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真的了解端午节吗?一个节日,千年传承;七样习俗,暗藏玄机!你以为端午节只是吃个粽子、看场龙舟赛?大错特错!挂在门上的艾草是“天然防护罩”,饮下的雄黄酒藏着驱邪秘方,连给孩子画的额头“王”字都另有深意,这些习俗背后的真相,颠覆你的想象!
你真的了解端午节吗?一个节日,千年传承;七样习俗,暗藏玄机!你以为端午节只是吃个粽子、看场龙舟赛?大错特错!挂在门上的艾草是“天然防护罩”,饮下的雄黄酒藏着驱邪秘方,连给孩子画的额头“王”字都另有深意,这些习俗背后的真相,颠覆你的想象!
1. 吃粽子:这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之一。粽子通常用粽叶包裹糯米、红枣、豆沙、肉类等馅料,经蒸煮而成,有三角粽、四角粽等多种形状。
2. 赛龙舟: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后来逐渐发展成为赛龙舟。现在赛龙舟已成为一项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的水上活动。
3. 挂艾草和菖蒲:端午节当天,人们会在门口悬挂艾草和菖蒲。艾草代表招百福,菖蒲叶片呈剑型,被视为可驱邪的宝剑,有驱邪祛病的寓意。
4.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药等,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有避邪驱瘟之意,也作襟头点缀。
5. 饮雄黄酒:传说屈原投江后,渔夫为避免江里的鱼虾咬食屈原身体,将雄黄酒倒进江里。后来逐渐形成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认为可以驱妖避邪、解毒防病。
6. 画额:端午节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借雄黄驱毒、借猛虎镇邪,可驱避毒虫。
7. 洗草药水:古籍记载的沐兰汤,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不同地区选用的花草不同,全家都洗,此俗至今仍存。
宝子们,你们那里还有哪些端午节不一样的习俗吗?打在评论区,让我们一起讨论吧!
[免责声明]本文信息,包括事件、时间、图片等均来自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不良诱导。请理性看待,勿对号入座和人身攻击。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若有事实错误、版权或图片问题,请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来源:乐乐说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