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9日下午,番禺区召开2025年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暨番禺区“慈善社区我先行”社区基金募捐行动部署会。番禺区民政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慈善会等有关领导,各镇街民政办负责人、村居代表及区社联会代表共40余人参会。
4月29日下午,番禺区召开2025年广州市社区慈善助力民生微实事暨番禺区“慈善社区我先行”社区基金募捐行动部署会。番禺区民政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慈善会等有关领导,各镇街民政办负责人、村居代表及区社联会代表共40余人参会。
回顾2024:慈善硕果累累,品牌项目百花齐放
2024年募捐行动共上线4个募捐项目,其中民生微实事项目3个(分别是市桥街共建和谐家园、石碁镇民生微实事、石壁街民生微实事),社区慈善基金项目1个,累计筹款总额超480万元,吸引超过5万人次参与,筹款总额位居全市各区首位,并获得了广州市最佳动员单位奖项。
在募捐行动期间,各镇街、村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筹款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更为一系列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正是这些宝贵的善款,让一个个温暖人心的项目得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更值得称道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番禺区涌现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镇街品牌项目和村居特色项目。市桥街“爱心汤”关怀困难群体项目,开展三期以来,累计发动志愿者338人次,向1250人次的独居长者、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送上爱心汤品及关怀服务,不仅为特殊群体带来了温暖,更以其创新性和实效性入选“广州市2024年十佳慈善公益案例”,为基层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创新实践样本。石壁街屏山二村的第十二届敬老活动项目同样令人瞩目,项目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屏山二村党委对老年人的深切关怀,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更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获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市桥街“爱心汤”关怀困难群体项目
为表扬先进、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树立标杆,会议特别设置答谢环节。其中,石楼镇石楼社区、市桥街怡乐社区、洛浦街丽江社区、市桥街德安社区、市桥街德兴社区、新造镇新造社区、钟村街缤纷汇社区、石碁镇大龙社区、市桥街万丰社区、市桥街桥福社区等10个单位荣获“最佳活力单位”奖项;石壁街韦涌村、大龙街茶东村、石碁镇桥山村、石壁街屏山二村、市桥街怡乐社区、石碁镇大龙社区、石楼镇石楼社区、市桥街桥东社区、市桥街康裕社区、石碁镇长坦村等10个单位荣获“最佳动员单位”奖项。
部署2025:创新机制赋能,打造“慈善+”生态
会上,区慈善会捐赠合作部负责人详细解读了2025年募捐行动方案。今年,市、区慈善会创新激励机制,首次引入“活动资助金”模式,鼓励社区在日常活动中融入慈善元素。广州市慈善会联合腾讯公益投入380万元激励金,番禺区慈善会配套55万元,通过“新机制激励金+公众动员阶梯奖励+经验分享”组合拳,激发政企社多元主体参与热情。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新增“慈善商家”动员与企业员工参与赛道,探索社区慈善与商业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
社区慈善基金作为基层治理“公益引擎”,三年来累计发动14万市民参与,募资超千万元,2024年增幅达36.9%。会议指出,2025年区民政局将联合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共同推进,各镇街要提高政治站位,将慈善工作纳入基层治理全局;坚持需求导向,打造“慈善+”品牌矩阵。
紧扣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端午龙舟赛、非遗文化节等重大活动,创新“龙舟慈善竞渡”“喜迎全运公益跑”等爆款IP;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地铁站口设置“党员志愿者劝募点”,开展“公益集市”“慈善直播间”等线上线下活动;围绕“百千万工程”“一老一小一残”需求,打造“一镇(街)一品牌”“一社区(村)一特色”,实现慈善资源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强化闭环管理,严格落实“事前规划—事中监管—事后公示”全流程管控,通过纪实短片、成果展等形式,让捐赠者直观感受社区微改造、长者食堂等惠民成果,形成“捐赠—反馈—再捐赠”良性循环。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陈梓茵 通讯员 番慈
来源:番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