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是什么级别的期刊?是正规期刊吗?能评职称吗?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7 15:52 1

摘要:《汉字文化》评职称能用吗?《汉字文化》本刊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大型学术期刊,是广大专家、学者、教师 、学子发表论文、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

问题解答:

问:《汉字文化》是不是核心期刊?

答:不是,是知网收录的第二批认定学术期刊。

问:《汉字文化》级别?

答:省级。主管单位: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

《汉字文化》正规期刊吗?

是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的正规期刊

《汉字文化》评职称能用吗?
《汉字文化》
本刊为理论与应用并重的大型学术期刊,是广大专家、学者、教师 、学子发表论文、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

《汉字文化》读者对象主要是高等院校师生、科研机构人员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符合评职称要求,单位有特殊要求除外。

《汉字文化》知网收录吗?

知网收录

《汉字文化》收稿方向?

语言文字大论坛;大学语文建设;国际中文教育;汉字与历史文化;汉语言教学;讨论与争鸣;评析;语言比较研究;计算语言;美育与文化;文道纵横
往期收稿方向及文章题目参考

语言文字大论坛

学术期刊中古籍引用常见问题及对策

语言文字学术研究

大连地名文化研究

文化振兴视闽下南京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甘肃崐县方言单字调和单元音声学分析

“词类活用”的存在基础与矛盾质疑

“区区”的意外与反意外功能研究

大学语文建设

论“新东北文学”的困境叙事与审美追求--以《平原上的摩西》为例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推进

《桃花扇》中的人物探析

文言词汇知识库在古文教学中的建构与应用

国内外微认证研究的系统性文献综述

新时代大学语文教材改革思考--以彰显学术性为前提

数字技术赋能“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超越传统边界:生成式AI(GAI)在教育领域的颠要性创新与协同共生

《山海经》中的昆仑意象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从边塞诗看高适对陈子昂诗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十四诗品》中的体认观探究

范兆虞诗歌研究

古代汉语教材研究--以《象院题语》为例

闻一多旧体诗歌浅析

《创造》中“三一律”结构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茅盾短篇小说的创作艺术

口语化表达在文学语境中的价值与转换--以《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为例

近十年贾平凹散文研究综述

国际中文教育

越南留学生被动句习得偏误调查与分析

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重阳节教学策略探究

汉字文化的全球传播:汉字与世界文化的互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思政实现路径探究

多模态视域下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探析

试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和口语教学的关系与启示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即使……. 也…” 复句分析

基于IFIAS的对外汉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研究

从语言学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语“city不city

汉字与历史文化

论中国诗学中“形神”论的演进

“悬米”释义再探

汉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下统编版高中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困境及建议

高中语文传记类文言文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

基于心流体验的中学语文课程研究--以语文课程戏剧教学的问题与对策为例

跨学科写作教学中情境的特征与创设策略

《略读指导举隅》对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启示

初中语文“1+X”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析--以《秋天的怀念》为例

从教书匠到教育家:构建以生为本的初中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教学法”的创新应用与实践

语文跨学科融合背最小学低段写字教学初探--以书法为例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板书中的应用现状与优化策略探讨

讨论与争鸣

再论安大简《仲尼曰》“中尼之也”

试论唐传奇在文本层面对《楚辞》的接受

多事之“春”--论《小城三月》

“血”本义辨

“国际语”-一种表意拼音汉字方案

评析

《“字”从遇见你》中汉字文化的叙事创新与传播

朱自清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语言艺术研究

范小青短篇小说中的苏州文化书写

语言比较研究

委语汉英对比--以《红楼梦》译本中委语的翻译为例

浅析《围城》汉英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汉英文学翻译中隐喻动词的使用研究

基于词汇使用范围的汉俄方言及翻译方法探究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汉俄“水/Boga”的概念隐喻对比研究

网络语境下中日不满表达对比研究--以外卖平台差评为例

计算语言

GPT类产品驱动下的编程教学模式探析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美育与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美育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现实路径探析

孔子“诗教”的审美阐释及对当代高校的美育启示

文道纵横

《老子》思想浅析

探析《南柯记》中汤显祖的思想内涵

《汉字文化》收稿要求

一、基本格式:题目,作者,正文,提要和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通信地址。

二、文章题目:用宋体2号,副标题用仿宋3号,作者姓名用楷体4号;有注释的需在题目最后一个字的右上方标星号“*”,同时在首页的最下方,左顶格加一条约10个字符长度的横线,转行左缩进2个字符,输入星号“*”后将注释内容用仿(宋体小5号写出。有基金项目的文章,一定要注明项目名称和项目编号。

三、提要和关键词用黑体及方头括号:【提要】 【关键词】

四、文章正文用宋体5号简体,有特殊需要的可酌情用繁体字。

五、文内注释码用小5号上标圈码:“1、2、3……”,注释为文后注。请注意注释不能与参考文献一样。

六、一级标题用黑体“一、二、三……”;二级标题用“(一)、(二)、(三)……”;三级标题用“1. 2. 3.……”;四级标题用“1) 2) 3)……”。

七、全文例句序码统编:(1)(2)(3)(4)……(18)(19)……(26)(27)……

八、参考文献格式:“参考文献”四个字用黑体左顶格占一行。

1.作者 年份 文章名,期刊名及期数。如:

崔希亮 1993 《汉语“连”字句的语用分析》,《中国语文》第2期。

Xu,Liejiong 1990 Remarks on LF-movement in Chinese. Linguistics 28: 355-382.

2.作者 年份 书名,出版社。如:

吕叔湘 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

Chao, Yuen-Ren 1968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九、正文中引用文献的基本格式为:作者(年份),文章名(书名)(年份)。如:

海内外又发表了好多篇研究“都”的文章,例如袁毓林(2012)……

赵元任( Chao,1968: 668) 也将这个“过”称为“不定过去时后缀”。

杨素英、黄月圆( 2013) 对体标记的语料做过统计分析……

《现代汉语八百词》(1980)称“了1”主要表示“动作的完成”……

比如北京话的“这”常常加在名词前表示类指(通指)(张伯江、方梅,1996; 方梅,2002)。

十、通信地址:即单位信息。具体形式为“邮编+单位名称”,大学应标明院系。也可写私人收件地址。例如:通信地址:071002 河北大学文学院。

十一、本站并非《汉字文化》杂志社和《汉字文化》编辑部官方网站。

来源:一只小鱼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