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回应“男生被捉奸后推女生下楼”:网传视频系谣言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29 22:19 2

摘要:近日,一段“高校男生被捉奸后推女生下楼”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引发全网热议。4月29日,桂林理工大学发布通报,明确否认网传内容真实性,称事件系恶意编造的谣言,已联合警方启动追责程序。

近日,一段“高校男生被捉奸后推女生下楼”的视频在网络疯传,引发全网热议。4月29日,桂林理工大学发布通报,明确否认网传内容真实性,称事件系恶意编造的谣言,已联合警方启动追责程序。

事件反转:从“校园血案”到“流量骗局”

网传两段视频显示:一名女子在宿舍指控男友出轨,冲突中鼻子出血;随后疑似有人从高楼坠落。网友将两段视频拼接,配文“桂林理工大学街舞社副社长推女友下楼”,并附上涉事学生隐私信息,话题阅读量突破4.8亿次。

然而,校方核查发现:

1. 坠楼视频实为移花接木:画面背景与校内建筑不符,经技术溯源,该视频系2024年马来西亚某情侣纠纷旧案片段,与桂林理工大学无关。

2. 捉奸视频漏洞百出:涉事宿舍布局与校内规范不符,街舞社官方声明视频中人物非本社成员,且聊天记录为旧料篡改。

3. 身份信息全系伪造:网传“副社长”“校徽”等细节均为AI换脸和虚构,涉事学生已委托律师处理网络侵权。

流量黑产操纵舆论,校方启动法律追责

事件背后,暴露出网络黑产的恶劣手段:

低成本制造爆款:某MCN机构负责人透露,此类谣言视频单条制作成本不足500元,通过AI换脸和旧视频剪辑,可在短时间内获利超10万元。

精准收割情绪:造谣者利用“出轨”“暴力”等关键词刺激公众猎奇心理,短视频平台算法助推下,48小时内传播量突破2亿次。

对此,桂林理工大学已采取行动:

1. 法律亮剑:向公安机关报案,锁定境外IP的视频上传者,追查造谣产业链。

2. 自证清白:公布校内监控、学生考勤记录等证据,证明案发时段涉事宿舍全员在场。

3. 舆情反思:计划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完善舆情快速响应机制,避免类似事件重演。

网友热议:警惕“吃瓜”变“传谣”

事件发酵期间,网友态度两极分化:

谴责造谣者:“用别人的痛苦赚流量,良心不会痛吗?”“人肉搜索比谣言更可怕!”

质疑校方:“为什么不早点澄清?”“监控视频为什么不公开?”

呼吁理性:“没实锤前别急着站队,网络暴力会毁了无辜者。”

法律专家指出,造谣者可能触犯《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或第293条寻衅滋事罪,最高可判三年有期徒刑。而传播谣言者若达到“转发500次”标准,同样可能面临刑责。

校园谣言频发,如何筑牢防线?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

2022年集美大学坠楼谣言:学生因情感问题坠楼,却被传为“校园霸凌致死”,校方花两周时间才平息舆论。

2025年江苏某高校“霸凌造谣”:家长为博流量编造子女受欺凌,最终被行政拘留。

专家建议:

1. 个人层面:对“反转剧情”保持警惕,不随意转发未核实信息。

2. 平台责任:加强AI换脸内容审核,对营销号实施“黑名单”制度。

3. 法律震慑:对恶意造谣者从重处罚,典型案例公开曝光以儆效尤。

结语:别让流量狂欢吞噬真相

从“高校血案”到“流量骗局”,这起事件撕开了网络黑产的遮羞布。当AI换脸、旧闻拼接成为制造热点的“捷径”,每个网民都可能成为谣言的帮凶。

正如桂林理工大学在通报中强调:“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损害他人名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我们期待警方早日揪出幕后黑手,更希望公众能在信息洪流中保持理性——毕竟,比谣言更可怕的,是不加思考的“吃瓜”狂欢。

来源:Jayce杰斯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