战机数量升至6架,包括“阵风”、苏-30MKI及米格-29等机型,并俘虏多名印度军人。(而这些信息,印度方面并没有承认,因此,针对巴方公布的数据,尤其是称击落战机的型号,我们仅供参考)
巴军方强调,其空军全程保持高度戒备,未让印战机进入领空。为应对局势,巴基斯坦宣布关闭全国空域48小时,所有航班取消,首都伊斯兰堡及主要城市进入紧急状态,学校停课。
参考消息的报道截图
据悉,除导弹攻击外,双方在克什米尔实际控制线附近,还展开激烈地面交火。
巴方称已发动地面部队反攻,摧毁印军一处旅级指挥部,并夺回两处战略高地。
印度则承认其海军“维克兰特”号航母在阿拉伯海加强巡逻,空军出动阵风、苏-30MKI等战机参与行动。
环球网针对此事的报道
针对两国“大打出手”,国际社会高度紧张,毕竟两国都是拥核的国家。
因此,可以预见,冲突背后,双方外交博弈同步升级。
巴基斯坦外交部谴责印度“悍然发动战争”,违反《联合国宪章》,并保留“自行选择时机和方式”回击的权利。
印度则通过驻美使馆,向美方通报行动细节,试图争取国际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巴方试射射程450公里的“阿布达利”短程导弹,暗示核力量待命;印度启动“沙克蒂”反导系统,核威慑虚实交织令局势更趋复杂。
此次冲突导火索,可追溯至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针对游客的恐袭事件,造成26人死亡。
网络上流传的信息
印方指责巴方支持恐怖主义,巴方则否认并反控印方捏造证据。
实际上,莫迪政府,于4月22日事件后立马发动军事行动,有些可疑。正常情况不应该是先调查,然后有确凿证据后再进行外交干涉,外交干涉不成之后再升级嘛?
因此,莫迪政府此举给人的感觉是,为了应对2025年大选,提前树立一种强硬姿态,因而提前拉拢选民的心。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测,确实没有证据。
但不管怎么说,这场突如其来的军事冲突,不仅考验印巴两国的战略定力,更将南亚推向核对抗边缘。国际社会能否有效斡旋,防止局势滑向全面战争,成为当前最紧迫的议题。
毕竟人类真的不需要战争,需要的是和平。
来源:江宝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