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被解职转任驻联合国大使。这一行动看似升职,但在美国的权力体系中,是明升暗降,对美国政府来说,联合国约等于流放地,去这里的美国官员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中枢。民主党在看到迈克・沃尔兹失势后,仿佛是看到了腐肉的鬣狗一样围了上来,接下来他必然会面
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以一场戏剧性的人事变动,揭开了其第二任期民主共和两党政治斗争的序幕。
国家安全顾问迈克・沃尔兹被解职转任驻联合国大使。这一行动看似升职,但在美国的权力体系中,是明升暗降,对美国政府来说,联合国约等于流放地,去这里的美国官员一辈子都不可能再回中枢。民主党在看到迈克・沃尔兹失势后,仿佛是看到了腐肉的鬣狗一样围了上来,接下来他必然会面临彻底的清算。
沃尔兹的倒台直接源于今年3月的“信号门”事件。他在加密聊天软件Signal上误将《大西洋月刊》编辑杰弗里・戈德伯格拉入白宫高层群组,导致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的轰炸计划细节遭外泄。该群组中包括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防长海格塞斯等核心成员,但无人察觉“外人”的存在,直到戈德伯格将聊天记录公之于众。
然而这一事件只不过是导火索罢了,其背后是白宫内部日益激化的派系斗争。特朗普的处置方式耐人寻味。他最初力挺沃尔兹,称其“吸取了教训”,甚至让沃尔兹继续参与内阁会议和外交活动。直到5月初,才突然以“驻联合国大使”的虚职将其调离。
在这段时间内,特朗普大概是在和共和党做政治交易,沃尔兹成为平衡多方压力的牺牲品:既为丑闻担责,又为共和党保住参议院确认的主动权。同时还要满足民主党的“进攻性”,顺带还能让特朗普清洗一下共和党内部的建制派。
作为前绿色贝雷帽成员、阿富汗战争老兵,沃尔兹的“鹰派”立场曾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路线契合。但他主张对伊朗、俄罗斯和中国保持强硬,这与MAGA运动中塔克・卡尔森等“孤立主义”派系的诉求产生冲突。所以当民主党对特朗普施压的时候,把这个本就是“鹰派”和“建制派”的人扔出去确保自己和“MAGA”派不受影响,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只能说谁让他政治方向上和特朗普有距离,同时还出了那么大的错误呢?如果没有发生意外也就罢了,但是当特朗普关税战失败,民主党卷土重来的当下,这个有着双重污点,至少是对特朗普来说是双重污点的人就是一个比马斯克还完美的替罪羊。至少马斯克在技术能力方面还是无可替代的。
沃尔兹的倒下不仅仅代表了他一个人,更是代表了一个团队因人事审查不力遭极右翼人士劳拉・卢默攻击,其副手亚历克斯・王更被打成了“间谍”而被迫离职,这显示出特朗普核心圈对“忠诚度”的极端苛求。
这种清洗并非个案。自4月以来,国家安全委员会已有20人被解雇,五角大楼三名高官去职,而国务卿鲁比奥一人身兼四职的荒诞局面,更暴露了特朗普“任人唯忠”的治理模式。本就草台班子的特朗普内阁团队,现在就更加草台班子了,所有的政策都是两三个人一拍脑门想出来的。
不过特朗普认为这只是暂时状态,特朗普试图通过“弃子”策略重塑权力结构。自马斯克主导的“政府效率部”引发内阁激烈内斗后,白宫决策权日益向少数亲信集中。沃尔兹的离场,为中东特使威特科夫等更听话的幕僚腾出空间,标志着特朗普对国家安全机构的“特朗普化”改造进入新阶段。
尔兹事件暴露了美国政治体制的系统性危机:保密机制的失灵、人事任命的短视、派系利益高于国家利益的操作,都在削弱美国的国际信誉。沃尔兹或许只是特朗普政府“弃子”序列中的第一张牌。随着马斯克的裁员计划激化部门矛盾、共和党建制派对白宫混乱的不满累积,更多内斗风暴正在酝酿。
来源:迷彩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