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我的车位,你凭什么占用?”我站在楼下,望着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怒火中烧。
“这是我的车位,你凭什么占用?”我站在楼下,望着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怒火中烧。
“你算什么东西?这车位我用了五年,哪来的野小子敢跟我争?”李先生嚣张的笑容令人作呕。
我攥紧拳头,冷冷地说:“走着瞧。”
谁能想到,一场关于几平方米停车位的争执,会演变成一场邻里之间的战争?
我叫陈明,今年32岁,是一家软件公司的程序员。
三个月前,我终于凭借多年的积蓄,在城东的锦绣花园小区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
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套房产,虽然不大,但胜在交通便利,小区环境也不错。
购房时,我额外花了十五万买下一个固定车位,编号为B区128号。
销售顾问反复强调,这个小区停车位紧张,能买到固定车位是件幸运的事。
“您知道的,现在城里家家都有车,停车难已经成了都市病。”她这样对我说。
我深以为然,毕竟在以前租住的小区,为了一个停车位,我没少跟人争抢。
搬入小区后,我确实感受到了停车位的紧张。
每天傍晚回家,临时车位早已满员,不少车辆被迫停在小区道路两侧。
而我,只需轻松地将车开进自己的128号车位,不必为停车烦恼。
这种便利让我觉得当初多花那十五万是值得的。
直到我遇见了住在隔壁单元的李先生。
李先生,大约四十五岁,在小区已经住了五年。
他开着一辆黑色大众帕萨特,据说是某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
他为人强势,说话声音总是很大,在小区里算是个“名人”。
因为小区规划时没有足够的固定车位,李先生一直使用公共区域停车。
我们的冲突,就是从一次出差回来后开始的。
五月初,公司派我去上海出差一周。
临行前,我特意嘱咐物业帮忙看管好我的车位,得到了对方敷衍的保证。
一周后回到小区,已是晚上十点多。
拖着疲惫的身体和行李箱走向B区,我远远就看到自己的128号车位上停着一辆陌生的黑色轿车。
起初,我以为是访客临时停放,便耐心地等了半小时。
然而,车主始终没有出现。
我拨打物业电话,接电话的值班人员支支吾吾。
“这个...这是李先生的车,他住在您隔壁单元。”
“我不管他是谁,这是我的车位,请他立即挪车。”我强忍着怒气说道。
“李先生现在可能休息了,要不您今晚先把车停在访客区?明天我们再协调处理。”值班人员建议道。
无奈之下,我只好将车停在了访客停车区,支付了三十元临时停车费。
疲惫加上委屈,让我彻夜难眠。
第二天一早,我特意起早查看情况,发现那辆黑色帕萨特依然故意占据着我的车位。
我决定等对方出现,当面讨个说法。
上午九点,一个穿着灰色西裤、白衬衫的中年男子走向那辆车。
“您好,请问您是李先生吗?”我礼貌地上前询问。
男子上下打量了我一眼,点了点头:“是我,有事?”
“这个车位是我购买的固定车位,麻烦您以后不要停在这里了。”我尽量保持语气平和。
“你是新搬来的?”他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
我点头确认,并告诉他我的房号和姓名。
“小伙子,你可能不了解情况。”李先生靠在车上,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个车位我用了好几年了,你们开发商乱卖车位,关我什么事?”
