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张桂梅式好民警丨牛耀忠:八年小警亭,护好大景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08 20:36 2

摘要:2025年,丽江全市公安机关认真开展学习张桂梅“四对照四看一承诺”实践活动,深入发掘民辅警中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大爱无疆,在平凡岗位争做平凡英雄的人和事,在全市掀起“学习张桂梅老师,做张桂梅式好民警”热潮,用身边榜样教育影响全体民辅警,不断形成和提升

2025年,丽江全市公安机关认真开展学习张桂梅“四对照四看一承诺”实践活动,深入发掘民辅警中坚守初心、对党忠诚、无私奉献、大爱无疆,在平凡岗位争做平凡英雄的人和事,在全市掀起“学习张桂梅老师,做张桂梅式好民警”热潮,用身边榜样教育影响全体民辅警,不断形成和提升丽江公安新质战斗力,有力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

时针刚扫过七点,牛耀忠又如往常般出发了。沿着一条五花石铺成的小巷,他一路走走停停,时而缓步细数巷子里已开门的小店,时而认真打量路边的监控设施是否完好,时而又驻足盯着环卫工手里的竹扫帚划过步痕斑驳的石缝,沙沙声惊起的那只墙头打盹的小花猫。

路过拐角的一间间小铺子,早起的阿孃正支开窗棂准备迎接第一位来客,河边打银小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游鱼纹在银器表面苏醒,卖糕团的阿婆家笼屉掀开的热气已漫过街角,油润的红糖香裹着米糕味儿勾得人鼻尖发痒……

从位于丽江大研古城最南端的派出所出发,到最北端的玉河广场警务亭,这段横跨整个古城的路,牛耀忠与搭档们整整走了八年。每天清晨,他们都要沿着小巷子走去警务亭值班,一路看着这座古城在烟火气中一点点苏醒,游客们从四面八方涌入将一条条空寂的小巷渐渐塞满,听着商户口中愈来愈响亮的吆喝声,仿佛接下来24小时的值班工作都充满了干劲。

成立于2017年的古城派出所玉河警务亭,由数名民警和8名固定辅警组成,每天以1名民警+4名辅警的形式进行24小时制值班,承担着服务游客、日常接处警、巡逻防控、应急处置等工作。

对于牛耀忠和警务亭的其他民辅警而言,虽然每一天的工作大多数是为游客指路、寻找遗失物品、寻找走失小孩等十分琐碎的小事情,但正是这些大多数人看来不起眼小事情,组成了丽江古城这方小天地的“和和美美”,而每天清晨来交接班的路上,环卫阿孃扫帚下的唰唰声、打银小伙小锤子敲下的花纹、阿婆笼屉里的米糕味,就是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平淡坚守守护着的这份“和和美美”最具象化的证明。

距离规定的警务亭交接班时间还剩十分钟,民警牛耀忠已带着同班搭档赵晓东、白建军等四名警员来到警务亭,上一班的值班民警正拿着钢笔在警情记录本上划下最后一道墨痕,他拿过一旁的交接本认真查看起来,趁着接班警员换背心的几分钟空隙,他用手指划过监控屏幕将十余个分区画面细细过一遍。

“警察同志,木府要往哪边走啊?”一名游客从警务亭窗口探进来问道。刚完成接班工作的牛耀忠立马站起身为问路游客指起了方向,“这边,沿着广场前的主路一直往南边走,到四方街再根据指示牌沿着小巷走进去就可以到了。”

目送问路的游客远去,胸前的对讲机突然刺啦作响,一起游客手机遗失的求助警情,牛耀忠一边把警用八大件腰带扣得咔嗒作响,一边招呼搭班警员带上记录本一起去出警,临出门前又压低声音叮嘱剩下一名接班警员:“我俩去出警,你留守警务亭,眼睛别离了监控。”

一小时后,成功帮助游客找回遗失手机的牛耀忠带着警员回来,拿起一旁的水杯喝了几口水稍作休息后,他又坐不住似的走到警务亭前,看了看大水车入口处的人群,“现在大水车旁人流有点大,我们过去走一下吧!”

