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国内社交媒体上对“董小姐”事件的高度关注引发了公众对权力、资源与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事件涉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的4+4博士项目,被质疑为某些家庭子女开设的“隐形通道”,从招生资格、学术标准,到职场安排,都引发了对制度透明度的关注。这也激发了我们去观察其他社会
近期,国内社交媒体上对“董小姐”事件的高度关注引发了公众对权力、资源与教育公平的热烈讨论。事件涉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的4+4博士项目,被质疑为某些家庭子女开设的“隐形通道”,从招生资格、学术标准,到职场安排,都引发了对制度透明度的关注。这也激发了我们去观察其他社会——尤其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加拿大——是如何处理“家庭资源传承”这一问题的。
其实在咱们加拿大——“阶层便利”, “家庭资源传承”, 是早已普遍存在的隐形文化。
在加拿大,精英家庭为下一代提供便利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不过它往往通过制度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且大多符合社会规范和法律要求。
这并不被认为是腐败或违规,而是社会结构中被接受、并具有高度正当性的“代际资源配置”。然而,这种便利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形的:它不依赖显性“走后门”,而是通过推荐信、实习机会、网络连接等社会资本形式运作。
家庭背景决定了孩子是否能更早进入重要实验室、是否更容易获得核心导师指导,这些便利并不违反程序,但却对下一代子女的竞争最终结果产生实质性影响。
1、私立教育
加拿大中学阶段的私立教育体系,是家庭资源投入最显著的领域之一。像Upper Canada College(UCC)、Branksome Hall、St. George's School等知名私校,不仅拥有优质教学资源,还配备专业的升学指导团队,帮助学生申请世界顶尖大学。
根据《Toronto Life》报道,这些学校的毕业生被哈佛、斯坦福、牛津、麦吉尔等大学录取的比率,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些教育投资和结果,被家长广泛视为一种合法且必要的“社会资本积累”。在这些学校中,家庭背景不仅决定了能否入学,也往往影响是否能获得重要校友资源或推荐信。
2、政治世家
加拿大政治界亦有许多“家族传承”现象,这些并不被看作不正当的“裙带关系”,而是政治文化中自然形成的公众认知优势。
例如,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是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之子。根据CNBC 2015年报道,特鲁多承认父亲的名望确实让他在参政初期更易获得公众注意,但他也强调“被认出来是一回事,赢得选票是另一回事”。这类家族背景在选举政治中往往带来品牌效应,但仍需通过选民投票获得合法性。
类似的例子还有Caroline Mulroney,作为前总理布莱恩·马尔罗尼的女儿,她迅速在安省政界崭露头角,并出任内阁部长。虽然外界有声音质疑她的资历,但她的任命完全符合党内程序与选举制度,是合法政治参与的一部分。
3、争议最大在医疗与学术领域
医疗和学术领域同样存在“家学渊源”的现象。加拿大的医学院招生系统,如CaRMS,是基于严格的量化评分和盲审程序运行的。
然而,拥有医生父母的学生往往从小接触医学环境,更易获得科研实习、推荐信资源和职业认知优势。
一位PGY-4住院医生曾在Reddit发文指出:“医学院的录取过程本身公平,但家庭背景确实影响学生从准备到表现的各个环节。”
这些便利通常以隐形方式存在:推荐信常由熟悉业内教授的家庭朋友撰写,核心实验室的助理职位往往通过“导师熟人介绍”获得,甚至部分研究项目的志愿岗位也更偏向有背景的申请者。虽然程序公开、标准一致,但机会分配却在网络中悄然倾斜。
曾有个案引发媒体关注,例如UBC圣保罗医院在2015年被指为院长之子保留心外科名额(The Tyee报道)。不过这类事件在加拿大体系中属例外,主流趋势仍强调程序公平和评审透明。
在学术界,尽管大多数高校有明确的反裙带政策,现实中仍有部分教授通过推荐将家人安排入研究组或行政职位。Nevo v. York University(2013)一案便说明,加拿大法律允许高校在防止亲属共职方面采取一定限制,以维护组织公正性。
与此同时,教授子女享有学费优惠、熟悉校园环境,也自然获得更多非正式优势,例如更容易得到学术推荐、进入热门研究领域,或提前获得学术出版机会。
尽管这些机会本质上是通过“关系”获得,但在社会认知中,它们常被视为家庭教育成果或社会资本回报,而非有失公平。这种文化的深层逻辑是:家庭资源理应服务于下一代,只要不违背程序正义。
但枫铃姐尽管在加拿大生活了多年,还是没法理所当然地接受这样的文化。我们第一代移民的孩子如果想进入这些高收入的职业,该如何竞争赢别人?
4、法律界的推荐文化
法律界同样存在“法律世家”的现象。加拿大顶级律所的合伙人子女常被推荐进入暑期项目或实习岗位。这种做法虽不公开宣传,但在业内被视为“软性推荐”,符合私人企业自主雇佣权。
在2019年的一起司法任命事件中,加拿大联邦部长Dominic LeBlanc的多位亲友获任法官,引发争议(Global News, 2019)。不过这些人选均符合基本任职资格,没有违反制度规定。
5、对一代移民是否公平?
“董小姐事件”之所以引发广泛不满,是因为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无法跨越的公平鸿沟”。相比之下,加拿大的这种“鸿沟”则是隐形且被默许的。
在加拿大,阶层便利更多以合法、制度化的形式存在,家庭影响力往往体现在一些不易察觉但极具效力的环节——如推荐信、实习机会、导师引荐等。这些隐形优势虽然不违法,却构成了深层的结构性壁垒。
正因为这些便利不显性,它们并不被归类为“裙带关系”,但确实在社会上升的过程中形成一道无形门槛。在普遍认同家庭应为子女提供支持的加拿大社会中,这种文化很少受到质疑。
对于刚移民加拿大的华人家庭来说,这种隐形壁垒尤为真实。
他们往往在国内具备优秀的教育和职业背景,甚至在加拿大本地也有很强的学术实力,但由于缺乏人脉、熟悉的推荐网络和文化融入的机会,他们的子女常常在教育选择、课外发展和资源获取上处于边缘。哪怕学业成绩并不逊色,也可能因为没有“关系”而错过进入优质实验室、申请奖学金或获得职业实习的机会。
坦率说,我仍难以完全接受这种隐形的规则。或许只是因为你我都是一代移民?
或许到头来,我们能靠的,唯有自己。。。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参考链接:
https://time.com/4079278/justin-trudeau-canada-prime-minister/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aroline_Mulroney https://globalnews.ca/news/5429106/dean-french-members-connected-ford-government/ https://calgary-law.ca/blog/trudeau-leblanc-nepotism-merit-or-both/ https://journals.sfu.ca/cjhe/index.php/cjhe/article/download/183148/18312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nne_Innis_Dagg https://www.reddit.com/r/premedcanada/comments/18ytb5s/nepotism_in_canadian_me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oira_Stilwell https://www.familyhealthlaw.ca/blog/nepotism-and-employment-nevo-v-york-university https://lso.ca/becoming-licensed/lawyer-licensing-process/experiential-training/principals-and-supervisors/fair-hiring-practice-guidelin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elinda_Stronach https://www.veritascorp.com/news?f=%2Farchived_news%2Ffile_All_in_the_family__Weston_undergoes_a_shake_up.Sept.25.06.pdf https://aviationdoctor.blog/2016/02/
责任编辑: 枫铃
© THE END
转载请联系: greatsavingday@gmail.com
点个“爱心”,再走吧
来源:清枫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