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不管怎么说,印军战机被巴方击落这一事实是印方否认不了的了。只不过印方的传统技能还是嘴硬,还在极力将这件事归结为意外。大意了,没有闪和自己未尽全力,巴方不讲武德。
前天,巴基斯坦媒体率先披露巴空军击落了6架印度战机,其中3架法国阵风,1架俄罗斯的苏-30和1架米格-29,另外一架是以色列的无人机。
随后巴方外交部证实打下印度战机的是巴方的歼-10CE。
至于印度方面,由于坠毁在印方领土的法国阵风飞机残骸被附近居民拍下来发到了网上,不承认也不行,不过也只承认坠毁,至于被击落几架则语焉不详。
但不管怎么说,印军战机被巴方击落这一事实是印方否认不了的了。只不过印方的传统技能还是嘴硬,还在极力将这件事归结为意外。大意了,没有闪和自己未尽全力,巴方不讲武德。
打口水仗,从印度的角度看,全球那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把夸夸其谈和毫无道德底线发挥到极致,那确实是没人能整得过印度。
《左传》中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里的“祀”可以理解为思想、价值观、意识形态。这些都是用语言表达并传播开来的。“戎”就是它字面的意思:暴力手段。手段,那就是做以及怎么做。
基于上面的解释,“祀与戎”还可以再简化一下,那就是“说和做”。
印度战机这次挨打,是典型的说得很好,做的很差。具体说就是在需要动手去做的军事工业上抄近道搞速成,方式就是买买买,好像这就能一次到位,立马可以成为除美俄之外的世界第三军事强国。
眼下印度这世界第三的成色算是被检验出来了,法国为了给自己留点儿脸,已经要求印度方面禁飞阵风战机。
那么看上去同样是外购的战机,为什么巴基斯坦能迅速胜出,巴方与印度相比到底强在哪儿?
这其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巴方是买了学,从最基础的开始自己动手慢慢积累,巴方枭龙的产线已经成熟量产,歼-10CE巴方的国产化率已经是近五成。而且在体系作战方面越来越重视各作战单元的兼容性。通俗点说就是什么时候拔刀,什么时候举枪,向什么目标挥刀,冲着什么目标开枪,都是在系统化的统一合作下完成的。
反观印度这边,军备采购上是东一榔头,西一棒,美欧俄制装备是想起来买啥买啥,别说后勤能不能手忙脚乱整明白各种耗材和零配件谁是谁家的,仗打起来,各武器系统的兼容性都得搞个中间载体抠脑袋想半天,这么搞,在现代战争武器装备超视距瞬间完成作战动作的情况下,是真嫌死得慢。
实际上印度也是想走国产化道路,造自己的高端战机。但是这种想法落实到实践中就是成了好大喜功。
以光辉战机为例,这玩意儿研究了30年,一开始起点定得就很高,这没问题,理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就实现了呢。
到了真正做的实施阶段,这问题就出来了。由于印度航空工业没有任何原始积累,造飞机就是依葫芦画瓢。可起点太高,根本就没葫芦,拿什么画瓢。
所以这光辉战机的研制过程一拖再拖,磨磨唧唧等着葫芦出来照着抄,超前的梦想在现实中就是摆的烤全羊的架势,真正端上桌的是羊蝎子,骨头架子有了,肉是一点没剩。
这劳什子玩意儿别说性能怎么样,产能都跟不上,服役八年也只装备了40来架,飞行训练也抠抠搜搜的掐着点儿,就这还时不时摔一架。这要放在实战,那不得被打成渣。
可印度这大聪明也有自己的招儿,光辉战机就只展示不实战,这么弄你还真不能说它不行。当初的美好愿望,宏伟设想就惊不醒戳不破。不过这种国家的不老实带来的恶果必定得由他们自己国家承担。
前段时间一直在写某医院某医生的事儿,这事儿能发生,其实也是源于某些人的不老实,无论是定规矩方便抄近道还是插队速成抄近道,都是类似于印度的这种搞法。至于将来会有什么恶果,那时候我们都死了,他们应该也是这么想的。
来源:点下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