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日前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港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约95.18亿元,同比增长6.3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07亿元,同比增长5.71%。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港集团”)日前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上港集团一季度实现营收约95.18亿元,同比增长6.3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9.07亿元,同比增长5.71%。
此外,今年1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创月度历史新高,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
拓展航线网络
当地时间4月4日,由上海港启航的1.5万吨级散杂货班轮“华海之星”轮抵达柬埔寨贡布港,标志着中国上海港至柬埔寨贡布港的散杂货班轮直航航线正式开通。
今年以来,上海港持续织密全球航运网络,在深化国际合作与优化航线布局上双向发力。
2月10日,随着上港集团宣布“‘双子星’上海港首航第1箱正式起吊”,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马士基与赫伯罗特船公司共同运营的“双子星”协作在上海的首航正式启动。
“双子星联盟”由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组成,其航线在国内挂靠上港集团旗下冠东公司运营的洋山深水港区三期码头。“双子星”首航仪式上,马士基亚太运营中心总裁柯安素表示:“选择上海港作为‘双子星’枢纽港之一,是基于其世界级的港口作业效率、数字化能力和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冠东码头作为“双子星”的主要挂靠港口,将进一步发挥其在作业效率和服务能级等方面的优势。“我们将不断优化‘双子星’专项服务措施,努力建设成为‘双子星’合作航线全球主要挂靠港口服务效率第一的码头。”冠东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表示。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冠东码头共作业40艘次、箱量达18.1万标箱,准班率高达92.5%。
此外,今年3月,以罗泾一期码头为中心,上海、天津、广州三地港口集团联合船公司打造了“三港一航海上高速FAST”航线,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也为上海港带来了更多内贸箱量。
提升服务水平
国际航线的密集布局为上海港带来业务增量的同时,也对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持续优化码头作业能力,1月,上港集团完成了盛东码头、冠东码头(包含洋山港港区一期、二期、三期码头)生产系统一体化运营实测,推进两家码头岸线和堆场资源、大型港机设备、作业人员、通讯设备的共享,进一步提升了上海港整体作业能力。
“上海港—钱凯港”航线开启后,上港集团盛东公司作为承担该航线作业任务的港区运营单位,在去年12月18日完成“新上海”轮首次双向贯通作业后,全力出击,助力加快该航线船舶周转速度。
为保障该航线能在23天内完成两港之间直航,盛东公司强化与口岸单位、引航站协作,合理利用泊位资源,深化套泊作业,以靠离泊准班为出发点,有效减少船舶等泊时间。该航线待泊时间从开始的2天,逐步缩短至目前的船到港直靠模式,有效降低了客户航行运营成本,赢得船公司的认可。
为确保“上海港—钱凯港”航线船舶靠泊后能快速进入装卸作业,盛东公司充分利用时间窗口,提前做好各项装卸准备工作,确保船舶靠泊完成检查后立即进行装卸作业。数据显示,该航线通航以来,每艘次作业可节约40分钟,有效缩短船舶在港时间。中远海南美线(上海—钱凯)船舶的桥吊单机效率从最初的30.35箱/小时,提升至当前的32.74箱/小时,有效保障了航线准班。
截至今年2月底,该航线已完成35艘次船舶的进出口装卸任务,累计吞吐量达14.69万标箱。
此外,在提升业务协同能力方面,上海港也举措频频,包括优化集疏运中心与洋山港区业务协同,积极开拓空箱、ICT(内陆集装箱枢纽)新模式,持续推进沿海捎带、跨境电商等新业务扩量等。
聚焦绿色燃料加注
在夯实运营基础的同时,上海港也十分关注绿色转型,探索港口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共赢之道。
5月5日,上港能源旗下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在上海港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为韩新海运“HMM Forest”圆满完成国产绿色甲醇“船—船”同步加注作业,加注量达3110吨。这一成绩刷新了3月30日“HMM Green”绿色甲醇单次加注量纪录,标志着上海港在绿色甲醇加注领域的稳步发展中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上海港绿色燃料加注业务不断取得突破——
1月,LNG(液化天然气)加注11艘次,加注量6.5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8%;甲醇燃料加注3艘次,加注量9992吨;
3月29日—30日,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在尚东码头成功为韩国韩新海运“HMM Green”轮完成同步加注作业,加注绿色甲醇2902.5吨。
上港能源执行董事、总经理罗文斌表示,“绿色甲醇加注项目的成功,不仅是推动我国绿色甲醇产业链建设的重要一步,更为航运业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中国方案’。我们将继续携手各方,不断增强上海港绿色能源加注能力,为国际航运公司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多元化定制化能源服务。”
此外,3月26日,上港集团能源公司还为远海汽车船“文景口”轮成功完成LNG加注作业,标志着“长江首单”保税LNG“船—船”同步加注业务落地。
上海港作为全国首个具备绿色甲醇燃料“船—船”同步加注服务能力的港口,已形成绿色甲醇燃料“储、输、供”全链条能力。未来,上港能源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不断提升绿色能源加注服务水平,为全球航运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全媒记者 孙木子 通讯员 任闵昱)
来源:中国水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