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太微接待71家机构调研,包括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08 16:48 2

摘要:2025年5月8日,裕太微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6日接待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1家机构调研。

2025年5月8日,裕太微披露接待调研公告,公司于5月6日接待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71家机构调研。

公告显示,裕太微参与本次接待的人员共1人,为董事会秘书王文倩。调研接待地点为线上会议。

据了解,2024 年裕太微实现营业总收入 39,622.65 万元,同比增长 44.86%,主要受益于行业周期性回暖及新品规模化放量,研发投入保持高位。其七大产品线布局深化,部分芯片完成规模化量产,2025 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长,研发投入高,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改善,业务端有新突破。

据了解,互动交流环节中,介绍了行业情况、营收增长驱动因素、平衡研发与盈利措施,还涉及各芯片的进展、车载芯片规划、海外市场发展情况,以及提升管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举措。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公司营收增长得益于行业复苏与产品创新等。

据了解,公司在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交换机芯片、网卡芯片等方面取得成果,车载芯片有相应进展和规划,海外市场营收增长,通过完善治理机制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调研详情如下:

说明:对于已发布的重复问题,本表不再重复记录。

一、经营情况更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9,622.65万元,同比增长44.8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9,602.27万元,同比增幅52.78%,主要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回暖及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等新品规模化放量,全年营收呈逐季递增趋势。研发投入保持高位,全年累计 29,360.50 万元,同比提升32.40%,占营收比重74.10%,重点聚焦2.5G网通产品迭代、24口及以下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开发、车规级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研发等战略领域,相关产品规划于2024-2026年分阶段量产。

2024年度,公司七大产品线布局深化,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交换机芯片、网卡芯片及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完成规模化量产。其中,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作为核心增量引擎,营收增幅突出,印证在设备升级的应用推进及国产化渗透的政策推动下该产品市场渗透卓有成效。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矩阵持续完善,覆盖单口至8口多端口型号,为2.5G技术迭代储备产品势能。车载领域实现关键突破,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在一些国内主流车企实现了规模量产;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在多家车厂进行测试,后续将强化车载产品生态闭环。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8,103.77万元,同比增长11.73%;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已进入第三轮周期的后半段赛程,当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90.39%,主攻中高端网通及车载高速通信系列产品。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改善,运营效率优化趋势显现。业务端,车载以太网方案深化与主流车企合作,同时2025年新切入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形成初步营收贡献;海外市场布局持续提速,全球化战略进入落地深化阶段。未来,随着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及多口交换机芯片需求释放、车载芯片量产爬坡叠加机器人赛道应用场景拓展,公司业绩将持续向好发展。

二、互动交流环节

1、请介绍一下目前整体的行业情况

答: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达 6,27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1%,年销售额首次突破 6,000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销售额达1,709亿美元,同比增长17.0%,环比增长 3.0%。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年销售额增长了18.3%,这得益于国内需求和技术升级的推动。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支出连续五年位居全球首位,2024年采购额达496亿美元,同比增长35%,占全球市场份额42.4%。在半导体技术迭代加速与全球产能结构性扩张的驱动下,公司 2024 年实现全年营业收入39,622.6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86%,基本恢复至2022年全年营收规模,标志着业务全面回暖。

2、2024年营收增长的具体驱动因素有哪些?

答:2024 年公司营收显著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复苏与产品创新突破双重驱动:全球半导体市场结构性回暖背景下,下游客户需求有所增长;公司核心产品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在国内运营商市场的FTTR和XPON产品领域,凭借卓越的性能和稳定的品质,取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带动该产品贡献营收 14,169.78 万元,印证市场渗透成效;与此同时,车载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已在一些国内主流车企实现了规模量产,新推出的车载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在多家车厂进行测试。未来几年,公司车载业务将重点围绕车载以太网、SerDes等车载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进行开展。公司通过技术突破精准匹配通信升级与汽车智能化需求,叠加行业复苏周期,形成营收增长双引擎,业务结构进一步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3、公司如何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的改善?

