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5年总决赛G7,吉诺比利替补砍下23分5篮板,蛇形突破打崩活塞铁桶阵。而布兰德在2006年带着快船打进西决,场均25分10篮板硬刚纳什的太阳。马里昂则用“章鱼式防守”让2011年总决赛的詹姆斯命中率跌至47.8%(常规赛51%)。这届选秀贡献了3位冠军核
选秀是NBA球队翻身的终极赌局,有些年份却像开挂般批量产出巨星,彻底改变联盟格局。
第五位:1999年选秀(代表人物:吉诺比利、布兰德、马里昂)
吉诺比利(次轮57顺位):4冠+2全明星,季后赛胜场数142场(历史第7)
埃尔顿·布兰德(状元):生涯20+10俱乐部成员,2006年MVP票选第7
肖恩·马里昂(第9顺位):4次全明星,2011年总决赛锁死詹姆斯
2005年总决赛G7,吉诺比利替补砍下23分5篮板,蛇形突破打崩活塞铁桶阵。而布兰德在2006年带着快船打进西决,场均25分10篮板硬刚纳什的太阳。马里昂则用“章鱼式防守”让2011年总决赛的詹姆斯命中率跌至47.8%(常规赛51%)。这届选秀贡献了3位冠军核心,还证明低顺位也能淘到宝(吉诺比利57顺位)。马刺靠这届选秀奠定GDP王朝基础,而布兰德则让快船结束15年鱼腩史。
第四位:2003年选秀(代表人物:詹姆斯、韦德、安东尼)
詹姆斯(状元):4冠+4MVP+历史得分王
韦德(第5顺位):3冠+1FMVP,2006年总决赛场均34.7分
安东尼(探花):历史得分榜第9,10次全明星
2006年总决赛G3,韦德末节独得15分,加时赛完成抢断绝杀;2012年东决G6,詹姆斯死亡之瞳45分15篮板;2013年季后赛G2,安东尼对绿军狂砍36分,最后3秒转身跳投绝杀。这届球员共获得7枚奥运金牌,詹姆斯和安东尼至今保持美国男篮得分纪录。他们重新定义锋卫摇摆人打法,让“全能前锋”成为建队标配。
第三位:1996年选秀(代表人物:科比、艾弗森、纳什)
科比(第13顺位):5冠+2FMVP,历史得分第4
艾弗森(状元):4次得分王,2001年单核带队进总决赛
纳什(第15顺位):2连MVP,生涯助攻历史第3
2001年总决赛G1,艾弗森跨过泰伦·卢砍下48分;2006年西决G6,科比双绝杀太阳;2005年西决G6,纳什用独眼(视网膜出血)送出12助攻淘汰马刺。这届球员包揽00年代7座MVP奖杯,科比和艾弗森的“分卫对决”拯救联盟收视率。纳什的跑轰体系直接催生现代三分革命。
第二位:1987年选秀(代表人物:皮蓬、罗宾逊、米勒)
皮蓬(第5顺位):6冠+7次全明星,历史抢断第7
大卫·罗宾逊(状元):1MVP+2冠,历史唯一四双中锋
雷吉·米勒(第11顺位):2560记三分(退役时历史第1)
1994年常规赛,罗宾逊单场71分抢走奥尼尔得分王;1998年东决G4,米勒推开乔丹完成8.9秒8分神迹;1992年总决赛G6,皮蓬半场10助攻打崩开拓者。这届球员构建了90年代三大王朝(公牛、马刺、步行者),皮蓬的侧翼防守、罗宾逊的机动中锋、米勒的三分战术,分别成为后世模板。他们让NBA战术从“巨星单打”转向“体系篮球”。
第一位:1984年选秀(代表人物:乔丹、奥拉朱旺、巴克利)
乔丹(探花):6冠+5MVP,历史第一人
奥拉朱旺(状元):2冠+历史盖帽王
巴克利(第5顺位):1MVP+11次全明星
1993年总决赛G4,巴克利面对乔丹轰下32分12篮板10助攻;1995年总决赛,奥拉朱旺横扫奥尼尔夺冠;1998年总决赛G6,乔丹“最后一投”封神。这届球员共获得7座MVP和8座总冠军,乔丹和奥拉朱旺分别统治90年代攻防两端。他们的对决让NBA全球化进程加速,海外转播覆盖国家从50个增至150个。
来源:赛场风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