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紫金不是那种看似挣钱但是见不着现金的,如果公司现在开始躺平,慢慢改善负债不用几年就变成现金奶牛。但是紫金可不是小富即安,他是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正在全力以赴达成28年的目标,是要努力成为全球前三甚至更牛的矿业公司。
2025年05月02日 00:40北京
五一假期前一天晚上,紫金矿业公布了境外黄金资产单独上市的方案,众说纷纭。
在这里自问自答几个问题。
1、为什么要拆分上市?
根本愿意不是为了提升估值,而是缺钱。
2、为什么缺钱?
紫金不是那种看似挣钱但是见不着现金的,如果公司现在开始躺平,慢慢改善负债不用几年就变成现金奶牛。但是紫金可不是小富即安,他是一家雄心勃勃的公司,正在全力以赴达成28年的目标,是要努力成为全球前三甚至更牛的矿业公司。
可惜,矿业就是一个重资产生意。因此需要借助外部资金实现自己目标。如果仅仅依赖内生增长,公司原本3年的目标可能就要6-8年才能实现,看似股东权益没被稀释,但也带来时间成本以及更慢的公司增速。作为股东,不能既要又要。
3、钱从哪来?
要不然负债,要不然增发。
如果选择提高负债率,公司的负债率已近50%,相当于上了100%的杠杆,即使公司对自己的增长很有信心,继续加杠杆也会增加风险。毕竟紫金没有个好爹,无法像那些自己玩脱了等着国家来注资的企业一样肆无忌惮。将心比心,如果你看好一个股票,难道就会上100%的杠杆all in吗?有基本的风险管理意识,不代表公司不看好自己。
母公司直接增发,现在估值只有不到12倍,公司一方面很不认可现在的估值,一方面又继续按照现估值增发,我相信公司是吃不下这个苍蝇,而且别忘了,A股港股定增都是有折价的,相当于进一步拉低估值,这个就注定不能成为上策。
这么盘下来,子公司单独上市融资就成了最优解,公司拿出了估值最高的黄金板块,而且是把流通上最市场化的境外黄金矿山资产,放到港股这个国际开放的市场上,合情合理,估值上完全可以和国际巨头apples to apples比较。那么最终能不能提升母公司的整体估值,是后话。即使后者没达成,方案也已经成功了90%。
4、怎么看?
A股的环境下,定增快和割韭菜划等号了,如果有人统计下,过去5年A股企业定增后EPS的变化,我相信一定是一地鸡毛。见到10次定增9次我都会先怀疑,例外之一就是紫金。不是因为我的偏见,而是没有什么比历史记录更有说服力。
另外,如果不喜欢公司股权被稀释,完全可以通过买对应的紫金国际的股权,模拟出公司在被拆分前的权益比,而且还拥有了超配黄金板块的自由,只不过紫金国际的估值必然不会像紫金一样这么便宜了。
最后做一个餐巾纸算术,境外黄金板块大约80e利润,假设2000e市值,港股公众持股最低25%,募集金额500e。净利润被稀释20e。公司综合融资利率3%,假设海外融资成本4%,财务成本减少也20e。粗算下来,净利润层面基本打平。对应稀释了母公司5%的净利润比例,换取了500e的融资额,这个融资方案如果在母公司层面做,相当于要稀释起码12%的股权。
总结一下,增储上产、股东回报、改善资本结构,这是个不可能三角。我认为公司面对这个三重矛盾,走了一步好棋,选择了主要矛盾,抛弃了次要矛盾。
但是市场认为是利好还是利空,市场先生有他自己的判断,起码现在,我不想琢磨他怎么想。
来源:会计考试那些事儿