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角梅的病弱枝叶危害极大,不仅影响美观,还威胁植株健康。死亡、受损或染病虫害的枝叶,像“病菌炸弹”,易引发大面积病害,还会消耗大量养分,让健康枝叶“挨饿”。
花友们,三角梅花朵艳丽,谁养谁爱。可不少花友养的三角梅长得稀拉,开花也少。其实,三角梅有它“三怕”的事,掌握养护“技巧”,就能让它花开满枝甚至爆盆。
一、怕“病弱侵扰”,清理枝叶保健康
三角梅的病弱枝叶危害极大,不仅影响美观,还威胁植株健康。死亡、受损或染病虫害的枝叶,像“病菌炸弹”,易引发大面积病害,还会消耗大量养分,让健康枝叶“挨饿”。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及时清理病弱枝叶,能使三角梅感染病虫害的几率降低 30% - 40%。在一项对 500 株三角梅的长期观察中,定期清理的三角梅白粉病发病率仅 6%,未清理的高达 55%;炭疽病在未清理植株中发病率 30%,清理后降至 8%。
修剪病弱枝叶时,工具消毒很关键。未消毒工具会传播病菌,使枝条感染炭疽病概率增加 30%左右,消毒后因工具传播导致的病害发生率可控制在 3%以内。所以修剪前要用酒精等消毒剂给工具消毒。
二、怕“顶端独裁”,打顶促枝增花量
三角梅有顶端优势,主干顶端会优先抢夺养分,导致侧枝生长慢、开花少。
给三角梅打顶,即剪去主干顶端,能打破这种局面。打顶后,养分重新分配到侧枝。相关实验资料显示,打顶后的三角梅枝干直径比未打顶的增粗 20% - 30%,侧枝萌发数量多 40% - 60%。原本独枝的三角梅,打顶后可能长出 4 - 6 个侧枝。持续半年的对比实验中,打顶植株平均长 5.2 个侧枝,未打顶的仅 1 - 2 个。
除打顶主干,合理修剪主干上的分支也重要。将分支剪至合适长度,保留 3 - 4 个芽眼,能使分枝数量在一个生长季增加 50% - 70%。观察发现,合理修剪的三角梅分枝从 5 个增加到 8 - 10 个,未修剪的仅到 6 - 7 个。而且,打顶处理的三角梅花芽分化率达 70% - 80%,未处理的只有 30% - 40%。
三、怕“残花耗养”,及时修剪延花期
花期结束后,三角梅残花会消耗大量养分,影响植株生长和下次开花。
及时修剪残花,能节省养分,让三角梅为下次开花蓄力。数据统计显示,及时修剪的三角梅下次花期可提前 7 - 12 天,花期持续时间延长 15% - 25%。如原本花期 35 天,修剪后延长到 40 - 44 天。同时,修剪残花还能提高花朵质量,使花朵直径增大 10% - 15%,花色更鲜艳。
修剪三角梅时,要选对时间,冬季或早春为宜,此时三角梅休眠,修剪影响小。数据资料表明,此时修剪新枝萌发率比夏季高 25% - 35%。另外,不能过度修剪,每次修剪枝条量不宜超植株总枝条量的 1/3,过度修剪会使下一年开花数量减少 50% - 60%。
来源:视显瑶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