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口就想断别人的水,但真相是——亚行2024年全年给中国的贷款总额,才5.5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是3.24万亿美元,这钱放仓库里光蹭利息都不止五亿。
美国财长贝森特上周又出幺蛾子。
在亚行年度会议上,他当着全球财长的面提出:“亚洲开发银行应该停止对中国的贷款,因为这属于掠夺性融资。”
一开口就想断别人的水,但真相是——亚行2024年全年给中国的贷款总额,才5.5亿美元;而中国外汇储备是3.24万亿美元,这钱放仓库里光蹭利息都不止五亿。
你以为贝森特是算错了账?不,他算得清,只是脸挂不住了。
外行看这件事,会以为美国是在“限制中国的发展资金来源”。但行业内的人都明白:中国是亚行的第三大股东,本身就能决定项目走向。
2025年,亚行在中国推进的几个项目几乎全是绿能、环保、民生改善:江西污水处理升级、河南燃气管网改造、湖南城乡一体化环保体系建设——这些项目并非中国缺资金,而是享受国际绿色低息资金渠道,属于“拿来练手”的制度型合作。
那美国为啥跳脚?一位亚洲开发银行驻马尼拉的中层员工私下透露,美国代表团近期提出多个议案,要求将亚行采购标准“重新调整”,换句话说,就是让“自家人拿项目”。
但问题是,中国靠的是性价比拿标。亚行最近一批项目中国中标率高达42%,美国公司甚至在菲律宾水利招标中被挡在门外。这种技术型失利,美国不好吵,就只能打“意识形态牌”。
这事如果只看亚行贷款,是看不清全貌的。贝森特真正怕的,不是亚行借给中国的钱,而是中国搞的“亚投行”太猛了。
2023年至今,亚投行在全球已批项目170亿美元,重点投向东南亚、非洲、拉美,不仅拉上了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还拿下了阿联酋和新加坡——“重写了”融资地图。
更关键的是,亚投行规定:项目需符合《巴黎协定》,绿色为先。这就直接卡住了美国的传统油气公司,尤其是那些靠政治背书打标的企业。
美国媒体《Foreign Affairs》5月初的评论说得直接:“AIIB is building rules, not just roads.”(亚投行建的不只是路,而是规则)
规则谁写,资源谁控,结算权就往哪儿走。这才是贝森特暴跳如雷的根源。
2025年,美国国债余额突破36.2万亿美元,仅利息支出就将达到9520亿美元,占GDP的3.2%,创历史新高。这意味着,美国每年光利息就能掏空一个中等国家的GDP。
过去三年中国减持美债约3000亿美元,而美国新发债务却大幅依赖本国银行和货币基金接盘,外资购买率下降至历史最低。
说白了,世界开始不信美国,美元也是。
于是,美国开始试图让中国重新“回到投资者位置”——一边拉中国买债,一边对中企加税145%,典型的“你得买我的票,还得忍我刮你脸”。
贝森特想掐亚行,就是这个背景下的“面子活”:我拉不回钱,也要做出点“威慑姿态”,让人以为我还说了算。
但问题是,没人信了。菲律宾、印尼、孟加拉、阿根廷,近一年在亚投行和中国开发银行的贷款中占比持续提升,而对IMF和世行贷款申请减少超40%。
在非洲,中国以亚投行为平台推进“绿色港口计划”,吸引了埃及、尼日利亚、安哥拉主动靠拢;而美国的“Prosper Africa”计划,则连续两年批贷低于20亿美元。
贝森特不是没看到这些数据,只是他没法说出口。
《纽约时报》近日一篇深度报道甚至点名:“美主导的18国联盟,至今尚无一笔实质联合融资项目落地。”
说到底,美国在旧金融规则里躺太久,已经忘了什么叫竞争。
如今,中国手握3.24万亿美元外储、2292吨黄金储备、人民币跨境系统覆盖185国,连巴西大豆、阿根廷天然气都开始人民币结算,美国还能靠什么管住别人?
这个世界已经从“美国说了算”,走向了“谁能干成事,谁说了算”。
现在,中国用一笔笔实打实的绿色项目、民生工程、跨国投建,把自己树立成全球新金融秩序的标杆!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