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到自己十多年前就切除了子宫,刘阿姨不由得怀疑:“我切除子宫都十多年了,怎么还会患上宫颈癌呢?”医生了解到她此前只是切除了子宫体,并未将子宫颈切除。
刘阿姨今年五十出头,半个月前因同房后阴道出血而到了医院就诊,结果被确诊宫颈癌。
想到自己十多年前就切除了子宫,刘阿姨不由得怀疑:“我切除子宫都十多年了,怎么还会患上宫颈癌呢?”医生了解到她此前只是切除了子宫体,并未将子宫颈切除。
医院经过医师团队联合会诊后,为她安排了微创腹腔镜下宫颈残端切除术+双侧附件切除术,手术很顺利,术后第二天刘阿姨就可以下床活动了。
恢复好的刘阿姨之后便出院了,不过医生叮嘱她要做好定期体检,以防复发。
不少看完上文的读者会好奇,既然子宫都切了,哪来的宫颈癌变呢?
其实,切除子宫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子宫次全切除、全子宫切除、广泛子宫切除。
子宫次全切除保留了子宫颈,只是将子宫体切除了,但子宫颈依然可能会发生宫颈癌变,现在应用越来越少;全子宫切除是将子宫体和子宫颈一起切除,是目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广泛子宫切除是除了切除子宫和宫颈外,还将子宫周围的组织及部分阴道切除了,多见于治疗部分子宫内膜癌以及宫颈癌早期,必要时还可能会切除卵巢和输卵管。
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郑普清表示,子宫其实分为子宫体和子宫颈两个部位,大家常说子宫癌是指子宫内膜癌,而宫颈癌则是子宫颈的病变,是发病率最高的妇科癌症。一般对于需要切除子宫的患者来说,医生会建议她一并将宫颈切除,以免后期发生病变手术难度加大。
子宫作为女性孕育宝宝的器官,很多患者担心切除子宫后会变成男人。但其实女性切除子宫后,只要卵巢功能正常,分泌性激素的功能就还在,也不用担心会变成男人。
子宫的主要功能是生育和月经来潮,因此,切除子宫的女性与正常女性相比,会有两个不同:
第一是不能生育,子宫可以用来孕育生命,切除子宫后就相当于失去了生育能力。
第二不会再来月经,月经是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形成的,如果切除子宫,那子宫内膜就会停止脱落,月经也会消失。
宫颈癌顾名思义即发生在宫颈的癌症,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女性第二大高发癌症,其高发年龄为50-55岁,但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年轻女性中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口服避孕药、经济状况低下、吸烟、性传播疾病和免疫抑制因素等原因有关。
当然并不是感染了HPV就一定会得宫颈癌,超90%的HPV感染都是一过性的,可通过人体自身免疫力清除掉。只有高危HPV持续感染,才可能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
从高危性HPV感染到宫颈癌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HPV持续感染可能会诱发宫颈上皮内瘤变,放任发展就可能成为宫颈浸润癌,期间可能需要8—12年。
尽管早期宫颈癌不会有明显的症状,但只要细心观察,还是会有一些蛛丝马迹,当身体出现以下几种异常时,一定要尽早检查。
1、阴道不规则出血
宫颈癌早期患者可能会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出现,如果在两次月经之间或绝经后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现象,要注意引起重视。
2、接触性出血
用力排便、性交或妇科检查后,如果阴道出现接触性出血,可能是癌变组织受刺激导致血管破裂所致。
3、阴道分泌物异常
宫颈癌早期患者会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的现象,随着病情的进展,分泌物可能会带有血丝或有恶臭味出现。
4、盆腔疼痛
宫颈癌进一步侵犯子宫或周围神经,患者就可能会有下腹部或腰骶部疼痛症状出现。对于持续性的疼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
癌症的预防大于治疗,宫颈癌是目前有明确致癌因素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想要降低患癌风险,建议要做好下面几件事!
1、尽早接种 HPV 疫苗
HPV疫苗能很好地预防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市面上有2、4、9价的HPV疫苗,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年龄和经济能力选择接种合适的疫苗。
2、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女性即便接种了HPV疫苗,依然要注意做好定期筛查,可通过宫颈细胞学筛查、HPV检查来筛查宫颈癌前病变,尤其是有性行为的女性,建议25岁后进行筛查,但不建议太年轻的女性筛查,会增加恐惧和焦虑。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预防宫颈癌,平常要做好预防,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尽早戒烟、避免过早性生活和不洁性行为等。
乳腺癌、宫颈癌都是女性高发的妇科癌症,即便切除了子宫但未切除子宫颈,依然可能会患癌。女性如果出现上述几个症状,要警惕宫颈癌来临,平常一定要做好宫颈癌的预防。
参考资料:
[1] 《子宫都没了,还能得癌?》.苏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2025年4月18日
[2] 《切除子宫10年后竟患宫颈癌?》.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2024年4月10日
[3] 《【以案说医】“子宫切除术”需要了解的那些事》.界首市中医院.2022年9月9日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来源:奇妙的本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