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9.9分摘要:苏轼是千古第一才子,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唐宋八大家六位在宋,他们反对骈文,主张文以载道。勾栏瓦舍中话本兴起,为古典小说奠基。司马光著有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另有三部史书位列二十四史。
苏轼是千古第一才子,李清照是千古第一才女,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唐宋八大家六位在宋,他们反对骈文,主张文以载道。勾栏瓦舍中话本兴起,为古典小说奠基。司马光著有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另有三部史书位列二十四史。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风水画巅峰,郭熙提出三远法,成为中国画构图的经典法则。米芾和苏轼开创写意水墨画。五大名窑流传天下,追求雨过天青的单色釉以素雅闻名。书法宋四家打破唐楷严整,以尚意为风。
王安石改革科举,以《三经新义》为科考内容,《三经新义》主张通经致用,提出天变不足畏等革新思想。民间私塾兴盛,识字率提高。四大书院确立,是自由讲学与理学传播中心。社会氛围宽松,文人可根据自己的理念去解释儒家经义,迎来中华文化发展新高峰。《百家姓》和《三字经》至今仍然是儿童启蒙读物。
四大发明,三项在宋。《梦溪笔谈》在数学,光学,声学,化学,天文等方面有进步性成就,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李诫《营造法式》规范木构技术,宋慈《洗冤集录》是世界首部法医学专著,系统总结验尸技术。引进占城早熟稻,推动江南双季稻种植。
哲思:9.9分程颢和程颐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观,创造程朱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影响东亚600年。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创造心学萌芽。
朱熹创办的书院
律法:7.9分宋朝律法《宋刑统》,以唐朝的《唐律疏议》为大纲,新增部分条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如适配商品经济。《宋刑统》中,将凌迟刑法记入,以威慑谋反。律法实施较为宽松,以刺配加流放为主。
对外交流:9.4分得益于商业发展,社会氛围宽松,科技进步等方面影响,宋朝海上丝绸之路达到巅峰,儒释道体系输出高峰。宋朝朝贡国和贸易国远至东非,高达60余国,仅次于唐朝的70余国。
丝绸之路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诗人冠绝千古,现存唐诗近五万首,覆盖浪漫主义、现实主义、通俗主义、山水田园边塞等各个方面,成就诗歌巅峰。韩愈和柳宗元提倡文以明道,开启古文运动。唐朝文言文短篇小说,影响宋朝话本。唐朝有八部史书位列二十四史。
李白艺术画
美学:9.8分草圣张旭,画圣吴道子,颜真卿的颜体成为后世官方字体,柳公权与颜体并称颜筋柳骨。乐舞、服饰、雕塑和壁画融合外来文化,彰显大国气象。
教育:9.3分科举制度完善,首创进士科和明经科,武则天增设殿试,唐玄宗推行糊名法。中央官学分为六学二馆,其中算学和律学单独分科教学,培养技术官僚。
科技:9.2分曲辕犁和筒车革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僧一行的《大衍历》,精度远超前朝。孙思邈《千金方》记载药方五千余种。苏敬编《唐本草》,是世界首部官方药典,收录药物844种。王孝通《缉古算经》首创三次方程解法。
《坛经》主张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本土化。韩愈提出人性三品说,强调教化作用。
律法:9.9分唐朝的《唐律疏议》是法典集大成者,秉持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明确断罪引律令,限制法官自由裁定。重大案件联合审理,开后世三法司先河。《狱官令》规定囚犯生活标准,禁止滥用刑具。《关市令》规定度量衡标准,严惩伪劣商品。
对外交流:9.9分得益于军威极盛,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等方面的影响,唐朝时期,陆上丝绸之路鼎盛,海上丝绸之路初兴,覆盖亚欧非三大洲70余国。唐太宗被突厥等尊为共主,日本系统学习唐朝制度,汉文化圈形成。
汉赋以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为核心,融合楚辞浪漫主义与散文叙事,辞藻华丽场景宏大,彰显帝国气象。汉武帝设乐府机构,采集民间歌谣,为乐府诗的诞生奠基。司马迁《史记》首创纪传体,二十四史均为纪传体史书。班固《汉书》开创断代史体例。
