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低血压(PPH)易导致老年人发生晕厥、跌倒和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中华高血压杂志》最新发布的专家共识指出,PPH的治疗需将非药物干预与药物治疗有机结合。共识梳理了咖啡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P-1激动剂等5类药物的特点与应用要点,为临床优化餐后低血压管理提供了关键指导。摘要:餐后低血压(PPH)易导致老年人发生晕厥、跌倒和心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中华高血压杂志》最新发布的专家共识指出,PPH的治疗需将非药物干预与药物治疗有机结合。共识梳理了咖啡因、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GLP-1激动剂等5类药物的特点与应用要点,为临床优化餐后低血
何为餐后低血压?
餐后低血压是与进餐相关的血压下降,是导致老年人晕厥、跌倒及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PPH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临床医师所发现,直到1977年才被正式认定为一种医学疾病。PPH常发生于高血压、糖尿病、帕金森病患者中,在健康老年人群中也不少见。
PPH的病因涉及多种因素,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胃肠激素的变化、内脏血流增加和胃排空速率异常等,其中主要原因是与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障碍。
哪些药物可以改善餐后低血压?
【共识推荐建议】
PPH的药物治疗需要考虑临床适应证及药物风险,避免过多药物干预造成血压波动。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餐后血压下降程度的不同,制订个体化的治疗处方对改善PPH的预后至关重要。1.咖啡因
咖啡因是一种腺苷受体拮抗剂,可以刺激交感神经系统,通过收缩动脉来维持血压。既往研究表明咖啡因可以减缓餐后血压的下降,但既往咖啡因对老年餐后晕厥的研究未发现获益。
因为它相对安全且容易获得,可用于有症状PPH患者进行试验性治疗。但咖啡因应在早餐或午餐前服用,避免在晚餐前服用,以防止患者出现睡眠中断。
2.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是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用于延缓胃排空。阿卡波糖的作用是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所需的酶,从而减缓胃的排空。此外,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可以减少胃肠肽的释放,如介导内脏血管舒张的VIP。
在健康老年人中,100mg阿卡波糖可减弱口服蔗糖后血压的下降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的上升。荟萃分析显示,阿卡波糖可减缓PPH伴糖代谢异常患者餐后血压下降,避免PPH的发生。阿卡波糖可减轻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压下降的幅度,缩短血压下降的持续时间,减少餐后血压波动。现有的大多数研究都是针对无症状的PPH患者,对于有症状患者的研究和报道较少,能否广泛运用于有症状患者还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探讨。
3.瓜尔胶
瓜尔胶是一种天然食品增稠剂,是由半乳糖和甘露糖组成的多糖,研究发现瓜尔胶可延缓胃肠道排空,从而缓解餐后血压下降。
4.生长抑素类似物
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抑制大多数胃肠道激素的分泌,调节内脏血流。研究显示,单次皮下注射奥曲肽可以减轻老年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餐后血压下降。然而,奥曲肽和其他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成本高,需要皮下注射,且不良反应(包括腹痛和腹泻)发生率较高,因此奥曲肽只用于有严重PPH的患者。
5.GLP-1激动剂
短效GLP-1激动剂,如艾塞那肽和利司那肽对餐后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与外源性GLP-1给药相似。皮下注射利司那肽(10μg)可显著减缓胃排空,减弱餐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量的增加和餐后血压的下降。
长效GLP-1激动剂,如艾塞那肽长效制剂和司美格鲁肽,对餐后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较少。近期有证据表明,艾塞那肽长效制剂和司美格鲁肽长期使用可减缓胃排空。因此,长效GLP-1激动剂也可能减少餐后血压降低。然而也有研究显示,在健康人群中,GLP-1受体激动剂不会立刻影响血压,长期应用还可轻度降低收缩压,这归因于尿钠增加和体重减轻。虽然GLP-1激动剂为PPH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但有必要在更大的患者队列中进行进一步疗效验证研究。
PPH的非药物治疗手段有哪些?
PPH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使得单纯药物治疗很难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充分认识到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重要性。
【共识推荐建议】非药物治疗是
PPH治疗的基础,存在不同合并症和生活习惯的患者可以给予个体化生活干预处方。非药物治疗的主要策略之一是减缓胃排空,以延迟消化产物暴露于小肠。延迟排空、增加胃扩张可使交感神经活动增加,从而减少餐后血压下降。因此,少食多餐和多喝水有助于维持胃充盈和减缓胃排空。
对于存在PPH的患者,应该建议其餐前饮水,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少食多餐,尝试用果糖或木糖作为葡萄糖的甜味替代剂,避免饮酒,适当饮茶、咖啡,餐后适当运动(餐后间歇性步行),调整降压药的服药时间(在两餐之间服用降压药),避免服用利尿剂。
对于有症状的PPH患者建议在饭后仰卧休息,因为站立或坐位会产生额外的降压作用。对于非高血压患者,过多限制盐摄入量会减少循环血容量,从而为PPH创造了条件。炎热的天气导致皮肤血管舒张和出汗增加,脱水也会减少循环血容量,使高危人群更容易发生PPH,易感人群可以通过摄入足够的液体来预防。因此,减少PPH的诱因和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减轻PPH的症状及风险。
表2 非药物治疗手段的干预效果
文献索引: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高血压防治分会.餐后低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 2025; 33(01): 4-13.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心内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