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赛轮“液体黄金轮胎”通过采用世界首创液相混炼技术,成功打破了困扰轮胎届百年的 “魔鬼三角” 难题,在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同时,提升了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
近日,全球领先的品牌估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了2025全球轮胎品牌价值排行榜。
赛轮轮胎2025年品牌价值增长13%,以9.05亿美元(约65.53亿人民币)的品牌价值首次跻身全球十强。
Brand Finance表示,赛轮今年还成为了中国最具价值、增长最快的轮胎品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表现最为出色。
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轮胎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跃升,更揭示了传统制造向高端化、全球化转型的深层逻辑。
这一跨越式增长的背后,是赛轮轮胎技术、产能、营销的三重共振:
1、技术溢价重塑品牌内核:
赛轮“液体黄金轮胎”通过采用世界首创液相混炼技术,成功打破了困扰轮胎届百年的 “魔鬼三角” 难题,在降低轮胎滚动阻力的同时,提升了抗湿滑性能和耐磨性能。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十年的研发投入。2024年赛轮研发支出达10.13亿元,同比增长20.82%,构建起从基础材料研发到智能制造的完整创新体系。其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已形成覆盖乘用车、商用车、特种车辆的全场景矩阵。
在《Auto Bild》2025年夏季轮胎测试中,赛轮Atrezzo ZSR2轮胎从52个国际品牌中脱颖而出,创下该机构39年测试史上中国轮胎最佳战绩。
并且,在技术门槛高、利润丰厚的非公路胎领域,赛轮轮胎已实现49-63吋全系列巨型工程子午胎产业化,构建起覆盖工程机械轮胎全场景解决方案。
液体黄金轮胎不仅为赛轮带来了更多销量上的突破,也通过技术上的升级、创新带来了品牌力的不断攀升。这一技术突破打破了中国轮胎“低端低价”的固有标签,直接切入高端替换市场。
2、全球化扩张支撑品牌渗透
作为中国第一家在海外建厂的轮胎企业,赛轮早在2012年便启动海外建厂,越南、柬埔寨工厂贡献了其70%的海外市场份额。
2024年轮胎产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分别达7481.11万条、7215.58万条,涨幅达27.59%、29.34%,且基本实现"以销定产"的良性循环,充分印证市场需求仍有充足增长空间。
2024年,赛轮轮胎加快全球化产能布局,不断推进柬埔寨、墨西哥及印度尼西亚等生产基地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有效提升了全球生产基地的运营效率。
截至目前,赛轮轮胎共规划建设年生产2765万条全钢子午胎、1.06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4.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届时,赛轮轮胎规模将比肩全球一线品牌。
3、体育营销绑定高端认知
先是联合央视新闻,推出《国潮赛轮“金”彩绽放》特别直播节目, 让央视主持人撒贝宁、郭若天、冯硕携手汽车达人铁豆,一起解密赛轮液体黄金轮胎的创新力量。
然后,在赛事营销上,从2017年首次参与D1飘移赛开始,到2024年跻身国际汽联(FIA)官方供应商名单,成为首个获得国际汽联认证的中国轮胎品牌,赛轮用七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技术跟随”到“标准制定”的逆袭。
今年2月,公司更与小米汽车合作开发SU7 Ultra专用赛道高性能轮胎PT01,单价高达3050元/条,显著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
通过赛事合作,赛轮轮胎成功将技术实力转化为消费者心智占领,其“以赛促研”的策略,成功将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竞争力,推动了中国轮胎品牌从“制造”向“智造”的转型。
透过赛轮的崛起轨迹,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品牌的成功,更是中国轮胎产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战略转型样本。
而赛轮的突围证明,中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已从成本优势转向系统优势。当技术创新、全球运营和品牌价值形成协同效应,中国轮胎企业正在改写全球产业格局。
这场静悄悄的产业革命,不仅属于赛轮,更属于所有坚持长期主义的中国制造者!
来源:汽车保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