"这位小同志,我请问下这家客栈要往哪边走?"牛耀忠刚走到大水车前,几名拉着行李箱的老伯便迎上前来问道,“老人家,你们从右边的这条巷子进去,走500米左右就到了!石板路不好拉行李箱,需不需要送您过去?”“不用不用,你们忙得很,我们几个老头子身子骨还硬朗呢!”老人话音未落,身穿汉服的姑娘抱着手机追来:"警官能帮拍个合照吗?这石桥当背景最好看!"牛耀忠笑着接过手机,镜头里忽然闯进个调皮的小男孩,“警察叔叔,给我也拍一张,耶!”。

“牛大哥,警务亭接到报警,有一名小孩与父母走失了,需要我们帮助寻找!”年轻警员凑到正在给游客拍照的牛耀忠耳边低声说道,“好,马上出警!”

手机遗失、孩子走失、老人迷路,一上午的时间,牛耀忠与其他四名警员几乎没有坐下来休息的时间。这间小小的警务亭背后,是年均3000余起的游客救助服务,而挂在墙上的省级和市级“青年文明号”、共产党员先锋亭、文明示范窗口等多个荣誉称号,就是对他们日复一日妥善处置这一个个看似平淡的求助警情的最好褒奖。

临近五一假期,日头攀到警务亭飞檐时,人潮已像春溪漫过青石阶。

看着警务亭前越来越密集的人群,牛耀忠的精神也跟着紧绷起来,值班室的白炽灯管在头顶嗡鸣,他的脖颈随着电脑监控屏幕上的画面微微转动,“像五一小长假这样的景区人流高峰期,即使对讲机里没有警情,我们也不敢放松。按照多年旅游高峰期执勤经验来看,越是人多的时候,越要警惕各类紧急情况的发生……”

牛耀忠如今还清晰地记得那个被他紧急送医的小男孩。那是去年暑期里的一天,牛耀忠如往常般在警务亭值班,突然一名神色焦急、眼角挂泪的女士冲进警务亭,嘴里大声喊着“快救救我的孩子!快救救我的孩子!”

原来,这位女士带着小孩在古城里游玩时,因小孩调皮不听话摔倒了,刚好额头撞到路边的花坛,流了很多血。牛耀忠一边安抚这名着急的母亲,一边冲向事发现场,随后抱着小孩便往医院冲去,“不到15分钟时间就把受伤小孩送到了医院,这种情况一秒钟也不敢耽搁。”几天后,头上包着纱布的小男孩被母亲牵着手,亲自来警务亭向民辅警们致谢。

还有一次,一名突发高反的老年游客在家人的搀扶下来到警务亭,老人的子女称其父亲有些高反身体不舒服,想在警务亭喝杯热水休息一下。警务亭辅警赵晓东看到老人的脸色有些异样,便建议即刻带老人去医院就医,说着便发动警车带老人去了最近的医院。“当时医生说这个老人的情况很严重,还好送医及时,没有生命危险。有些游客对高反认识不全面,我们经常遇到所以看他们的脸色、唇色和肢体反应会有一些判断……”回忆起那次救助经历赵晓东仍心有余悸。

让白建军印象深刻的是一名有行动障碍的老人,“当时我们在一条鲜少有人经过的偏僻小巷子里巡逻,发现有人摔倒在那里,赶过去扶他的时候才发现是一名有行动障碍的老人,已经摔了一会儿了,但是附近没人经过也没监控,他自己也没有力气爬过去拿手机报警了,还好我们巡逻经过,不然情况也会有点严重。”将老人扶起,确认老人无严重外伤后,白建军与搭档将老人抬出古城,随后又驱车将他送回了住处。

“虽然说是5个人的值班室,但你们平时路过很少能看到5个人整整齐齐坐在这里的时候,因为其他4个人不是在处警,就是在出警的路上。”牛耀忠一边盯着监控画面,一边开玩笑般地感慨道。即使旅游高峰期,市局、分局会安排警力增援,但作为古城景区第一入口的玉河警务亭仍有大量求助警情需要处理。

暮色四合时,玉河广场四周的景观灯一盏随着一盏亮起,人流如涓涓细流汇成潮水,石板路上此起彼伏的拖鞋声裹着天南地北的方言笑骂,特色小吃摊前踮脚张望的孩童与举着自拍杆直播的网红撞个满怀,炸鱿鱼香气混着写真姑娘袖间的香风,在叮叮当当的东巴驼铃声中织出一张烟火缭绕的网。

