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都蕲春的困局与破局:如何从“有货”到“有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5:32 2

摘要:这些年跑了不少地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县城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比如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曹县汉服,但更多的县城却陷入“有货无牌”的尴尬。湖北蕲春就是个典型,手里攥着“李时珍故里”、“中国艾都”两张王牌,却硬是没打出王炸的效果。

这些年跑了不少地方,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县城都有自己“拿得出手”的东西,比如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曹县汉服,但更多的县城却陷入“有货无牌”的尴尬。湖北蕲春就是个典型,手里攥着“李时珍故里”、“中国艾都”两张王牌,却硬是没打出王炸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坐拥千年IP和百亿艾草产业的县城,到底卡在哪儿,又该怎么破局。


一、蕲春的困境:拿着金饭碗,抢不到头等舱

先说个冷知识:全国艾草产业规模300多亿,蕲春占了三分之一,但利润率却比隔壁河南南阳低一大截。为啥?因为蕲春人干的是最苦的活儿——种艾草、搓艾条、卖原料。你去淘宝搜“蕲艾”,跳出来的前10个链接里,8个是蕲春厂家供货,但挂着自己牌子的不到3个。

这场景有点像二十年前的晋江鞋厂,给耐克阿迪代工赚点加工费,自家品牌只能在县城超市卖。问题出在哪儿?三个字:没定位。

认知混乱:谁才是真“蕲艾”?

外地人分不清蕲艾和普通艾草的区别,本地企业也懒得解释。你去问10个蕲春老板“蕲艾到底好在哪里”,5个跟你扯李时珍,3个念叨“北艾南阳,南艾蕲春”,剩下2个直接甩检测报告——但报告上的挥发油含量、燃烧热值等数据,消费者根本看不懂,更不会为此多掏钱。

内卷式竞争:1000家企业,同一个姿势

全国80%的艾灸馆号称用的是蕲春艾条,但这些企业95%的精力花在互相压价上。一家企业刚推出“五年陈艾”,隔壁立马标榜“十年陈艾”,最后全行业集体摆烂,消费者反而觉得“都是吹牛”。

文旅瘸腿:李时珍IP快成背景板了

蕲春有李时珍纪念馆、蕲艾小镇,但游客来了干啥?看药材展柜、买20块一包的艾草,然后发个朋友圈走人。对比一下景德镇,能把陶瓷从茶杯做到艺术展,还能搞出“陶溪川”这样的网红打卡地,蕲春的文旅开发还停留在“农家乐2.0”阶段。

二、破局方向:从“卖草”到“卖认知”

定位理论有个核心观点:商业竞争的本质是认知之争。茅台卖的不是酒精,是面子;特斯拉卖的不是电车,是科技信仰。蕲春要想突围,得学会把“草”卖出溢价,这里给出三条实战建议。

立标准:让天下艾草皆以“蕲”为尊

云南咖啡当年也是原料供应商的命,直到搞出“普洱咖啡”地理标志,把酸度、海拔、处理工艺标准化,才让全球巨头愿意贴牌采购。蕲春完全可以照方抓药:

· 成立“蕲艾品质联盟”,联合中科院、中医药大学发布《蕲艾黄金标准》,把“挥发油≥1.5%”、“艾绒燃烧温度58℃”等指标变成行业门槛。

· 每年办“蕲艾拍卖会”,学五常大米搞“头茬艾草拍卖”,把“蕲艾=艾草界的爱马仕”刻进消费者DNA。

·推行“蕲艾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年培养专业人才1万人,向全球艾灸馆输出“蕲春认证”技师,打造中医界的“蓝翔技校”。

打内战:先当“艾圈华为”,再出圈

华为早年怎么干的?先在通信设备领域做到全球第一,再带着技术优势杀入手机市场。蕲春企业也别急着做C端品牌,先把B端生意吃透:

· 给连锁艾灸馆做定制化供应链,比如针对痛经人群的“暖宫专用艾条”、针对老年人的“低烟高渗透艾柱”,用细分需求撕开溢价空间。

· 搞“蕲艾认证”,让全国艾灸馆以挂“蕲艾授权店”标牌为荣,就像咖啡馆炫耀“阿拉比卡咖啡豆”一样。

蹭国潮:把自己绑上中医复兴的火箭

完美日记靠小红书种草逆袭,花西子借国风营销封神。蕲春的命脉是李时珍,但玩法得升级:

· 拍一部《蕲艾之路》纪录片,找王冰冰这种国民脸主播带队探访蕲艾种植基地,重点突出“三年蓄根、五年陈艾”的传统工艺,在B站和抖音投流。

· 绑定“Z世代养生”,和元气森林联名推“艾草气泡水”,跟Keep合作“艾灸+瑜伽”课程,把“朋克养生”的流量吃到饱。

三、落地三招:别搞大而全,专打七寸

战略定了,关键看执行。三个动作,招招见血:

动作一:让一线城市白领“薅”到蕲春的羊毛

在北京国贸、上海静安寺开“蕲艾体验店”,不卖货,只做两件事——

1. 免费领“艾草眼罩”:白领扫码关注公众号就能领,顺便看一段3分钟短片,讲清楚“为什么蕲艾缓解眼疲劳比日本蒸汽眼罩更有效”。

2. 办“职场人午间艾灸趴”:写字楼里搞20分钟快闪艾灸,专治鼠标手、颈椎病,体验完送50元线上代金券,把人流引到天猫旗舰店。

动作二:把抖音变成“蕲艾科普基地”

找100个中医博主,统一话术:“《本草纲目》记载的艾草之王不是所有艾草,而是湖北蕲春的蕲艾”,重点科普两个知识点——

1. 蕲艾的“超级符号”:叶片背面有白色绒毛(学名“艾绒”),普通艾草没有。

2. 蕲艾的“傻瓜验证法”:撕碎艾叶扔进水杯,蕲艾会快速沉底,普通艾草浮在水面。

动作三:让蕲春变成“中医朝圣打卡地”

学淄博烧烤,但玩得更高端:

1. 开发“李时珍七日研学游”:家长带娃来认百草、做艾条、体验古法艾灸,临走送孩子一本《小小李时珍》手账本。

2. 搞“全球艾灸大师赛”:邀请日本、韩国艾灸师来蕲春PK,短视频全程直播,谁赢了谁家的艾条就能挂上“国际认证”标签。

四、写在最后:县城品牌化的终极逻辑

蕲春的问题,是中国2800多个县域经济的缩影——有资源、有底蕴,但缺定位、缺狠活儿。消费升级的本质是认知升级,用户愿意为“差异化的价值感”买单。

未来的蕲春,不该只是“中国艾草集散地”,而要做“全球艾草标准制定者”。这活儿难吗?难。但看看隔壁盱眙小龙虾怎么把“十三香”卖成地理标志,看看沙县小吃怎么从街边店变成国民快餐,就知道:县城品牌化这条路,没有捷径,但有章法。

最后说句扎心的:现在入局“艾草经济”的县城越来越多,南阳、岳阳、安国、怀远都在虎视眈眈。蕲春要是再抱着“李时珍老家”的招牌吃老本,不出五年,恐怕连“艾圈富士康”的地位都保不住。(全文完)

作者简介

潘轲,深圳顺知战略定位咨询创始人,荟海文化联合创始人,兰湘子品牌常年战略顾问,《细化定位》作者,定位式营销体系开创者,深研战略定位17年,服务企业超40家,累计销售额超1000亿。


来源:顺知战略定位咨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