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新型催眠药,改善睡眠连续性,不易成瘾,一文总结: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16:19 2

摘要:睡眠对人体各器官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可使人出现疲倦、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诸多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已经高于发达国家,并且还在不断上升。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

1、苏沃雷生:

睡眠对人体各器官发挥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碍可使人出现疲倦、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诸多症状,严重者甚至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我国研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成年人失眠的发生率已经高于发达国家,并且还在不断上升。对于失眠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如心理治疗、催眠治疗、针灸治疗等,但研究表明,这些疗法需要更专业的指导人员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才可以发挥一定的疗效。因此,目前临床上仍然以药物治疗为主。

目前,我国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药物、中药(中草药和中成药)等。其中,苯二氮䓬类药物治疗失眠起效快、耐受性较好,但长期使用不但具有成瘾和酒精样依赖性不良反应,还可以出现患者反应迟钝、动作协调性差等,严重者甚至报害认知功能。另外,服用这类药物虽然可以延长失眠症患者的总睡眠时间,但却损害慢波睡眠和快眼动睡眠2个时相。因此,该类药物并没有真正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美国推荐失眠患者连续服用各类镇静催眠药物不宜超过4~6周。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神经肽类物质的探索,发现了许多具有大脑信号传递功能的肽类物质,其中下丘脑分泌素是仅在下丘脑外侧产生的2种由同一前体产生的神经肽一食欲素A和B,其可作用于2种特定受体 OX1R、OX2R,该受体广泛分布在大脑中,并参与多种神经生理功能,包括睡眠、唤醒、焦虑等,且这2种受体与G蛋白相关,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食欲素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觉醒。因此,基于阻断食欲素诱导的唤醒将促进睡眠的机制,开发了一类对抗失眠新药—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

苏沃雷生是一种新型催眠药。该药是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主要抑制双重食欲素OX1R和OX2R受体,常用于入睡障碍睡或睡眠维持困难的顽固性失眠患者。该药物一般于为每晚入睡前30min服用,口服10~20mg,每次最大剂量不超过20mg,该药对失眠症的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较好,目前尚未发现对身体依赖性和停药戒断症状 。国外研究发现,服用该药,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嗜睡,因此,禁用于发作性睡病患者。

2、雷美替胺:

研究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失眠症的比率是年轻人的2倍。慢性失眠将对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日间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并会提升意外住院概率。因此,老年失眠患者需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老年失眠患者有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目前认知行为治疗被认为是治疗老年人失眠的一线方法,但在认知行为治疗早期或患者不能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药物治疗起辅助作用。常用的失眠药物如苯二氮䓬类和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在老年人群当中有滥用的风险,雷美替胺是潜在的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可考虑用于老年人失眠治疗。

褪黑激素是松果体在夜间释放的激素,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青春期发育和季节适应中发挥作用。雷美替胺是一种强效的MT1和MT2受体激动剂,亲和力是褪黑素的3~16倍,它是此类药物中唯一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批准的。它通过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睡眠调节机制治疗失眠。由于在高脂肪膳食中服用雷美替胺会改变它的药代动力学,所以不建议在高脂肪餐后服用雷美替胺。它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和疲劳。为了评估雷美替胺治疗老年失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国外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包含829例65岁以上老年失眠症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雷美替胺显著降低了睡眠潜伏期,并且停止治疗后,他们没有发现明显的戒断或反弹性失眠。一项包含5个随机临床试验的荟萃分析表明,尽管它的耐受性与安慰剂一样好,但它并没有在临床上有意义地改善整体或睡眠结果。因此,美国内科医师协会不推荐使用它。然而,美国睡眠医学会指南认为使用该药收益大于最小潜在危害,建议使用。

3、地达西尼:

药物治疗是治疗失眠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镇静催眠药物受耐受性、依赖性、过度镇静、日间嗜睡和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在失眠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既往常用苯二氮䓬(BZDs)类安眠药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R)的α亚基结合的选择性差,半衰期长,导致日间嗜睡,日间思维混乱等残留效应。非BZDs类安眠药虽然对α1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高,但半衰期较短,对于睡眠的维持效果较差。这两类药物还存在耐受性、戒断反应以及严重的酒精相互作用等问题。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虽然可以调整睡眠节律,但仍存在用药安全性问题。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治疗失眠尚缺乏有力的证据。

地达西尼是一种新型的BZDs药物,属于GABAA-R部分激动剂,用于治疗失眠。地达西尼通过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觉醒次数来增加总睡眠时间‬,并改善睡眠的连续性。地达西尼可增强GABAA-R介导的GABA电流,与GABAA-R的α2和α3亚基相比,地达西尼对α1亚基显示出中等选择性。它对α1亚基有中等强度的激动作用(最大激动作用为1μmol/L地西泮激动作用的62%)。地达西尼对于GABAA-R的α1亚基的选择性作用,有可能减少完全激动剂相关的不良反应。此外,地达西尼的消除半衰期为3~4h,预示其耐受性和残留不良反应的风险降低。地达西尼主要在肝脏代谢,在肺脏和肾脏也有部分代谢。研究显示,地达西尼代谢主要由黄素单加氧酶介导,只有少量的CYP2D6和CYP3A4 参与地达西尼活性代谢产物Ro46-1927的生成,基本不受通过CYP450酶代谢药物的影响。因此,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少,表明联合用药的安全性较好。目前,该药物的I~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均显示其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治疗失眠方面有着良好的前景。

来源:南开孙药师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