答:公司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2.40%,为2.94亿元,主要用于支撑数据通信市场拓展及符合产业趋势的新业务布局,相关研发成果转化遵循行业规律,需经历验证周期后才能实现量产收益,短期成本前置对盈利形成阶段性压力;与此同时,市场需求驱动的部分新兴领域产品占比提升,其盈利水平受目前业务拓展期的规模化效应不足等因素影响,叠加行业竞争环境下对成熟产品的定价策略优化,共同影响当期盈利水平。为平衡技术投入与盈利改善,公司正通过以下举措系统性优化:一是加速核心技术平台产业化进程,聚焦高附加值项目的量产转化效率,缩短研发回报周期;二是强化产品组合动态管理,通过技术协同与解决方案升级提升高潜力业务的盈利贡献;三是深化全链条精益管理,从研发规划、工艺优化到供应链协同多维度降本增效。未来,公司将依托技术积累与商业化节奏的精准匹配,持续提升研发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盈利能力稳步改善。

4、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目前的进展情况

答:公司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千兆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以及2.5G以太网物理层芯片大规模出货的企业。随着 5G WiFi 带宽的持续升级,2.5G 以太网产品在中国的时代正式开启。10GPON 路由器、50GPON 路由器和5G基站的应用数量与日俱增,2.5G及以上速率的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需求量也逐步增加。这为公司新品在未来三到五年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较大的市场机会。公司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2.5G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2024年作为2.5G网通产品项目的量产爆发年,实现了单个产品项目 14,169.78 万元的营业收入。同时,公司千兆网通以太网物理层芯片也正不断完善产品种类,目前已有单口、2口、4口和8口等多种速率下不同端口数的产品,也将为2.5G技术迭代储备产品势能。

5、公司在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上做了哪些工作?

答:以太网交换机芯片领域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参与者掌握了大部分市场份额。由于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客户及应用壁垒和资金壁垒,因此当前行业整体国产程度较低,国内参与厂商较少。其中,能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更是寥寥无几。公司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集成以太网物理层芯片的以太网交换机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截至2024年期末,公司已量产出货5口、4+2口、8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目前单口速率千兆/2.5G),另有2口、16口和24口以太网交换机芯片问世,预计2025年整个网通以太网交换机芯片将进一步放量。

6、请介绍一下公司目前在以太网网卡芯片上的情况和优势

答:公司目前是中国境内极少数实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规模量产的企业。公司第一代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的以太网物理层接口在 CAT5E 线缆上的连接距离超过 130 米,PCIE 接口眼图性能优异,双向打流带宽超过1.5G bits/s,居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内对于PC机、服务器加大更新迭代的政策出台,该款芯片后续也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除了千兆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之外,2.5G 网通以太网网卡芯片也处于预研阶段,研发进度正按计划进行中。

7、车载芯片目前的进展和未来规划?

答:在全球,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带来了整车算力的提升,也带来了高速车载通信芯片的需求大幅增加。全球车载有线通信芯片的市场前景广阔。其中,车载以太网和车载串行解串芯片的需求增长尤为迅猛。面向这个大趋势,过去几年,公司持续加码投入。公司于2020年实现了车载百兆物理层芯片的量产,2023年车载千兆物理层芯片问世并开始量产,2024 年成立单独的车载事业部,专注于车载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产品战略和规格制定、研发设计、市场推广和销售。2025 年将实现车载交换机芯片的量产,以及车载高速视频传输芯片的送样。未来几年,公司车载业务将重点围绕车载以太网、SerDes等车载高速有线通信芯片进行开展。

8、海外市场发展情况和规划?

答:对于整个芯片设计行业而言,海外的应用场景和客户范围更为广泛。高速有线通信芯片的应用同样如此,海外的需求量相较于国内具有更大的空间。综合考虑市场需求、业务连续性要求、团队扩张和产业集群建设,2022 年,公司新设新加坡发展中心,并以较快速度完成早期团队建设。2023年,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一年的时间攻进多国主要供应链,实现海外营业收入金额为2,860.60万元,突破到千万级水位线。2024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金额为7,375.73万元,同比增长157.84%。未来,公司将在继续巩固国内业务的同时,放眼全球,积极拓宽业务版图,由立足境内的科技型创业公司向全球化的商业集团转变。

9、公司如何提升管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答: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法律法规,通过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等治理机制,明确各层级职责与权限,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与监督体系,使公司能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时,快速做出正确决策,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2024年,裕太微深化公司治理,并将董事会战略投资委员会升级为董事会战略投资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把 ESG 理念融入公司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来源:金融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