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泰安日报讯五月,齐鲁大地一片绿意。火车驶过京沪铁路泰安段,车窗外掠过的不再有杂乱的私搭建筑与飘摇的塑料薄膜,满眼尽是整洁的混凝土硬化地面与错落有致的绿化带。
泰安日报讯五月,齐鲁大地一片绿意。火车驶过京沪铁路泰安段,车窗外掠过的不再有杂乱的私搭建筑与飘摇的塑料薄膜,满眼尽是整洁的混凝土硬化地面与错落有致的绿化带。
治理前。
治理后。
京沪铁路泰安段是全省铁路环境治理的“样板段”,泰安市交通运输局以“共商共建、综合治理”为纲,聚焦大河站至泰山站间25处环境顽疾,通过路地协同、精准施策,目前已完成14处整治任务,铁路沿线环境越来越好。
在K552+000-K552+180段整治现场,曾经私搭乱建的违建棚屋、杂乱无章的菜地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整的混凝土硬化地面,灰白相间的路面与铁路轨道平行延伸,既阻断了飘浮物侵入轨道的风险,又成为沿线一道规整的风景线。
“这里曾是周边居民的自留地,耕种、堆放杂物导致安全隐患频发。”泰安市交通运输局港航铁路机场服务中心铁路科负责人李延国介绍,他们通过“拆除违建+硬化地面+绿化补植”的组合拳,让该段不仅实现安全隐患清零,更成为样板段建设的“首张名片”。
在打造铁路环境治理的新标杆工作中,市交通运输局建立了“双周会商”“联合督办”等创新机制,累计召开4场路地联席会议,协调相关县(市、区)、功能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国铁济南局相关站段,属地镇办,将25处问题细化为“拆除类”“整治类”“提升类”三类清单,凝聚起强大的治理合力。“如针对K553+950段铁路地界内的违规耕种,工作组通过无人机航拍锁定权属,72小时内完成整治。”李延国说,这种“问题导向+技术赋能”的模式,让治理效率提升40%。
随着样板段建设进入冲刺期,泰安市交通运输局与泰山区、岱岳区、旅游经济开发区将治理经验生动化、具象化。在环境美化方面,工作组引入“微景观”设计理念,在铁路两侧种植低矮灌木与观赏草本,既避免植物侵限,又形成层次分明的绿化带;在长效管理上,试点“三级段长+专职管护员”,实现动态监测。“样板段不是终点,而是长效机制建设的崭新起点。”泰安市铁路沿线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办公室主任李金路满怀信心地表示。
京沪铁路泰安段环境治理工程将于6月底全面竣工,这场从安全整治出发的行动,将成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民生工程。届时,这条贯穿泰安的钢铁动脉,不仅能够成为展示城市治理能力的“窗口线”,也为泰安打造“铁路+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样板注入活力。
记者:温雯
通讯员:郑秀芳
本文来自【泰安日报-最泰安】,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