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看过《五十公里桃花坞》的人都知道,她光是坐在那里嗑瓜子都能贡献热搜词条,和郭麒麟互怼的片段现在还是B站鬼畜区的常客。
孟子义的综艺节目一直都很有效果的好吧。
看过《五十公里桃花坞》的人都知道,她光是坐在那里嗑瓜子都能贡献热搜词条,和郭麒麟互怼的片段现在还是B站鬼畜区的常客。
在跑男里更是自带"反套路"属性,别人认真做任务时她突然来句"导演组是不是在整我",直接把场子搞活了。
说到底综艺节目不就是图个开心吗?《奔跑吧》从第一季开始就不是体育竞技类节目,要真是拼体能的话,邓超当初的"学霸人设"早该翻车八百回了。
节目组找嘉宾的标准从来都是综艺感>运动能力,沙溢挺着肚子能撕名牌,王鹤棣靠颜值也能圈粉,怎么到了孟子义这儿就要用运动员标准来要求?
仔细看正片数据就知道,孟子义单人镜头总共才2分37秒。
这时间还不够某些嘉宾在转场车上补个妆,可热搜上愣是吵出了"孟子义霸屏两小时"的架势。
有网友扒出她出场的十分钟里,其实七分钟都是集体镜头,剩下三分钟还要分给同组其他嘉宾。
这波舆论明显不对劲,倒像是有人拿着显微镜在挑刺。
现在的跑男早不是当年"伐木累"一家亲的格局了。
李晨、郑恺这些元老逐渐转型幕后,新鲜血液里既有流量小生也有资本力捧的新人。
节目组招商会上明码标价:常驻嘉宾要带3000万以上商务资源,飞行嘉宾也要自带品牌植入。
孟子义突然被官宣为"特别挚友",相当于空降了个能带货能造梗的全能选手,这不就是活靶子吗?
追过综艺制作的都知道,每个固定机位背后都是资源博弈。
某期节目里孟子义明明完成了高光任务,镜头却切给了另一位正在补口红的艺人。
有现场观众爆料,游戏环节她贡献了三个有效笑点,最后正片只保留了个"四肢不协调"的槽点。
这种剪辑手法,像极了当年某女团选秀里的"防爆"操作。
其实艺人在综艺里的表现,七分靠剪辑三分靠自己。
还记得孟子义在桃花坞煮饭把厨房烧了吗?节目组要是想黑她,完全可以剪成"作秀翻车",结果愣是变成了"笨蛋美人"的圈粉现场。
这次跑男风波,说到底不是她做得不够好,而是有人不想让她太好。
现在的观众早就不是傻子了。
微博上有人发起"显微镜看跑男"活动,把孟子义每个镜头逐帧分析:第12分钟帮队友系鞋带,第28秒主动cue流程,甚至发现她悄悄给工作人员递过纸巾。
这些细节拼凑出的形象,和热搜上的"划水怪"根本对不上号。
节目组最近的操作也很迷。
先是发了个"全勤奖"给某新人,转头又给孟子义加了个"氛围担当"头衔。
这种左右互搏的官宣,像极了平台同时押注多个项目的套路。
有业内人士透露,今年跑男的广告商指名要"新鲜面孔",这才有了突如其来的"挚友"空降。
说到底还是利益蛋糕不够分了。
某品牌把原定给常驻嘉宾的酸奶代言转投了孟子义,某视频平台把她的综艺cut单拎出来做推广。
这些动作触动了多少人的奶酪?看看弹幕里突然增多的"不如某某某"的拉踩评论,就知道这场博弈早从线上蔓延到了线下。
观众其实就想看个真实反应。
上次孟子义在泥潭游戏里摔了个四脚朝天,弹幕全在刷"救命她怎么这么好笑"。
这种浑然天成的综艺感,可比硬凹人设的艺人珍贵多了。
节目组与其搞些虚头巴脑的title,不如好好利用她的"热搜体质"。
现在的综艺江湖早变天了。
流量明星带不动收视,老牌艺人有审美疲劳,制作方都在寻找能自造话题的"活人"。
孟子义在片场敢素颜吃盒饭,直播时能自黑"全网嘲",这种真实恰恰是当下最稀缺的综艺资源。
某些人防她就像防台风,殊不知观众早就腻味了人工造雨。
这场风波倒是给行业提了个醒:与其费劲打压冒头的新人,不如想想怎么把蛋糕做大。
当初杨迪被嘲"综艺混子",现在哪个节目不想请他当定海神针?白鹿靠跑男逆袭成"收视女王",证明观众永远欢迎有生命力的表现。
或许下次该担心的不是孟子义抢资源,而是其他艺人接不住她的梗。
追了八季跑男的粉丝说得实在:"我们不在乎谁是皇族谁带资进组,就想看明星放下包袱真玩起来。
"当孟子义在指压板上疼出表情包时,当她把绕口令说成外星语时,这些不修边幅的瞬间才是综艺最该保留的精华。
至于那些藏在剪辑背后的暗流涌动,终究敌不过观众手中的遥控器。
来源:端午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