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诗经第266篇《清庙》:赞美诗、自勉诗。诗人作为现任周天子,面对祖先牌位,说出了对自己的期许:我也许不如祖先那么威名赫赫,不像祖先那样被人歌颂奉承,但我所求的无非是不要被人背后说闲话就行。我的愿望比较小,不敢像祖先那样伟大。
大解:
诗经第266篇《清庙》:赞美诗、自勉诗。诗人作为现任周天子,面对祖先牌位,说出了对自己的期许:我也许不如祖先那么威名赫赫,不像祖先那样被人歌颂奉承,但我所求的无非是不要被人背后说闲话就行。我的愿望比较小,不敢像祖先那样伟大。
诗经第267篇《溢我》:赞美诗。诗人盛赞文王纯德,穆王尚有继承,到自己这辈不咋样,于是磕头如捣蒜,祈求祖先分给自己一点。诗人为了盛赞文王,不惜贬低自己,这是少见的。
诗经第268篇《维清》:赞美诗。诗人恪守文王的政策,允许朝臣自由讨论。诗人虽然对尊重朝臣言论这种做法是否管用表达过怀疑,但每次的结果都令他震惊,原来真的管用!说明根据他的历史知识,在商朝或更早的朝代,天子尊重朝臣的议论未必得到好结果。通过对比,更彰显周朝得到上天庇护。
诗经第269篇《烈文》:赞美诗、劝诫诗。诗人作为周天子(可能是成王)赞美某个诸侯(应为周公或召公) 国祚悠长,尊重周天子,子孙昌隆,恪守古制,是其他诸侯的榜样。
诗经第270篇《岐山》:赞美诗。本诗描述岐山养育了周人,现在快被削平了,周人的势力范围扩大至全天下,不在乎这点山地,从而保护起来,不再开垦。这暗示了周人的兴盛和扩张,从而赞美了周人的强大。
诗经第271篇《单心》: 赞美诗。诗人赞美太后、太皇太后抚养之功,赞美成王勤政放权,赞美大臣尽心尽力平定天下。
诗经第272篇《我将》:赞美诗。诗人祭祀上天和文王,给上天带来牛羊,给文王带来酒食,期望上天和文王能保佑自己,好好管理天下。
诗经第273篇《时迈》:赞美诗。诗人(可能是成王)赞美周朝得到上天护佑,虽然自己能力有限, 但周朝兼并了华北平原,到达泰山,实际控制区域有不同的信仰和神明。
诗经第274篇《执竞》:赞美诗。诗人赞美了武王勇猛,成王和康王达到鼎盛。诗人用供品招待了祖先和上天神仙,他们吃饱喝足之后,给予诗人回报,也就是赐福。
诗经第275篇《思文》:赞美诗。诗人赞美了后稷,认为后稷聪明慈悲,培养了大麦小麦,使得周人无敌于天下,其伟大程度堪比上天。
诗经第276篇《臣工》:赞美诗。诗人(现任周天子)赞美百官和村长各司其职,才能保证年年晓康。诗人带着百官来到公田收缴公粮,并命令众人脱下长袍和钱袋子,堆在一起,大家光着膀子看农民挥着铁镰刀割麦,可能也鼓励大臣们参与割麦。
诗经第277篇《噫嘻》:赞美诗。诗人以周成王的口吻,命令每一位诸侯和公卿,带头率领族人和百姓进行春耕春播。
诗经第278篇《振鹭》:赞美诗。诗人应为周平王,本诗创作于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不久,为了感激秦国的帮助而作诗。
诗经第279篇《丰年》:赞美诗。周天子歌颂丰收而作,可用于祭祀祖先,与命令臣工没有任何关系。
诗经第280篇《有瞽》:赞美诗。本诗为周天子设宴款待贵宾(宋国君主)的赞美诗,而非命令臣工要做什么,不应归入《臣工之十》。
诗经第281篇《潜》:赞美诗。本诗赞美周原的母亲河,水产丰富,并非什么命令臣工,所以不能纳入《臣工之十》,列入《清庙之十》尚可。
诗经第282篇《雍》:赞美诗。本诗为周成王率领新册封的诸侯和公卿,以马血祭祀上天和祖先,祈求上天借助祖先的灵魂,保佑他继承文王和武王的英明,保佑他长寿安康,末尾提到希望上天保佑文王之母,可见,此时文王之母已经去世,而文王之妻、武王之妻尚在人世。
诗经第283篇《载见》:赞美诗。诗人作为周天子(可能是周穆王或周成王),招待前来归顺的外族大王,在宗庙祭拜之后,设宴款待。
诗经第284篇《有客》:赞美诗、诅咒诗。诗人前面大篇幅自夸,描写自己政通人和,路过的人才无不常驻不走,可偏偏这个奇怪的客人不仅不搭理我,还拐走我的得力干将!你不是傲气吗?我咒你福禄平平。。。
诗经第285篇《武》:赞美诗。诗人赞美了文王和武王的功绩。本诗写于武王去世之后,有可能是诗人是周成王或其长辈,例如,周公或召公。
来源:pluiep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