我愣住了,没想到对方如此蛮横。
“但我有车位产权证明,这确实是我的车位。”我解释道。
“产权证明?”他嗤笑一声,“随便打印一张纸就叫证明?年轻人,入乡随俗,别不懂规矩。”
说完,他直接上车离开,根本不给我继续解释的机会。
我站在原地,气得浑身发抖。
02下班回家,我发现李先生的车又停在了我的车位上。
这一次,我决定登门拜访,正式解决这个问题。
晚饭后,我带着车位产权证明敲响了李先生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位中年妇女,应该是李先生的妻子。
“您好,请问李先生在家吗?我是隔壁单元的陈明,有事想跟他商量。”我礼貌地说道。
妇女叫了李先生出来,他看到我时脸上闪过一丝不耐烦。
“又是为了车位的事?”他直截了当地问。
我点点头,递上车位产权证明:“这是我购买车位的证明文件,您可以看一下。”
李先生接过文件,草草地翻了几页,然后随手放在茶几上。
“小陈是吧,我实话跟你说吧。”他点燃一支烟,“这小区规划时就存在问题,固定车位根本不够。”
“我在这住了五年,一直停在那个位置,从来没人说什么。”
“你知道的,现在车位多紧张,我不可能再找到其他固定位置了。”
我理解城市停车难的问题,但这不是他侵占我车位的理由。
“李先生,我理解您的困难,但这确实是我花钱购买的车位。”我尽量心平气和地说,“物业和开发商都有备案。”
“小伙子,做人要圆滑点。”李先生吐出一口烟圈,眼神变得锐利,“我就明说了,那个车位我是不会放弃的。”
“你要是聪明,就去找开发商退钱,或者换个其他区域的车位。”
他的态度让我感到震惊和愤怒。
“李先生,我尊重您是先住户,但法律不会因为谁先来就偏向谁。”我的语气也变得强硬起来。
“这车位是我合法购买的,产权证明上写得很清楚。”
李先生的脸色变了,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我。
“年轻人,不要以为有张纸就了不起。”他的语气带着威胁,“这小区我认识的人多着呢,惹恼了我,你在这住不安生。”
我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怒火起身告辞。
离开李先生家,我的心情异常沉重。
显然,文明沟通对这种人是没用的。
03第二天,我直接前往物业办公室投诉。
接待我的是一位姓张的客服主管,看上去三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
“陈先生,您好,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张主管公式化地问道。
我将车位被占用的情况详细说明,并出示了车位产权证明。
“这是我的车位产权证明,但李先生一直占用它,并拒绝挪车。”我说道。
张主管接过证明看了看,然后在电脑上查询了一番。
“系统显示这确实是您的车位。”他点点头,然后话锋一转,“不过李先生在小区住了很久,与很多业主都有交情。”
我皱起眉头:“这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关系?”
“陈先生,您别着急。”张主管露出一个职业微笑,“我们会联系李先生沟通的。”
“希望能尽快解决,我每天都要为停车发愁。”我强调道。
张主管连连点头:“您放心,我们会处理的。”
一周过去了,情况丝毫没有改善。
李先生的车依然每天霸占着我的车位,而我则在临时车位和路边停车之间挣扎。
我再次来到物业办公室,张主管看到我就露出尴尬的表情。
“陈先生,我们已经跟李先生沟通过了。”他搓着手说道。
“然后呢?”我追问。
“李先生认为那个车位他使用多年,有优先权。”张主管小心翼翼地说,“他建议您与开发商协商更换车位。”
我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什么优先权?法律规定的吗?”
“这不是法律问题,是...人情世故。”张主管吞吞吐吐地说。
“那物业准备怎么解决?”我直截了当地问。
张主管沉默了几秒,然后抛出了那句让我哭笑不得的话:
“我们建议您和李先生自行协商解决。”
我当场就笑了,这不是回到原点了吗?
“你们收了我的物业费是干什么用的?就是让业主'自行协商'?”我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
张主管面露难色:“陈先生,您可能不知道,李先生是我们小区业委会的成员,关系网很复杂...”
我打断了他的话:“所以你们就放任他侵犯其他业主的权益?”
“不是这样的...”张主管想辩解,但显然底气不足。
“我最后再说一次,那是我合法购买的车位。”我一字一顿地说,“如果物业不作为,我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离开物业办公室,我的心情异常糟糕。
这个世界什么时候变成了强权即真理的地方?