美学:8.6分未央宫殿重威,嵩山三阙显权,雕塑陶俑夸张生动,粗犷写意。史游《急就章》开草书先河,汉隶自秦隶中简化而来,后发展成熟成为书法正统。
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太学,为中国首个官办高等学府。文翁在蜀郡首创地方官学,汉武帝推广至全国。民间经师聚徒讲学。察举制以孝廉和贤良选拔官员,影响和教化有识之士。
科技:9.5分首创井渠法,耦犁和耧车促进农业生产。张衡制造浑天仪,演示天体运行,他还发明候风地动仪,可测千里外地震方向。司马迁等人制定《太初历》,首次以正月为岁首,确立二十四节气。东汉整理《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华佗创麻沸散,可用于手术。蔡伦改进造纸,《九章算术》影响东亚千年。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建议,确立儒学为官方意识形态。天人感应限制君主,三纲五常制定秩序,阴阳五行结合政治和伦理。东汉王充批判天人感应与迷信,主张元气自然论。
律法:8.0分萧何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户籍,工程和畜牧三章,制定《九章律》。律法具有儒家思想,如条款亲亲得相首匿,允许亲属包庇。汉文帝废肉刑,地方疑难案件需要上报复审,刺史定期巡查监狱。《算缗令》和《告缗令》盘剥和压制商人。
对外交流:9.3分得益于汉武帝扩张,张骞凿空西域开拓丝绸之路,中华文明与西域诸国直接交流,得知安息更西的大秦。汉朝虽未与大秦直接交流,但开启了东亚和欧洲交流的序幕。
长篇小说中的四大名著占其三,《三国演义》是中国首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西游记》是神魔小说集大成者。《金瓶梅》是首部文人独立创作的世情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品文勃兴,类型众多。
美学:8.7分瓷器美观发展,釉上彩技术成熟。《鲁班经》总结家具尺度,追求精巧和简雅。苏州园林体现文人意境,《园冶》是首部园林理论专著。
科举以《四书》《五经》为纲,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答案标准,强化思想统一。地方官学繁盛,洪武年间全国有儒学院千余所,后书院被禁。
科技:9.4分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世界首部农业与手工业技术百科全书。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农业技术。李时珍《本草纲目》收录药物千余种,分类科学。程大位《算法统宗》珠算集大成之作。明朝科技著作多为经验归纳,而非理论突破。火器革新,明朝初期造船技术领先,后来技术失传。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
王阳明是心学集大成者,革新儒学,否定朱熹的格物致知,主张真理内在于本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焚书》《藏书》主张各从所好,肯定人之欲望。
律法:5.8分《大明律》首开按六部职掌分类。《大诰》收录酷刑案例,实行酷刑牵连诛族,明初数万人因《大诰》被处决。会审制度后期沦为党争工具,锦衣卫和东厂破坏法制。
对外交流:8.5分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交流的巅峰,万余人七次远航,历经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东非,后海禁。中华文化圈深化,巩固宗藩和朝贡体系。
陶渊明开创田园诗,玄言诗高峰为山水诗奠基,《搜神记》收录神仙鬼怪故事,骈文成熟。
美学:9.9分魏晋风骨是人格美的典范,主张挣脱礼教束缚,追求精神自由。谢道韫展现名士才情与女性审美独立。书圣王羲之将行书推向高峰。王献之开创书法新体。顾恺之以形写神,迁想妙得为文人画写意奠基。音乐打破儒家乐教传统,凸显独立的艺术价值。
西晋初年恢复太学,八王之乱后衰落。晋武帝设国子学,开贵族教育先例。官学衰落后,私学成为经典保存的核心载体。士族家学传承,玄学清谈成风。
科技:8.6分王叔和《脉经》系统总结脉学理论,奠定中医诊断学基础。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载天花症状。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针灸学专著。虞喜发现岁差,比欧洲早千年。《孙子算经》成书,推动实用数学发展。以纸代简,标志纸张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哲思:9.2分儒道交融,玄学鼎盛,士人通过清谈辩论探索宇宙本质与人生意义。佛教与玄学初步融合,为佛教本土化奠基。
律法:9.3分《泰始律》刑罚轻缓,引礼入法,是首部系统化的儒家法典,奠定中华法系基础。边疆法律因地制宜,保留部落习惯法。
对外交流:6.0分政权更迭与战乱削弱了晋朝的外交辐射力,但短暂恢复的丝绸之路,以及海上贸易,仍为欧亚文明互动保留了关键纽带。
