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白天到来,他的身份已切换为咖啡师、线上配音员、宠物托管师……凭借精准的时间管理和周到的服务细节,这位"时间管理王者"日收入突破2500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攒钱去南极。
凌晨两点的南京紫金山麓,30岁的李政宁背着登山包准时出现在约定地点,陪伴陌生人爬山。
“陪爬”是他八份工作中的一份。
当白天到来,他的身份已切换为咖啡师、线上配音员、宠物托管师……凭借精准的时间管理和周到的服务细节,这位"时间管理王者"日收入突破2500元,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攒钱去南极。
像李政宁这样的斜杠青年近些年越来越多,顶着多重身份,对抗经济压力,对抗无聊的生活,对抗职业的危机……
当35岁危机、AI替代焦虑、经济周期波动等不确定性持续笼罩,当代职场人正在用副业来作为延伸自己的职场第二生存曲线,实现自保或者自我突破。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个北漂的男演员周瑞,今年39岁,已有十几年的拍戏经验,自称是十八线演员,在很多影视剧里出演配角。
由于影视业近年来受到冲击,拍戏机会减少,而配角的戏约则更加不固定,有时会很长一段时间无戏可拍,那也意味着在此期间没有进账。
利用自己做演员熟悉镜头语言的优势,周瑞在业余时间做起了短视频,讲述做自己拍戏的日常和影视圈的一些不为人知的鄙视链或者规则,吸引了大批的粉丝。
流量做起来之后,他趁机直播带货,短视频带来的收入帮助他改善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给他带来的名气甚至盖过了做演员的名气,也让他能更轻松地应对没有戏约的日子,更踏实地追求自己的演员梦。
现在短视频虽然不及当初兴起那般火爆,但红利仍在,现已成为普通人成名、致富的最快途径之一。
不仅普通人跃跃欲试,就连一些名人也纷纷披挂上阵,开启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情深深雨濛濛》里雪姨的扮演者王琳、著名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吴琼都加入了直播买衣服的行列。
俗话说“艺多不压身”,尤其在当下钱难挣、挣钱难的日子,多一个职业选择,就为自己多开辟一条活路,即使有一天主业保不住,副业还可以稳稳地接住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一部分人发展副业是为了赚更多钱的,还有一些人是为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赚钱则变为顺便的事。
张宇识,37岁,是北京某大学的老师,戴着眼镜,透着儒雅憨厚的气质。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脱口秀演员,与大学老师身份形成强烈的反差。
2016年,张宇识从北大获得理学博士,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在中国科学院电子研究所做科研,工作中和人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这让从小口才较好、健谈的他找不到表达的机会。
当时刚刚流行的脱口秀一下子点燃了他的兴趣,凭着上学期间表演相声的功底,他在29岁那年偶然抓住一次尝试脱口秀的机会,此后就成为了一名业余脱口秀演员。
一开始,他在北京脱口秀俱乐部表演,后来就到酒吧、咖啡馆、剧场去演出。
“场次不定,没有主业稳定。”
演出多的时候一周有六七场,少的时候连一次都没有。出场费差异也特别大,小剧场一次只有几百元,而商务活动一次有十几万。
张宇识的脱口秀每次表演10-20分钟,内容多与科普和科学辟谣相关,观众则以年轻人为主。
多年下来,张宇识已在圈内小有名气,但他没有和任何公司签约,主要是担心自己的自由被干扰,其副作用就是曝光度受限。
然而,张宇识很享受目前的状态,因为一直被自己的主业(大学老师)和副业相互滋养着。
(受访者供图)
他的工作本身有科研性质,做科普脱口秀进一步传播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而随着参加综艺后曝光度的提升,无论在高校圈还是脱口秀的圈子,“自己更容易被别人认识”。
“在脱口秀领域,我个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有更多的潜力提升收入。”张宇识告诉我们。
而把副业做到更为极致的境界,是为了从心而行,活出自己。
年逾古稀的“斜杠老年”方励倾家荡产、耗时八年拍出的《里斯本丸沉没》去年荣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
至今,他已经保持了几十年的斜杠身份。
据《南风窗》报道,1992年他第一次创业建立劳雷工业公司,就是以提供地球科学探索的仪器系统综合服务为主业。
从2000年开始,他涉足影视行业,成立了劳雷影业公司。于是白天做科学发明,晚上做电影,成了方励的日常。
常年以来,方励利用自己在地球物理、海洋探测上的专业技能,亲自在各种事故的营救、调查现场提供救援。
他常年只睡4个小时。他说:“这个世界太好玩,我舍不得睡觉。”
他是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坚信人要活出自己,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要把一辈子活出两辈子的精彩。
而今职场人有斜杠身份已成为一种趋势,不分年龄和代际,中青年中有副业的情况则更为普遍。
看似平平无奇的同事可能下班后就立刻变身为另一个身份,展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在不同的赛道之间切换,收获的不仅仅是更多的收入,更是不同的人生体验。
由这些身份所支撑起来的,也不仅仅是一份温饱或体面,还是给生活筑起多个支点,让自己的人生内核更稳固,将来就会有更多路可走。
作者丨沁雅
来源:猎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