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常有这样一种认知,认为历朝历代都是规矩严明,甚至朝廷官方对于服装如何制作都有严格的规格限定,进而又引申出了一种更深的误解,认为古人的服饰总是处在规矩之中,一成不变,但只要一改朝换代,人们的服装又立刻改头换面,不复前代规制。
△ 《何以汉服》,岳麓书社出版
人们常有这样一种认知,认为历朝历代都是规矩严明,甚至朝廷官方对于服装如何制作都有严格的规格限定,进而又引申出了一种更深的误解,认为古人的服饰总是处在规矩之中,一成不变,但只要一改朝换代,人们的服装又立刻改头换面,不复前代规制。
这一误解的形成,大概和历代史料中大量明文记载的服饰制度相关。至少从汉代开始,朝廷官方对于什么人穿什么样的服装,用什么服装面料和色彩,就已经做出了大量规定和限制的尝试。但很遗憾,这往往也只是尝试。实际规定落实到什么程度,要结合实际的时代背景与具体的考古发现来看。
汉朝官方曾经出台过一系列的律令,对衣料的长宽和材质、制作衣物的用料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类律令类文书大部分已失传,却出现在西汉墓葬中随葬的律令类简牍中。其中以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出土竹简《二年律令》(吕后二年,前186年)最为著名。
这里简单讲讲古人的“时尚”:
其一,古代的贵族阶层的奢侈消费总是追求时尚,有着求新求变的动力。在很多时候,正因为他们这方面的行为过于夸张或者奢靡,让朝廷看不下去,才会进而颁布禁令,这时的官方规定总是滞后的,往往时尚风气都已逐渐变易,相关律令才姗姗来迟。
其二,还有不少时期,官方禁令不过是一纸空文,存在“法不责众”或“法难责众”的情形。在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情形下,上到贵族阶层,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了追逐时尚的底气。社会上下为追求时尚,出现了普遍逾越制度的情形。
其三,每当王朝建立或新帝继位的时候,统治者很可能会制礼作乐、颁布新规。围绕或迎合统治者的意愿与爱好,新的时尚也在形成。上行下效,这类时尚大多是先在皇宫中兴起,再逐步传出宫外,流布四方。
总的来说,服饰时尚总是在不断演化发展。它有时会依附朝廷颁布的规制,但不少时候也会超越规制。研究古代服饰之前,必须对此有所认知,服饰是处在生活之中,被人们实际穿着使用的,它们展现着古人的审美偏好和生活态度,并不只是僵死不变的规制。
马王堆汉墓,可以说是历史这片天空中特别耀眼的一颗恒星。在它的指引下,我们可以在时间掩下的夜幕里寻找到研究方向。但它始终只是一颗星星,无法代表天空的全部。研究者需要进一步细致辨明,墓中服饰类文物具体能够代表哪一块地域、哪一段时间的时尚流行。
现代人常说的一个时装搭配模式“老钱风”(Old Money Aesthetic),顾名思义,就是“有钱了很久”的有钱人的穿搭风格。而马王堆1号汉墓墓主辛追夫人的服饰,可以说是西汉初年楚地的“老钱风”——无论是织锦刺绣的花样,还是服装裁剪的式样,其中不少都可以在战国后期的楚地墓葬中找到文物原型,而与同时期中原地区的流行服饰存在一定差异。
这一情形或许有助于说明辛追夫人的出身——她极有可能是战国末年楚地贵族家庭出身。即便楚国已经为秦所灭,这些楚地旧家大族在服饰上仍坚持着楚国末年的审美偏好。辛追夫人显然也自幼习惯于这种穿衣风格。于是我们得以观察到马王堆1号汉墓中的情形——即便汉文帝时代朝廷倡导的穿衣风格是节俭为上,这位老夫人还是拥有大量战国后期楚地的旧款风格的服装,宽阔的缘边、立体费料的剪裁是其特征。这些服饰在战国末年的楚地或许还属于年轻人的时装,但时间到了马王堆汉墓所处的西汉文帝时期,可能就已经成为贵族家庭中长辈所坚持的高格调、经典款了。若辛追夫人先前只是出身民间,直到汉朝建立才跟随丈夫成为朝廷新贵,是不可能具备这种需要自幼培养的“老钱风”品味的,更可能是积极拥抱汉朝建立之后朝廷所倡导的新时尚。
这就是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服饰所呈现的“个性”。我在这里试着给出一个总结:它们代表着战国末到西汉初楚地贵族阶层一小段时间内的时尚流行。
△ 辛追夫人部分随葬衣物穿着示意
辛追夫人墓中所出衣物,其中有不少应是其礼服。
已有研究者注意到,马王堆1号汉墓棺内墓主辛追所包裹的衣衾基本符合《仪礼》《礼记》所记的丧葬相关礼制。
根据当时的礼制与法律条文记载,贵族去世后,尸身将穿着、被包裹上各式衣物和衾被,再收敛入棺中。湖北云梦睡虎地77号西汉墓与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律令简牍中的《葬律》,对此有相同的记载:
彻侯衣衾毋过盈棺,衣衾、敛束、所用次也。其杀:小敛用一特牛。棺、开各一大牢……
△胡家草场简牍《葬律》对“彻侯”一级葬制的记载
(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出土)
这段话的意思是:彻侯下葬使用的衣被不能满出棺外,所用衣被、绞束及棺罩,要符合彻侯所在的等次。葬礼过程中要为死者举行几次杀牲祭奠:小敛用牲是一特牛,大敛入棺和启殡用牲是一大牢。
这些律令的颁布使用时代,正是马王堆汉墓所处的时代。软侯夫人的身份处于“彻侯”一级,所采用的葬制自然应当遵循官方法律,且与自身身份相符。按照礼制规定,贵族死后会经过“袭”(直接将衣物穿在死者身上)、“小敛”(用衣物包裹尸身)、“大敛”(简牍称作“棺”,指再次用衣物包裹尸身,移尸入棺)三个步骤。
△辛追棺内衣衾包裹上覆盖的赤长寿绣复衣
△ 辛追衣衾包裹上覆盖的印绘黄纱复衣
马王堆1号汉墓棺内的层层衣物,正与这些步骤一一对应:
1.墓主身上所穿衣物:一件信期绣复衣与一件麻布单衣。
2.“小敛”所用衣物:先用一层麻布单被包裹尸身,接着再包裹上各种衣物、衾被。
3.“大敛”所用衣物:先用一层麻布单被包裹“小敛”的衣衾包裹,再继续包裹上各种衣物、衾被。最外层衾被上横向捆扎束带系结。
4.“大敛”之上,以不满出棺外为限定,还可以继续放置衣物。
本文节选自岳麓书社《何以汉服》一书后记和部分章节内容,作者左丘萌。
来源: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