04接下来的两周,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变得更糟。
似乎是因为我的投诉激怒了李先生,他开始变本加厉。
不仅固定占用我的车位,还在邻里间散布我无理取闹的言论。
有一次,我在电梯里遇到一位老太太,她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小伙子,听说你跟李先生闹矛盾了?”老太太突然问道。
我简单解释了车位的事情。
老太太摇摇头:“年轻人,做人要懂得退让,李先生在小区很有威望的。”
这种说法让我感到荒谬,但也让我意识到李先生在小区的影响力。
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我决定采取行动。
于是,我在车位上放置了一个醒目的提示牌:“私人车位,请勿占用”。
但没想到第二天,提示牌不见了,地上只剩下几个碎片。
我又制作了一个更大的标牌,用铁丝牢牢固定在车位旁的围栏上。
这次,标牌维持了两天,然后又神秘消失了。
接下来,我在车位附近安装了一个小型监控摄像头,记录占用情况。
摄像头安装后的第三天,我发现它被人为地调转了方向,对准了天空。
显然,李先生发现了摄像头,并故意破坏了它的功能。
这种公然挑衅的行为让我明白,问题已经超出了简单的车位纠纷。
我再次前往物业,希望他们能履行管理职责。
“张主管,情况变得更糟了。”我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告诉他,“李先生不但占用车位,还破坏我的提示牌和监控设备。”
张主管一脸为难:“陈先生,说实话,李先生在业委会很有影响力,我们很难...”
“所以物业就只能任由业主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我打断他的话。
“我们会再沟通的。”张主管只能给出这样一个模糊的承诺。
我意识到,指望物业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05经过朋友介绍,我联系了一位专门处理物权纠纷的吴律师。
吴律师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说话干脆利落,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手。
听完我的描述,吴律师点点头:“这是典型的物权侵犯案例。”
“我有什么法律途径可以维权?”我急切地问道。
吴律师耐心地解释:“首先,你拥有车位的合法产权,这一点毋庸置疑。”
“其次,物业有义务保障业主的合法权益,它们的不作为构成服务缺失。”
“我建议先发律师函给物业和李先生,表明你维权的决心。”
“如果情况没有改善,可以考虑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同意了吴律师的建议,当场委托他准备律师函。
三天后,律师函分别送达了物业公司和李先生手中。
律师函的内容很明确:确认我对B区128号车位的合法产权,要求李先生立即停止侵占行为,要求物业履行管理职责,保障我的权益。
如果在收到律师函后七日内问题仍未解决,我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追究相关方的责任。
律师函发出后,物业的态度有了明显变化。
张主管亲自给我打电话,语气中带着一丝紧张:“陈先生,我们已经收到您的律师函了。”
“物业会积极协调解决车位问题,请您给我们一些时间。”
我冷静地回应:“希望看到实际行动,而不是空洞的承诺。”
然而,李先生对律师函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
他不但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愤怒。
当天晚上,他在业主群里发了一长串消息,指责我“仗着有钱就欺负老业主”,还说我“不懂人情世故,目中无人”。
更令人气愤的是,他直接点名道姓地说:“新来的陈明,不过是个外地来的打工仔,有什么资格在锦绣花园耍威风?”
这种公然的人身攻击让我感到既愤怒又无奈。
小区里的一些业主开始对我指指点点,似乎我成了那个不讲理的人。
我决定不再理会这些闲言碎语,专注于解决车位问题。
七天过去了,尽管物业态度有所软化,但实际情况没有任何改变。
李先生的车依然每天堂而皇之地停在我的车位上。
我再次咨询吴律师,考虑下一步行动。
“官司是可以打的,但周期长,费用高,而且结果难以预测。”吴律师坦诚地说。
“有没有更直接有效的方法?”我问道。
吴律师沉思片刻:“你可以考虑安装车位锁,物理阻止他人使用你的车位。”
“这在法律上是被允许的吗?”我有些担忧。
“你有车位的合法产权,在自己的车位上安装设施,只要不损害公共区域,是完全合法的。”吴律师肯定地说。
我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决定尝试一下。
06经过网上搜索,我找到了一家专业安装车位锁的公司。
电话咨询后,对方推荐了一种重型液压车位锁,结实耐用,只有钥匙持有者才能打开或关闭。
价格不菲,安装费用加设备总共近三千元。
但考虑到车位的价值和不断被占用的烦恼,这笔钱是值得花的。
在安装前,我特意通知了物业。
张主管面露难色:“陈先生,安装车位锁可能会引起纠纷...”
