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8日,熹非品牌创始人周菲莉、非遗文化传播达人成金池受邀做客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对话品牌”节目,与主持人近宁围绕“非遗走进生活,文化引领产业”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分享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创新实践。该活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联合主
5月8日,熹非品牌创始人周菲莉、非遗文化传播达人成金池受邀做客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对话品牌”节目,与主持人近宁围绕“非遗走进生活,文化引领产业”主题展开深度交流,分享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的创新实践。该活动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浙江卫视(中国蓝新平台)联合主办,以“助力共同富裕”为主线,旨在通过文化赋能产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与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熹非品牌:以服饰为媒,解锁女性成长新范式
访谈中,周菲莉阐释了熹非品牌的精神内核:“‘熹’是晨曦微光,‘非’为辩证破界——我们希望女性在不确定的时代里,挣脱定义束缚,寻得内心笃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未必耀眼,却能温暖自己、照亮他人。”她强调,品牌不止于中式服饰设计,更通过“穿搭沙龙”构建女性成长社群,在日常穿搭体验中传递中式美学,激发搭配创意,并基于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服务。
“我们鼓励女性在沙龙中分享创业项目,复制活动模式,联动场地与媒体资源,将‘美’转化为生产力。”周菲莉表示,熹非通过赋能女性创业,搭建“美学+产业”共赢平台,让中式服饰成为连接文化认同与经济价值的桥梁。
成金池:让非遗成为“生活刚需”,叩响世界文化对话之门
作为非遗文化传播者,成金池从童年记忆出发,讲述了非遗技艺背后的文化温度:“外婆的苏绣花鸟、老艺人的面人手艺,都是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活态传承。”他指出,非遗是新中式设计的灵感源泉,其团队深耕“非遗生活化”,将宋锦、香云纱等传统面料,与苏绣纹样、蓝印花布技艺融入现代服饰,打造可穿戴的文化符号。
“当外国友人穿着绣有吉祥纹样的新中式服装,手持亲手剪裁的‘福’字,背着蓝印花布包兴奋分享时,我看到了文化共振的力量。”成金池分享的国际交流案例,展现了非遗从“技艺展示”到“生活方式”的转变。他强调,非遗传播不仅是服饰或器物的输出,更需通过历史、哲学等内核解读,让世界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他呼吁更多设计师、教育工作者与爱好者加入,让非遗元素渗透生活点滴,推动中国文化“从身边走向世界”。
东方杯赋能:文化央企与主流媒体共筑家乡代言矩阵
据悉,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以“青少年使命担当”为切入点,依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文化资源与浙江卫视的传播优势,通过多元文化表现形式推介地方特色产品,助力共同富裕。活动负责人表示,此次访谈聚焦非遗与产业融合,正是响应“文化赋能经济”的生动实践,未来将持续搭建“品牌对话”平台,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新活力。
随着消费升级与文化自信的提升,非遗正从“保护传承”迈向“创新应用”。周菲莉与成金池的分享,不仅展现了非遗融入生活的多元路径,更勾勒出“以文化人、以产惠民”的共赢图景——当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共鸣,当东方美学与世界视野交汇,非遗终将成为照亮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播的“熹微之光”。
欢迎评论区留言,邀请幸运观众走进浙江卫视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做品牌曝光
来源:东方杯~我为家乡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