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网上有个话题特别火,不少人在讨论二本院校到底算不算正经大学。有人觉得二本也是国家认可的高等学府,有人却说二本连大专都不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
最近网上有个话题特别火,不少人在讨论二本院校到底算不算正经大学。有人觉得二本也是国家认可的高等学府,有人却说二本连大专都不如。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件事。
先说说我表弟的经历。他去年高考分数刚过二本线,家里人都劝他复读。他自己倒是想得开,直接报了所省内的二本院校。现在学计算机专业,每天跟着老师做项目,还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用他的话说:"学校是差了点,但想学的人照样能学到真本事。"
从学历层次来说,二本确实是正儿八经的本科。教育部批准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发的是全日制本科文凭,考研考公都承认。有些二本的王牌专业,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一本线。像我们省的财经大学,会计专业年年都是抢破头。
不过二本和重点大学确实存在差距。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上,院士、长江学者这类顶尖人才主要集中在985高校。但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二本学校也在拼命引进人才。我认识的一位博士朋友,去年就被南方某二本院校用百万安家费挖走了。
就业市场上,名校光环确实管用。但企业最终看的还是个人能力。邻居家女儿读的二本师范,大四考到教师资格证,现在在市重点中学教书,比不少一本毕业生混得都好。关键还是看自己在校期间有没有真才实学。
其实现在很多二本院校特别务实。他们清楚自己的定位,专业设置都紧贴市场需求。比如有的学校开设跨境电商、直播运营这些新兴专业,学生还没毕业就被企业预定。反观某些一本院校,专业设置几十年不变,毕业生反而不好找工作。
说到学习氛围,二本学校确实参差不齐。但每个学校都有拼命的学生。图书馆早上六点排队占座的场景,在很多二本院校照样能看见。我大学室友就是二本考研逆袭的典型,现在在中科院读博。
现在国家在推行应用型本科转型,很多二本院校反而走在前头。他们和企业合作搞订单式培养,学生大三大四直接去对口单位实习。这种培养模式特别受用人单位欢迎,比纸上谈兵强多了。
学历只是敲门砖,真本事才是铁饭碗。马云杭州师范毕业,董明珠36岁才从基层业务员做起。与其纠结学校档次,不如想想怎么把大学四年过充实。参加专业竞赛、考含金量高的证书、积累实习经验,这些都比学校牌子实在。
二本当然算大学,而且是很多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跳板。重要的是摆正心态,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能浑浑噩噩。把学校能提供的资源用好,自己再额外多努力,照样能闯出一片天。
来源:跃下的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