“我有权在自己的车位上安装设施。”我坚定地说,“如果李先生对此有意见,请他出示合法使用我车位的证明。”
张主管无言以对,只好点头表示知晓,但强调:“后果您要自负。”
我冷笑一声:“我只是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二天下午,安装公司的工作人员准时到达。
他们用了约两小时,将车位锁牢固地安装在了B区128号车位中央。
这是一个红色的U形液压锁,打开时平放在地面,关闭时竖起成90度角,可以有效阻止车辆驶入。
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详细教我如何使用钥匙开关锁具。
“这种锁很结实,普通人很难破坏。”工作人员自信地说,“而且有防水防锈处理,使用寿命很长。”
我满意地点点头,付清了余款。
工作人员离开后,我站在车位旁,心中有一种小小的胜利感。
终于,我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空间。
当晚,李先生下班回家,发现车位被锁,无法停车。
我正好在附近,看到他铁青着脸站在车位前,一脸震惊和愤怒。
他很快发现了我,大步走过来质问:“陈明,这是你干的?”
我坦然面对:“是的,这是我的车位,我有权安装车位锁。”
李先生怒不可遏:“你知道我没地方停车!”
“小区有访客车位,和其他没有固定车位的业主一样,您可以使用那里。”我平静地说。
“你这是存心跟我过不去!”李先生咬牙切齿地说,“你会后悔的!”
我没有理会他的威胁,转身离开。
那天晚上,我关好门窗,担心李先生会采取过激行动。
好在夜里平安无事。
第二天一早,我特意去查看车位锁的情况。
令我欣慰的是,车位锁完好无损,我的车位也空着,没有被占用。
连续几天,情况都很稳定。
李先生似乎接受了现实,将车停在了访客区域。
我终于能够正常使用自己的车位,不必再为停车发愁。
但是,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周后的周五晚上,我下班回家,远远就看到李先生站在我的车位旁,身边还有一个陌生男子。
那个陌生男子蹲在地上,似乎在摆弄什么东西。
我加快脚步走过去,震惊地发现那人正在试图撬开我的车位锁!
“李先生,你这是在做什么?”我厉声问道。
李先生一脸得意:“这车位我是占定了,你那点小把戏对我没用。”
“你知道这是违法的吧?”我掏出手机,“我现在就报警。”
陌生男子见状,迅速站起身,丢下工具就跑。
李先生的脸色变了变,但依然强硬:“报警?你以为警察会管这种小事?”
“他们会的。”我拨通了110,“破坏私人财物是犯罪行为。”
可能是我报警的举动震慑了李先生,他悻悻地离开了。
警察很快到达现场,我向他们说明了情况,出示了车位产权证明和李先生破坏车位锁的部分照片。
警察记录了案件信息,但坦言这类纠纷通常建议民事解决。
“我们会找李先生了解情况,给他做思想工作。”一位年长的警官说道,“但如果没有造成实际损失,很难进行刑事立案。”
虽然警察的回应不尽如人意,但至少李先生的行为被正式记录在案。
这次事件后,李先生暂时收敛了一些。
他不再光明正大地尝试破坏车位锁,但我能感觉到,他并没有放弃。
07平静的日子持续了约两周。
某个周三的晚上,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
刚进小区大门,就收到了一条来自邻居的微信消息:“陈先生,你的车位出事了。”
我心里一沉,加快脚步向B区走去。
远远地,我就看到我的车位周围围着几个人,手电筒的光在黑暗中格外显眼。
走近后,我惊呆了!
我的车位锁被人用水泥和金属杆固定在了打开状态,而李先生的黑色帕萨特正得意洋洋地停在里面。
车位锁被焊死在地面上,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无法再竖起来阻挡车辆。
围观的几位业主见我来了,纷纷投来同情的目光。
“陈先生,今天下午有人来焊这个锁,我们问他是谁找来的,他不肯说。”一位老大爷告诉我。
“作业结束后不久,李先生就把车开进去了。”另一位业主补充道。
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怒火。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占用车位,而是恶意破坏我的财产!
我立刻掏出手机拍照取证,然后拨通了李先生的电话。
电话接通后,我能听到李先生得意的笑声:“陈明啊,怎么样,惊喜不惊喜?”