广场东侧的警务亭灯火通明,牛耀忠紧盯监控屏实时调度巡逻警力,对讲机不断传来游客走失、纠纷争执等警情,“牛大哥,我带辅警再出去巡逻几圈噶!”因旅游高峰期被增派过来的另一值班组辅警沐松边说边往外走,他们穿梭于观景台、狮子山、大水车等人员密集区域处置突发状况,肩上的警灯频繁闪烁划破夜色。

因古城酒吧街的营业时间较长,晚上八点到凌晨三点是警务亭开展巡逻防控的重点时段,夜越深,值班民辅警们越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小白,沐松他俩往狮子山方向去巡逻了,我跟晓东去酒吧街走一圈,这几处你重点观察!”牛耀忠一边指着监控交代工作,一边拿上手电筒准备外出巡逻。

经过大水车,牛耀忠蹲下身打着手电筒往桥下照,“虽然桥上的栏杆都很高,但就怕有些醉汉会翻下去……”去年冬天一个温度接近零下的深夜,时间已接近两点,牛耀忠在附近巡逻时突然听到桥下传来一阵异响,他举着手电筒一看,原来是一名醉酒男子落水后爬不起来了,牛耀忠顾不上刺骨的寒冷立马跳下水将男子救了上来,随后又马不停蹄将其送往医院救治,所幸送医及时,男子成功脱离了生命危险。“丽江昼夜温差很大,冬天晚上都是接近零下的温度,虽然水不深,但在里面躺上几小时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已过了晚上十二点,古城大多数巷子渐渐安静下来,唯有酒吧街霓虹闪烁,人潮如织,欢声笑语与动感音乐交织成一片,空气中弥漫着酒香与活力,民辅警肩上的红蓝警灯穿梭其中,让无数躁动的灵魂安定下来。

“不管是上班时遇到醉酒闹事的客人,还是下班时黑漆漆的夜路,只要看到警务亭的灯亮着,我们就啥都不怕了!”小芳是在丽江古城酒吧街上班的一名女生,酒吧打烊下班已是凌晨三点以后,但对她来说,每天在漆黑夜色中下班的路上,那个亮着灯的警务亭就是令她和同事们最安心的存在。

“这类型的纠纷,当事人情绪比较激动,所以跟她说再多道理都是没有用的,只有带她去实地走一圈验证我们的说法,她才会心服口服……”凌晨,结束巡逻回到警务亭,牛耀忠稍作休息之后,与两名年轻警员讨论起了白天处理的一个警情。

那是一名游客与网约车司机之间因下车点问题引发的纠纷。游客李某(化名)准备前往古城内的某网红餐厅打卡,于是在某打车软件打了一辆网约车,因古城内车辆禁止驶入,司机便将李某送达古城口后离开,李某却觉得司机应将其送至餐厅门口,两人发生了争执于是选择报警。

接警后牛耀忠迅速前往调处矛盾,在告知李某古城内车辆无法进入且司机停车点是距离餐厅步行时间最短的位置后,李某依然无法消气,于是牛耀忠开着手机导航准备将李某带至餐厅。

“即使只是这样的小纠纷,我们也经常会拿来复盘、分析,这样我们的年轻干警在遇到类似的纠纷或者当事人时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坐在一旁的民辅警一边听,一边细细记录着。

一间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间,每班五名民辅警,组成了这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入口处的警务亭。每年除夕夜,在广场的热闹舞群旁边执勤边给家人打去问候电话,是他们的常态;每个清晨,从派出所步行到警务亭边感受一方安宁边在心中计划着一天的工作,是他们的常态;每个深夜,从空无一人的小巷到霓虹闪烁的酒吧街一趟趟巡逻,是他们的常态……

给游人指一次路,帮老人抬一次行李,为失主找回遗失手机,将调皮走失的小孩送回父母身旁,把受伤、突发疾病的游客第一时间送到医院,安抚纠纷双方的情绪、化解好矛盾,在商户忧愁时送去及时雨……他们办的不是轰轰烈烈的大案子,但他们却用人民警察日复一日的朴素坚守和一点一滴的温暖,汇聚出了独属于丽江古城的“和和美美”。就像采访结束时,牛耀忠说的一句话,“并非只有专攻大案要案的,才是人民警察。”

签发丨许建珞

审核丨刘 莉

编辑丨严煜霞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