隋朝诗歌是南北朝宫体诗向唐诗过渡的阶段。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反对骈文的浮华,为散文改革先声。
美学:8.0分展子虔《游春图》为现存最早山水卷轴画。隋朝敦煌莫高窟和天龙山石窟突破北朝传统,为唐朝石窟雕塑奠基。隋朝诗歌是南北朝宫体诗向唐诗过渡的阶段。李谔《上隋高祖革文华书》反对骈文的浮华,为散文改革先声。
教育:9.9分首创科举制,打破士族垄断,,奠定后世千年教育体系。设国子监统管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推动文化普及。
科技:8.7分大运河开凿,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单孔敞肩石拱桥。刘焯《皇极历》首次提出定气法计算节气。巢元方主持编撰《诸病源候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疾病病因、病理与症状的专著。
隋朝开创三教讲论制度,定期召集儒释道代表于宫廷辩论,开启三教合流的先声。
律法:9.0分《开皇律》上承汉魏、下启唐宋,法典结构被唐律全盘继承。法制统一,终结南人约罪,北人重刑的分裂局面。《选举令》首创分科考试,成为古代文官制度的基石。
对外交流:8.4分重启丝绸之路,裴矩著《西域图记》,提出通西域以制突厥的战略。日本三次遣使,引入制度文化。南海贸易萌芽,佛教交流频繁。
文学:9.3分杂剧引起农商和文人的共鸣,散曲是通俗和雅致的交融。元曲迎来黄金时代,戏曲文学的巅峰。白话小说兴起,推动通俗文学。
草原与中原文艺交融,宗教和艺术多元并存,文人画确立写意传统,主导明清画坛。
教育:8.9分汉学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和回回国子学并立。四级行政皆设儒学,高达两万余所学院,远超南宋规模。首创社学,中国基层普及教育先河。科举制有限恢复,且带有民族地位不平等。
科技:9.5分郭守敬《授时历》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四海测验首次科学证实地球曲面说,创制简仪等27种仪器。设立回回司天台,引入阿拉伯和波斯天文概念。朱世杰《四元玉鉴》建立四元高次方程组解法,代表13世纪世界数学最高水平。王祯《农书》首次系统比较南北农业技术,黄道婆革新棉纺。
哲思:6.9分儒为核心,兼容佛道和伊斯兰多元并存。郝经等人主张儒释道互补,赡思尝试调和儒学和伊斯兰教义思想体系。
律法:5.0分元朝法律以蒙古习惯法为底色,主张因俗而治的原则。元世祖颁布《至元新格》内容简略未成体系,维护蒙古权益。元英宗修订《大元通制》分四部分,标志元朝法律成熟。司法制度存在四等人差异,激化社会矛盾。
版图横跨亚欧非,四大汗国联动,科技、文化、农业和制度在亚欧大陆的传播畅通无阻。欧洲教廷在大都传教,建立中国首个天主教教堂。元朝与伊利汗国合作编纂《伊利汗天文表》,共享天文观测数据。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纳入元朝宗藩体系,定期朝贡并接受册封。陆上丝绸之路迎来黄金时代,1500余处驿站,可从大都直达黑海,商队持手牌安全通行。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数万阿拉伯、波斯商人聚居。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儒林外史》是讽刺文学典范。京剧形成生旦净末丑体系。考据学与文学批评兴起。
珐琅彩融合西洋画法。圆明园集中外所长,为万园之园。颐和园借景西山,体现移天缩地美学。海派绘画开创近代画风。满汉服装饰品交融。
教育:6.4分。科举延续明制,书院官学沦为科举附庸,压制思想自由。清末废除科举,洋务运动带来新式学堂,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京师同文馆是首所外语学校。《四库全书》收录典籍三千余,保留大量科技文献,但也存在毁书弊端,如《天工开物》因未被收录一度失传。
科技:7.0分《授时通考》汇总历代农业技术,却无创新。《医宗金鉴》系统整理临床各科,却无突破。《历算全书》融合中西天文数学,亦无突破。王清任《医林改错》,开近代解剖学先河。受西学为用影响,引入大量近代科技成果,却都浮于表面,依旧远远落后于强国。
哲思:7.2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康有为借孔子之名行变法之实,严复引入进化论推动思想启蒙,谭嗣同批判三纲五常。清朝廷常常站在进步思想对立面,故而减分。
律法:5.0分《大清律例》以《大明律》为蓝本,维护三纲五常,满人和汉人律法不同,明文规定酷刑。
对外交流:3.0分清朝对外交流的成就,是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最后辉煌。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来源:书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