“李先生,你这是故意破坏我的财产,我会追究法律责任的。”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随你怎么说。”李先生满不在乎,“车位我是不会放弃的,你认命吧。”
我再次报了警,但来的还是上次那位警官。
他检查了现场,摇摇头:“这种情况很难认定是谁干的,没有直接证据指向李先生。”
“再说,车位锁本身的合法性也存在争议。”警官委婉地说,“建议你们还是通过物业调解解决。”
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难道在这个社会,蛮横无理的人可以肆意妄为,而守法的公民却只能忍气吞声?
回到家,我冷静地分析了形势。
显然,常规手段已经无效了。
李先生不仅不尊重法律和规则,还勾结物业,让我投诉无门。
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单纯的车位纠纷,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权力欺凌。
我决定,是时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如果规则和法律无法保护我的权益,那么我也可以玩一把“规则之外”的游戏。
经过一番思考,我想到了一个点子。
既然李先生能把我的车位锁焊死,那我为什么不能做得更绝一些?
我联系了一位做金属加工的朋友小王,向他咨询了一些技术问题。
小王听完我的想法,笑着说:“这个简单,但你确定要这么做?”
“我已经忍无可忍了。”我坚定地说。
第二天,我请了一天假,和小王一起购买了所需的材料:几根粗壮的金属管、一些钢板和焊接工具。
小王反复向我确认:“真的要这么干?可能会惹上麻烦。”
“我只是在自己的车位上安装设施。”我冷笑道,“这不比李先生的行为过分。”
我们决定等到夜深人静时再行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晚上十一点,小区大部分住户已经休息。
我和小王悄悄地来到B区128号车位。
李先生的车依然停在那里,就像是在无声地嘲笑我的无能为力。
小王检查了一下车辆和周围环境,然后开始按照我们的计划行动。
他很专业,动作迅速而精准。
我们在车位周围焊接了四根立柱,然后用钢板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笼子”。
这个“笼子”将李先生的车完全封闭在车位内,而且设计成只能从内部打开。
整个过程用了将近两小时,幸好夜深人静,没有人来打扰我们。
工作完成后,我在“笼子”外侧张贴了车位产权证明和之前与李先生沟通的录音记录。
看着眼前的“作品”,我有一种复杂的感觉。
这不是我想要的解决方式,但李先生的蛮横和物业的不作为,让我别无选择。
小王拍拍我的肩膀:“搞定了,但可能会有麻烦。”
“我做好准备了。”我平静地说。
我们收拾好工具,悄然离开。
回家后,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我知道,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08第二天早晨,我是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的。
打开门,看到的是一脸铁青的李先生和两位警察。
“就是他!就是这个人把我的车给焊死了!”李先生激动地指着我,声音因愤怒而颤抖。
一位年轻警察上前一步:“陈明先生?有人报案说你非法限制他的车辆,请你跟我们到现场看看。”
我平静地点头:“好的,警官。”
走出单元门,小区里已经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业主。
大家三五成群地议论着,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更有甚者直接开启了视频直播。
来到车位前,那个金属“笼子”在晨光下显得格外醒目。
李先生的帕萨特被牢牢地困在里面,动弹不得。
“警官,这个人恶意报复,把我的车焊死在车位里!”李先生义愤填膺地控诉。
“你威胁我,破坏我的车位锁时,怎么不考虑后果?”我反问道。
年长的警察看了看金属“笼子”,又看了看张贴在上面的车位产权证明和录音记录。
“陈先生,你承认这是你做的吗?”他严肃地问。
我没有否认:“是的,这是我的车位,我有权在上面安装设施。”
“但你这样做,等于限制了他人的财产权。”警察指出。
我拿出手机,播放了此前录制的李先生破坏我车位锁的视频。
“他先破坏了我的车位锁,并且强行占用我的车位。”我说道,“我多次沟通无果,报警也未能解决问题。”
警察看完视频,神情略有变化。
这时,张主管气喘吁吁地赶来,看到现场情况后惊呆了。
“这...这是怎么回事?”他结结巴巴地问。
“物业不作为,纵容违法行为的结果。”我冷冷地说。
越来越多的业主围了过来,现场一片嘈杂。
李先生看到如此多人围观,更加愤怒:“警察同志,赶紧处理啊!我还要上班呢!”
