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无论何时何地,契诃夫的作品都能得到理解,因为他不断的寻找关于永恒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如何生活得更好、更美、更有智慧。艺术应该研究的是,这个世界的基本问题——爱情、死亡和信仰。这些主题是契诃夫剧本的中心,也是剧本现实性的所在。”
“无论何时何地,契诃夫的作品都能得到理解,因为他不断的寻找关于永恒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如何生活得更好、更美、更有智慧。艺术应该研究的是,这个世界的基本问题——爱情、死亡和信仰。这些主题是契诃夫剧本的中心,也是剧本现实性的所在。”
当俄罗斯国宝级导演阿道夫·沙皮罗如此表述时,他将契诃夫之于文学、之于戏剧的意义展露无疑。由其执导,尹铸胜、丁美婷、杨溢、范祎琳、杨宁、宋茹惠、周笑莉、魏春光、王仓联合主演的契诃夫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5月5日-5月16日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上演。
《万尼亚舅舅》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经典戏剧·上话重绎”首部作品。作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于2013年推出的特色演出季,“经典戏剧·上话重绎”致力于每年推出1部国外经典戏剧,旨在把该国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作品、编剧、导演推介给观众。阔别舞台七年,《万尼亚舅舅》作为2025上海·静安戏剧节剧目展演,再度回归。
昏暗的灯光下,一段悠扬又略带忧伤的音乐响起,散发着古典气息的木质家具和壁炉,一盏吊灯精致而典雅,花园里的秋千和整齐排列的柴火彰显悠然闲适之意,茂密的林荫道上一棵老杨树下摆放着一张古朴的桌子, 周围零散摆放着几把简洁的椅子……这是一个阴天的早晨,刚刚睡醒的万尼亚舅舅又开始抱怨起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和他年轻貌美的新妻子叶莲娜的到来对整个家庭的扰乱。对老教授由敬仰到痛恨,对叶莲娜深深爱慕又无法得到的纠结,这些都让万尼亚无所适从,都压迫着他疲惫的身心,看似和平的庄园内,充斥着潜伏的“危机”。
《瓦尼亚舅舅》2025年演出剧照,尹雪峰/摄,下同
《万尼亚舅舅》中的主人公万尼亚舅舅辛勤工作了一辈子来供养自己的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将自己的青春与理想都寄托于姐夫身上,到了暮年才意识到姐夫实则是一个“庸人”。契诃夫擅于以冷静、克制的笔触描绘出了真实而又鲜活的小人物,更重要的是,他把戏剧冲突的焦点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冲突转移到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上,探寻人类复杂的精神世界以及生活的意义,让人产生心灵上的强烈共鸣。
在导演沙皮罗看来,契诃夫对整个戏剧发展的影响主要在20世纪,他的创新在于他对人物新的表现。如契诃夫在作品《伊万诺夫》中所说的,“我谁也没有怪罪,谁也没有平反。”不是将人分为好人和坏人,更不是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而是光明面和阴暗面都在。沙皮罗自陈,在执导《万尼亚舅舅》时,他并不是复制一部古典作品,而是演绎一部经典作品的现代版本,延续的是艺术主题中永恒的话题——爱情、死亡、信仰。
舞台之上,剧情不断推进,光影随之变幻,时而诙谐时而凝重的具有浓郁俄罗斯风格的配乐和音效一一呈现。剧中人物的生活表层逐渐被穿透,各自隐蔽的动机被揭露得淋漓尽致,契诃夫笔下每个角色的复杂人性和内在矛盾由此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契诃夫这位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以自己的方式探索着人类心灵世界的走向。《万尼亚舅舅》探讨的主题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读者和观众共同思考。
演出时间:2025年5月5日-5月16日 19:30(5月12日无演出,5月11日仅14:00场)
演出地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徐汇区安福路288号1楼)
*建议年龄12岁以上观众观看。
新媒体编辑:何晶
配图:主办方提供
这些平台都可以找到我们,
可不要失联哦
@文艺速效丸
@文艺速效丸
小宇宙播客
来源: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