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进入教室被打死,校园安全岂能如此粗暴“治理”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08 22:51 2

摘要:5月7日,江苏扬州技师学院发生保安在教室内打死流浪犬事件。目击者反映,一只在校内活动多日的流浪犬当日进入教室后,两名保安持器械当众打死流浪犬。校方教师向记者证实被处置的系“流浪狗”,所属兴扬保安公司承认处置方式失当,已对涉事保安作出停职待开除处理。(5月8日

□张怡婧(山西大学)

5月7日,江苏扬州技师学院发生保安在教室内打死流浪犬事件。目击者反映,一只在校内活动多日的流浪犬当日进入教室后,两名保安持器械当众打死流浪犬。校方教师向记者证实被处置的系“流浪狗”,所属兴扬保安公司承认处置方式失当,已对涉事保安作出停职待开除处理。(5月8日 《新京报》)

从校园安全角度来看,流浪狗进入校园确实存在一定风险。它们可能会因饥饿、恐惧等原因攻击师生甚至传播疾病,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因此保安为了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教学秩序对流浪狗进行处置,其出发点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即使流浪狗可能会带来风险,直接将其打死的做法也明显过激。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本应充满人文气息与和谐氛围。当众打死流浪狗的血腥场景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摇篮,其一举一动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流浪动物又如何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

这一事件也暴露出学校对流浪动物管理存在漏洞。我国目前对于流浪动物的处置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规范,这使得各地在处理此类问题时标准不一,且多依赖粗暴驱赶等简单方式,缺乏专业的收容和绝育机制。从法律角度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要求对流浪动物进行“控制处置”。但“处置”并不等于处杀。校方若确有安全管理需求,可以联系专业的收容机构进行人道处理。在教室当众打死不仅违背法治精神更将暴力场景强加于学生,造成不可逆的心理阴影。

要妥善解决校园流浪动物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学校应树立正确的动物保护观,积极与动物保护组织合作。例如对流浪狗进行安全捕捉、送至动物收容所或寻找领养家庭。定期给它们进行体检和免疫、绝育,从源头上减少流浪狗数量。同时加强对师生和安保人员的宣传教育,提升大家爱护动物的意识和责任感。在学校设置专门的流浪动物投喂点,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与流浪动物相处,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实现管理效能和人文关怀的平衡发展。

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如何平衡校园安全与动物保护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教育场所的每一块砖瓦都应浸润人文精神,管理者的每个决策都该传递文明价值。唯有以科学、人道的方式处理流浪动物,才能既保障校园安全,又彰显社会的文明与温情。

来源:红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