年长警察思考片刻,对我说:“陈先生,虽然你有车位产权,但这种方式不当。”
“请你立即拆除这些金属栏杆,恢复车辆的正常使用。”
我摇摇头:“除非有保障,确保我能正常使用自己的车位,否则我不会拆除。”
“你这是胁迫!”李先生大吼道,脸涨得通红。
“难道你破坏我的车位锁,强占我的车位就不是胁迫吗?”我反驳道。
场面一度混乱,有业主站出来为我说话。
“李先生确实一直霸占别人的车位,我作证。”一位老大爷说。
“物业也有责任,明明是私人车位却不管理。”另一位业主附和道。
更多的围观者开始对李先生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对一直在小区作威作福的李先生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难堪局面。
他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我破口大骂:“你等着,这事没完!”
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并要求大家不要聚集。
张主管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慌忙表示物业将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协调解决车位纠纷。
一场简单的车位争端,因为各方的不理智处理,演变成了一场社区闹剧。
而我和李先生,则成了这场闹剧的主角。
09警察要求双方先到派出所做笔录。
在派出所,我详细陈述了整个事情的始末,并出示了所有证据:车位产权证明、报警记录、与李先生的沟通录音、他破坏车位锁的视频等。
李先生则一口咬定我恶意报复,限制他的人身自由。
“这完全是蓄意报复!我的车被困在里面,我怎么上班?”李先生愤怒地质问。
“那我的车位被你占用两个多月,我的权益谁来保障?”我针锋相对。
年长警察看了所有证据后,对李先生说:“李先生,根据证据显示,这确实是陈先生的固定车位。”
“您长期占用他人车位,并破坏车位锁的行为,是不对的。”
李先生一下子涨红了脸:“我在那个车位停了五年!凭什么他来了就是他的?”
“因为他有合法的产权证明。”警察平静地说,“这是法律规定的。”
李先生哑口无言,但依然不服气。
警察转向我:“陈先生,你的做法也过激了。”
“尽管你有车位产权,但用焊接方式限制他人车辆,也是不当的。”
他建议我们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和解:我负责拆除金属栏杆,李先生保证不再占用我的车位。
同时,警方会记录此事,如有再次侵权行为,将依法处理。
李先生不情愿地点头同意,但提出了一个条件:
“今天他必须拆除栏杆,否则我无法上班。”
我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我需要物业出具书面保证,确保我的车位不再被侵占。”
“否则,我无法确信拆除栏杆后,问题不会再次发生。”
警察认为这是合理要求,联系了物业。
张主管很快赶到派出所,满口答应提供书面保证。
“我们会严格管理车位使用情况,确保每位业主的权益。”他信誓旦旦地说。
在警方的见证下,物业出具了书面保证,承诺保障我对B区128号车位的专属使用权,并加强小区停车管理。
李先生被要求在保证书上签字,以示遵守承诺。
他咬牙切齿地签下名字,眼中满是不甘。
达成协议后,我联系了小王,请他帮忙拆除金属栏杆。
小王很快赶到,熟练地拆除了焊接物,释放了李先生的车辆。
整个过程中,李先生一言不发,但眼中的怨恨清晰可见。
当天下午,物业在小区公告栏贴出通知,重申车位使用规定,并公示了每个车位的归属情况。
通知还特别提到,任何非法占用他人车位的行为,物业将依据业主委员会的决议进行处罚。
这一通知无疑是对李先生的一记重击。
他在小区的“威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更让他难堪的是,因为这起事件,小区业主们开始质疑业委会的公正性和物业的管理能力。
有业主提议重选业委会成员,确保公平公正。
李先生的日子并不好过。
每次在小区遇到我,他都会刻意躲避。
曾经气焰嚣张的他,如今变得低调许多。
而我,终于可以正常使用自己的车位了。
来源:飞客故事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