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大型研究,纳入了近50万人的数据,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后天环境因素对衰老和过早死亡的影响,可能比基因还要大。
原创 顾中一工作室 营养师顾中一
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基因,还有什么因素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寿命?
一项发表在《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大型研究,纳入了近50万人的数据,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后天环境因素对衰老和过早死亡的影响,可能比基因还要大。
后天因素:寿命的隐形“操盘手”
我们常常认为,寿命长短主要由遗传决定。但这项研究告诉我们,后天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吸烟、锻炼、睡眠、心理健康以及饮食习惯,都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和寿命。
在众多饮食因素中,有两个尤其值得我们关注:酒精和红肉摄入。
酒精:剂量决定危害
很多人对限制饮酒的建议感到抵触。但事实是,酒精摄入与健康风险之间存在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也就是说,喝酒越多,危害就越大。除了增加患癌症的风险,酒精还会损害你的肝脏、大脑和消化系统。
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无论男女,每日酒精摄入量应控制在15克以内。这相当于多少酒呢?根据你喝的那杯酒的酒精度数,稍稍算一下,其实真的没多少。
红肉:过量摄入是健康隐患
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权威机构,以及《柳叶刀》(The Lancet)等顶级医学期刊,都对红肉摄入量给出了明确建议。在各种膳食推荐模式中,红肉(包括瘦肉)的每日摄入量从未建议超过100克。
100克红肉是多少?大家可以参考超市里常见的即食鸡胸肉,一块通常就在100克左右,一天吃类似大小的红肉,摄入量就已经接近上限了。更直观地说,大概是你掌心大小的一块肉,就是一天红肉摄入的上限,而且实际摄入量应该比这个更少。
重要前提:蛋白质要充足
以上建议是建立在其他高蛋白质食物摄入充足的基础之上。如果能保证摄入足够的白肉、鱼虾、豆制品、坚果等,就可以适当减少红肉的摄入量;如果无法获取这些食物,为了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以适量食用红肉。
改变生活方式,掌握健康主动权
这项研究再次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注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其中在饮食方面,尤其要注意控制酒精和红肉的摄入,这些可以帮我们积极改善身心状况,让我们活得更久更健康。
都来分享下自己改善身心的心得经验吧~
参考资料:
[1] Argentieri, M.A., Amin, N., Nevado-Holgado, A.J. et al. Integrating the environmental and genetic architectures of aging and mortality. Nat Med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4-03483-9
[2]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3] Meat consumption and incident type 2 diabetes: an individual-participant federated meta-analysis of 1·97 million adults with 100 000 incident cases from 31 cohorts in 20 countries. Li, Chunxiao et al..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Volume 12, Issue 9, 619 - 630
[4] https://www.who.int/news-room/questions-and-answers/item/cancer-carcinogenicity-of-the-consumption-of-red-meat-and-processed-meat
来源:营养和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